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回到明太鱼厂。
先是跟高鹏等人打去电话,确认好了接手的手续。
然后又跟蒋忠义确认好了民品厂的管理层和员工,只是员工还需要经过培训,所以接下来的这几天就需要忙活这件事。
与蒋忠义沟通好,魏勇已经感觉到蒋忠义作为专业人士的强大,什么叫专业,那就是你出钱,他就能尽快完成你的诉求。
傍晚时分,趁着李甜甜回来,魏勇在财务部门给她和于明开了个会,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剩下的就要靠财务部门了。
财务部门任务也非常重,除了负责拨款和人员开支外,还要负责查清民品厂的账。
而且改造生产线和安置民品厂职工、培训招聘的钱花完,几乎将贷款的四十万贷款花了一半。
除去这些,还要有进原材料和改造厂房的费用,虽然原材料魏勇可以从系统空间里出,但无论是资金流水还是运输费用都需要完善,至少让人在账面上看不出问题。
于明当了多年的财务负责人,面对这样窘迫的财务情况倒是没什么看法,他只是安静的汇报数据。
但李甜甜却一直在皱着眉,似乎对财务情况十分不满。
“李厂长,您没什么事吧?”
李甜甜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您是不是不舒服,要不然咱们明天再说?”
李甜甜还是摇了摇头。
“甜甜,要不然你就别管财务的事了,早点回去休息。”魏勇担心道。
“没事,我没事,你现在把厂子交给我管理,我至少要把所以情况都掌握,要不然我接下来还要怎么工作呢?”李甜甜笑了笑说道:“虽然我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至少我要知道钱是怎么没的。”
“哈哈哈!”
财务室内的众人顿时笑起来。
李甜甜无奈的笑了笑,对魏勇道:“魏总,我气氛太紧张,开个玩笑。”
魏勇也笑着摇了摇头,“没事,原本我以为咱们接手民品厂需要二十万足够了,没想到贷了四十万都只是勉强,但只要坚持一个月,我相信咱们一定可以成功。”
他对系统空间内的水果,可是有非常大的信心,从之前的饲料就可以看出,罐头的独特功效绝对可以让民品厂一炮而红。
“现在的钱还够,只要能占据市场,咱们未来还可以上市,到了那个时候咱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是个遍地黄金的年代,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看见成果。”
李甜甜轻叹口气,她虽然不知道魏勇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但出于对魏勇的信任,她并没有多说什么。
魏勇道:“对了,于明,你接下来的任务很重,需要去查民品厂的账,还要解决民品厂员工的安置,这是咱们的重中之重,一旦查出来问题,一定不要姑息,高鹏要是管不了还有工业局。
大家都辛苦一下,这一次我要拿到个干干净净的民品厂。”
于明尴尬的说道:“魏总,这些事都是我分内的工作,查账算账不算什么。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董平,他手下的账模糊不清,我怀疑是被挪用了,但他每天在民品厂财务部门守着,账本我拿不到啊?”
按级别来说,我只是个私企的会计,可没资格去跟民品厂的厂长对着干。”
魏勇点了点头,“这点你放心,我到时候让武伯鑫跟你走一趟就是,有他出马,我不信还有谁敢放肆,你想做什么工作就去做,一切有我。”
这场财务会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多,魏勇把财务提出的问题全部给出了解答,散会后,于明坐在那里直皱眉,他之所以来明太鱼厂就是为了高工资。
可魏勇要接手民品厂的事,他并不看好,尤其是利用高杠杆、银行贷款、组建各类团队来推动民品厂发展,他觉得其中风险太大。
如果干的好了,接下来民品厂将会一飞冲天,可相应的,如果失败了那就是一败涂地。
他对于民品厂的未来并不好看,尤其是产品都还没出现,魏勇就把销售团队、生产团队和生产线全部花重金配置好,如果一旦产品不好卖,魏勇的这种设想迟早要完蛋的。
但经过今晚的一场财务会议,却让他对魏勇有了一些新的认知。
“于经理最近要辛苦你了,不过我觉得你最好多培养些人出来,因为一旦我名下的各个企业都发展成型,你到时候就要担任财务总监了。”魏勇客气说道。
“魏总,我听了你关于新工厂的生产安排,觉得您当个小老板有点屈才了,哪怕您去官场也可以游刃有余。”
“你说我吗?”魏勇笑着摇了摇头,“我可去不了,官场不仅需要办实事,还需要调节各类关系,还得有前瞻的眼光,可我太贪财还喜欢冒险,如果我要是进入官场,早晚得吃花生米!”
魏勇说完,大步走出财务办公室。
于明想了想,顿时笑了起来,也是,魏总敢想敢做,与其进入官场,还不如在商场中摸爬滚打,未来的成就恐怕不可限量。
李甜甜打着哈欠说道:“他这个人虽然看上去年轻,但实际上跟个老狐狸一样,你要是信我,就跟着他一起往下走,一定差不了的。”
说完,她让于明早点下班,然后 追着魏勇走去。
“看来,我这次出来算是对了,就是不知道在我五十岁之前,能不能攒够养老钱?”于明锁上办公室的门,也跟着走了出去。
夜色降临,蛟林市的各大企业也对魏勇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议论纷纷。
随着明太鱼厂越来越大,魏勇此人也逐渐成为蛟林市商业市场的一张名片,尤其是听说魏勇去春城摆平了佳宁集团的事情后,一时间魏勇隐约成了蛟林市的商业代表。
如果魏勇这次接手民品厂的事成功,那不仅是对兵工企业改制,哪怕是对蛟林市商业发展,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兵工企业的其他民品部门,也在暗中观察,他们希望魏勇能够成功,毕竟只有民品厂成功,他们也才更有勇气参与到民营经济的浪潮中。
要不然仅仅靠着拨款和有限的采购合同,各大兵工企业的民品部门迟早会被市场经济拍死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