就在老乞丐狼狈不堪之际,三个小家伙在萧月身后看得津津有味。
萧兰更是忍不住拍手叫好,“大师兄好厉害!看这老乞丐还敢不敢贪我们的赏金!”
回想刚才浮游刃初现时的情景,萧月虽然早知道师兄有些特别的手段,却也没料到竟是如此神奇。
当浮游刃轻易穿透阎罗心口时,她下意识的将三个小家伙护在身后,美目中满是震惊。
沈川当时差点惊掉下巴,扯着苏修杰的袖子低呼,“苏兄你看见没有?顾兄这手段…这手段……”
他“这”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
苏修杰虽然表面镇定,手中的一枚黑色棋子却“啪嗒”一声碎了。
他自认见识过各路高手,却从未见过如此超乎常理的手段。
卫梦更是下意识地按住了剑柄,作为武者本能的对这种未知力量感到警惕。
而三个小家伙的反应各有不同:
茵茵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小嘴张成了o型。
萧兰挥舞着拳头,跳着脚,为顾达的表现欢呼雀跃。
萧雪则安静的盯着两把飞刃,还偷偷拿出手机录了一段视频。
此刻见老乞丐吃瘪,萧兰笑嘻嘻的对茵茵说,“看吧,我就说大师兄能教训他吧!”
茵茵连连点头,小手比划着,“顾达最厉害了!”
“我要和顾达学飞刀!”
小家伙没有想到飞刀还可以这么玩,还能拐弯的。
那一大一小两把飞刀就像活的一样,还能盘旋在顾达周身。
若不是此时许多双眼睛盯着她们,她早就抱住顾达大腿不肯松手了。
萧雪收起手机,轻轻的扯了扯萧兰和茵茵的衣裳。
她敏锐的注意到,周围各派高手看向顾哥哥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了。
那里面混杂着敬畏、好奇,甚至还有几分恐惧。
茵茵也安静了下来,但一双大眼睛仍然紧紧盯着顾达的衣袖,似乎想找出那两把神奇的飞刃藏在哪里。
她小声嘟囔,“等回去了一定要让顾达教我……”
萧月听着孩子们的对话,心中却是另一番思量。
师兄刚才的表现真的已经超出了武学的范畴,让人不能理解呢!
若不是平日里见过顾达拿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此刻说不定也和其他人表现的一样。
但是现在,她却一脸平静,仿佛刚才的那一幕早已见怪不怪。
这时,老道士走上前来,对着顾达郑重施了一礼。
“顾小友今日展现的手段,让贫道大开眼界。”
“不知可否请教,这以神驭物的法门,可是与道家传承有关?”
就在这时,天音坊的苏静瑶缓缓走出人群。
她缓缓蹲下身,凝视着阎罗那张凝固着惊骇的脸庞。
忽然,苏静瑶发出一阵似哭似笑的声音,泪水却止不住的滑落。
“阎罗…你终于死了…”她喃喃自语,指尖轻轻颤抖,“你可知道,你夺走的是怎样一个人?”
她的目光渐渐迷离,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十年前的那个春天。
“那是在江南的杏花雨中,我第一次遇见杨云……”
苏静瑶的声音带着梦幻般的温柔,“他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断桥边吹箫。”
“那首《杏花曲》,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
她的嘴角泛起一丝甜蜜的笑意,“后来我们结伴游历江湖,他总爱在月下为我舞剑。那一手流云剑法,当真如行云流水……”
我们在黄山观云海,在洞庭赏月色,在塞外看长河落日……”
洞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段往事所吸引。
“成亲后,我们在姑苏城外建了一座小院。”苏静瑶的声音突然哽咽,“杨云说…等我们老了,就在院里种满梨花,他的箫没有我吹的好……”
她猛地抬起头,眼中迸发出刻骨的恨意,“可是你!就在七年前的中秋夜!”
苏静瑶的声音颤抖起来,“我永远记得…杨云他七窍流血,却还强撑着对我笑…他说…说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娶了我…”
她再也控制不住,伏在地上失声痛哭,“他倒在我怀里…身子一点点变冷…”
这撕心裂肺的哭诉,让在场不少女人都红了眼眶。
就连那些铁石心肠的男弟子,也不禁为之动容。
沈婆婆轻轻扶起苏静瑶,叹道:“好了孩子,仇已经报了。杨云在天有灵,也能瞑目了。”
苏静瑶轻轻从袖中取出一支白玉箫。
指尖微颤,她将箫抵在唇边,一缕清越的箫声悠悠响起。
正是那首《杏花曲》。
箫声婉转缠绵,仿佛带着江南的烟雨,又似有杏花纷飞。
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往昔的追忆,对亡夫的思念。
洞内众人无不屏息凝神,就连老乞丐也收起了嬉笑之色。
当箫声渐渐低沉,最终消散在空气中时,苏静瑶缓缓放下玉箫,对着顾达深深一拜。
“顾先生大恩,静瑶永世难忘。这首《杏花曲》,是当年亡夫最爱听的曲子。”
“今日大仇得报,静瑶在此奏响此曲,告慰他在天之灵。”
沈婆婆也走到顾达面前,郑重的行了一礼,“顾先生,老身代表天音坊,多谢先生为我坊了却这桩血海深仇。”
她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愧疚,“这些年来,天音坊何尝不想为杨云报仇?”
“只是这阎罗武功高强,寻常弟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更可恨的是此人行踪诡秘,每每坊中得到消息前去围剿,他都如同泥鳅般溜走……”
顾达微微一笑,语气轻松,“沈婆婆不必客气。说起来,天音坊欠我的人情可多了。”
沈婆婆闻言,脸上不禁浮现出感慨之色,“先生说得是,细细想来,天音坊确实欠了先生太多人情。”
她屈指数来,“先是先生不辞辛苦为坊中取来凤栖木,解了燃眉之急。”
“来到天剑城后,试剑台上月见姑娘出手击退阎罗,救下静瑶。”
“更不用说后来先生亲自为静瑶解毒疗伤……”
说到这里,沈婆婆再次深深一拜,“这一桩桩一件件,天音坊上下都铭记在心。”
“从今往后,先生但有所需,天音坊必倾力相助。”
顾达连忙扶住沈婆婆,“婆婆言重了,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