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几人回到酒店。
杨鸣住海景套房,老五和刘志学离开后,只剩他和蔡锋。
蔡锋去隔壁房间放行李,杨鸣站在落地窗前,看着外面的海。
夕阳西下,海面泛着金光。
他点了根烟,深吸一口。
脑子里在想事情。
让刘志学去韩国,不是突发奇想。
是他想了很久的决定。
众兴集团现在市值五十亿,看起来风光。
但杨鸣知道,这是天花板了。
再往上走,太难了。
不是能力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
国内的市场,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想要继续扩张,就得和那些大势力打交道。
地产、酒店、物流,每个行业都有大佬。
而那些大佬背后,都有人。
像马承志背后的那个人。
杨鸣得罪不起。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众兴集团可能一夜之间就完了。
所以,他必须留后路。
韩国,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一旦国内出事,他可以退到韩国去。
带着一批人,带着一笔钱,在那边重新开始。
这不是杞人忧天。
是必须的准备。
杨鸣很清楚,他这种从黑道漂白的人,永远不可能真正干净。
表面上是企业家,实际上还是江湖人。
那些真正干净的人,永远不会把他当自己人。
马承志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他必须给自己留条路。
韩国,就是那条路。
杨鸣按灭烟头,转身。
蔡锋从隔壁房间走过来。
“鸣哥,要不要出去吃点东西?”
“不用了。”杨鸣说,“你去吧,我休息一下。”
“好。”
蔡锋离开,杨鸣躺在床上。
他看着天花板,闭上眼睛。
脑子里还在转。
刘志学去韩国,大概需要一两个月摸清情况。
回来后,如果可行,就开始布局。
先做小规模的,试试水。
如果顺利,再慢慢扩大。
三到五年,在韩国建立一个根据地。
到那时,就算国内出事,他也有退路。
杨鸣想着这些,慢慢睡着了。
接下来几天,杨鸣都待在荣市。
老五陪着他,去看了港口、水产、夜场。
几天后,杨鸣离开荣市。
刘志学也开始准备去韩国的事。
……
海天公司办公室,下午三点。
刘志学坐在办公桌前,翻看着几份资料。
桌上摊着三个人的档案,照片、年龄、背景,都记录得很详细。
平头推门进来,手里拎着两杯咖啡。
“志哥。”他把咖啡放在桌上。
刘志学抬头:“坐。”
平头坐下,看了一眼桌上的资料,没说话。
“后天去韩国。”刘志学说,语气很平静。
“嗯,我知道。”平头点头,“行李我帮你收拾好了。”
刘志学看着他,顿了顿:“这次你不用去。”
平头的手停在咖啡杯上。
“为什么?”
“你要帮我看着荣市这边。”刘志学说,“港口、水产,还有那些人,都需要盯着。”
“五哥不是在吗?”平头的声音有些紧。
“五哥管大方向,具体的事还是要你来。”刘志学说,“而且,我在韩国那边,也需要有人在这边接应。”
“万一有什么事,你能第一时间处理。”
平头看着他,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
他知道,刘志学已经决定了。
“那……志哥带谁去?”他问。
“杨凯文、郑泽、吴伟。”刘志学说。
平头愣了一下。
这三个人,他都认识。
都是郑信派来的人,跟他们待了快两个月。
但他没想到,刘志学会选他们,而不是自己。
“为什么是他们?”平头问。
刘志学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因为去韩国,需要他们。而荣市,需要你。”
平头没再说话。
他低头,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大口。
咖啡很苦,烫得喉咙发疼。
但他没吭声。
刘志学看着他,知道他心里不好受。
但有些事,没法解释太清楚。
去韩国,是个机会。
也是个挑战。
他需要的,是有专业能力的人。
平头很忠诚,很能打,但去韩国,这些还不够。
需要懂赌场的,需要会外语的,需要会韩语的。
这是战略配置,不是感情问题。
刘志学说:“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荣市就靠你了。”
平头抬头,点了点头。
“志哥放心。”
“嗯。”
两人又聊了几句,平头离开了。
门关上,刘志学靠在椅背上,看着天花板。
他知道,平头肯定失落。
但没办法。
有些选择,只能这么做。
刘志学的目光落回桌上的三份资料。
杨凯文,26岁。
照片上的人,瘦削,眼睛很亮,有点精明的感觉。
刘志学想起第一次见他。
那是两个月前,郑信派人来支援的时候。
二十个人,杨凯文就在其中。
但他很低调,不像其他人那么张扬。
只是安静地待在队伍后面。
刘志学当时没太注意他。
直到一周后,老五的水疗会所开业。
为了招揽客户,刘志学在会所里搞了个小型赌局。
不大,就是百家乐和牌九,让客人玩玩。
那天晚上,杨凯文负责发牌。
他动作很熟练,洗牌、发牌、收筹码,行云流水。
有个客人赢了几把,很得意,想继续压大。
杨凯文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说话。
下一把,那个客人输了。
再下一把,又输了。
连输三把,那个客人脸都绿了。
后来刘志学找杨凯文聊天。
“你那天晚上,做了什么?”
杨凯文笑了笑:“没做什么,就是顺了一下牌。”
“顺牌?”
“对,千术的一种。”杨凯文说,“我叔以前是开赌场的,我从小就学这个。”
“洗牌、发牌、记牌,还有一些小手法。”
“不过我一般不用,只是那天那个客人太嚣张了,就让他输点。”
刘志学听完,心里有数了。
这个人,懂赌场。
不只是懂,是精通。
韩国那边,要做赌场生意,需要这样的人。
……
刘志学拿起第二份资料。
郑泽,28岁。
照片上的人,寸头,眼神锐利,身材很壮。
一个多月前,飞豹死后的整顿期间。
有个小势力不服气,想找海天的麻烦。
半夜十二点,五六个人堵在水疗会所门口。
带头的拿着钢管,砸了门口的玻璃。
刘志学接到电话,带人赶过去。
郑泽也在。
那五六个人看到刘志学来了,更嚣张了。
“你就是刘志学?”带头的指着他,“听说你很牛逼?”
刘志学没说话,只是看向郑泽。
郑泽上前一步。
“你们谁先来?”
带头的冷笑:“一起上,弄死他!”
五六个人冲上来。
郑泽动了。
他的动作很快,没有花哨的招式。
一个直拳,打在带头的人脸上,那人直接倒地。
一个鞭腿,扫倒旁边两个。
剩下的人想跑,郑泽追上去,一人一脚,全部放倒。
前后不到两分钟。
刘志学看得很清楚。
郑泽的格斗技术,不是街头打架那种。
是专业的。
后来聊天,郑泽说自己体校毕业,练过散打,打过自由搏击。
“本来想去打UFc。”郑泽说,“为了这个,我专门学了几年英语。后来因为一些事,没去成,就到郑哥那边了。”
刘志学问他:“英语到什么程度?”
“日常交流没问题。”郑泽说,“看英文报纸也能看懂。”
刘志学点了点头。
去韩国,需要会打的人。
也需要会英语的人。
郑泽,两个都符合。
……
刘志学拿起第三份资料。
吴伟,31岁,朝鲜族。
照片上的人,脸方方正正,眼神老实。
这个人话不多,做事也不张扬。
但有一次,刘志学发现他很有用。
那是半个月前,港口来了个韩国客户。
对方不太会说中文,沟通很困难。
翻译不在,刘志学有点着急。
吴伟站在旁边,突然开口,说了一串韩语。
那个韩国客户眼睛一亮,立刻回应。
两人用韩语聊了十几分钟,最后谈妥了。
刘志学事后问他:“你怎么会韩语?”
“我是朝鲜族。”吴伟说,“家里人都说朝鲜语,和韩语差不多。”
刘志学又问:“你以前做什么的?”
吴伟沉默了一会儿。
“以前……坐过牢。”
“为什么?”
“我前妻出轨。”吴伟的语气很平,“我把那个男人打残了。”
“判了三年,出来后找不到工作,就只能混了。”
刘志学看着他,点了点头。
“在我这,好好干,不会亏待你。”
“谢谢志哥。”
吴伟很老实,也很可靠。
去韩国,需要会韩语的人。
需要本地通。
吴伟,就是最合适的。
刘志学把三份资料合上。
杨凯文,懂赌场,会千术。
郑泽,能打,会英语。
吴伟,会韩语,老实可靠。
这三个人,是他精心挑选的。
平头很忠诚,很能干。
但去韩国,他帮不上忙。
而且,荣市这边,确实需要有人盯着。
这不是借口,是事实。
刘志学站起来,走到窗边。
窗外是荣市的街道,车来车往。
他点了根烟,看着远处的海。
马上,他就要去韩国了。
一个陌生的国家,一个陌生的环境。
但他不怕。
这是个机会。
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
他要抓住。
……
几天后,下午一点。
荣市机场,国际出发大厅。
刘志学拎着行李箱,站在安检口。
杨凯文、郑泽、吴伟三人跟在他身后,也都拎着箱子。
老五来送行。
“到那边小心点。”老五说。
“嗯。”刘志学点头。
“钱够不够?”
“够了,鸣哥那边安排好了。”
“行。”老五拍了拍他的肩,“有事给我打电话。”
“好。”
四人过安检,走向登机口。
老五站在外面,看着他们的背影,直到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