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
“这该死的天,真冷啊,难不成真是汉室衰微,连上天都在为之哀叹?”
曹操行走在太原郡·晋阳城的街道上,望着道路两旁的冻死骨,不由得叹息出声。
在打进并州后,曹操将治所定在了中心位置的太原郡,方便南北出兵。
作为治所,街道上复行数十步便能看见一具冻死的尸体。
或是扛着柴火回家的,或是冒雪出门做工的。
即便是运气好没能在路上冻死,回到家里也暖和不到哪去。
家里的余钱根本不够去曹操那买到足够的煤炭,只能每次少买一些,家里的温度只能说保持在冻不死人上下。
一家子人围着灶火入睡,最里面的是老人,中间的是孩子,外围是青年和壮年。
在这个年头,一家人共用两床被子。
只有出门的人才能穿着衣服出门真不是开玩笑的!
冬日出门穿的多,家里哪有那么多布匹供一家子出门做事,只能给家里的顶梁柱都穿上出门,剩余的人挤在一起。
“主公,这样下去不行啊,逃难的百姓越来越多了。
听说袁耀那边免费发放煤炭和衣物粮食,难民都朝着司隶去了。”
荀彧有句话没说,再这样继续下去,就算是拿下并州也没用了,没人口,光有一州之地有何用。
他没说,但曹操清楚。
可如今能怎么办呢?
他不是那种不下基层,就知道胡乱下令的君主。
他几乎每日都要像今日这般下基层查看百姓的情况。
虽说服劳役的百姓有很多冻死、饿死的,可终究是让这并州绝大部分百姓都有炭可烧,让绝大部分人得以过冬。
他给出的煤炭定价已经几乎是在白送了,从这点上来说,他已经非常有良心了。
而且在意识到情况不对后,他也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政策。
不再只是单纯让人服劳役,而是让前来挖煤的劳役可以每日带回百分之一自己挖的煤。
如此,很多挖煤的劳役除了能给自家供应外,还能卖出一些去,补贴家用。
曹操觉得自己做的已经算是不错了,可百姓还是不断逃难。
宁愿冒着路上被冻死、饿死的风险,也要往袁耀那去。
而因为吃过一次亏,所以曹操甚至不敢学黑山军那帮大傻子,还让袁耀帮他们养人过冬。
养着养着就成那袁耀的人了,别想着把人给要回来。
就算是要回来了,也有极大可能从他们这再带走更多人。
“哎,人口啊,人口……”
忽然,程昱站了起来
“臣有一个点子。”
曹操浑身一震,上次程昱出的点子是决口黄河,在那之后他已经很久没用程昱出计了。
可当下这个情况……
“你说说看。”
“臣觉得,用我大汉子民去挖煤、开矿,确实容易引起百姓的流失。
那要是不用大汉百姓呢?”
曹操浑身一震,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这话听着有几分道理!
而且正好在并州境内就有大量的外族人。
并州·西河郡的北部地区是南单于王庭,南匈奴皆聚集在此。
而雁门郡以北的五原郡,云中郡等地,则是鲜卑、乌桓等外族蛮夷的聚集地。
说白了,他们也怕冷。
再往北的草原,真的不是人能待的,气温随时能到零下几十度,出门吐口痰,痰都能冻在半空中。
所以他们都在拼了命的向南迁徙。
让大汉子民去挖煤开矿自然是容易引起百姓反感的,但要是让这帮外族蛮夷去挖煤开矿呢?
曹操眼睛亮了起来。
程昱还在那继续煽风点火
“那袁耀也不是用的大汉子民挖煤开矿,而是用的凉州五万羌人。
开到现在,想必也死了不少羌人,但袁耀治下没有一点骚乱。
且南匈奴不在草原,而是在咱们的地盘上。
他们再想逃,咱们也有人熟悉地形,不至于追不上,打不着。”
这是关键!
历史上为啥打蛮子永远打不干净?
人家是真跑啊,跑到草原深处,谁能找得着?
后勤补给都是一个大问题。
那刘必烈为啥一打一个准?
人家老家就是那的啊!
在汉人地界里他才是客场作战,回到草原那纯是主场作战!
现在情况一样,曹操打南匈奴那是在主场作战,就算是他们逃到再北方一点的地方,像是五原、云中、雁门等地,也一样是汉人地盘。
“仲德,你说南匈奴有多少人?”
“回主公,至少三十万!”
“待雪小了,大军开拔!”
……
河内郡·葵城
并州移民新村
距离最初时,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时间,并州移民新村正式建成,全是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暖房。
但由近十万人共同搭建,在这寒冷的冬天硬生生是创造了一个自大汉以来的基建奇迹!
如今,并州移民和黑山军民已经能在其中温暖度日了。
白天,根据轮班制度,签好合同去打工的人会穿上厚厚的新衣出门,分别建设水泥厂、高炉炼铁厂、煤炭厂等新厂。
袁耀本来是打算让他们遣往洛阳的,可有勘矿技能在,他在葵城周边转了一圈发现这边可能是因为和并州离得近,矿产资源相当的丰富。
不光有石灰、铁、煤,甚至还有其他的贵金属矿产。
比如铜矿,以及一个相当重要的资源,耐火黏土!
在冶金工业上有着相当大的用处。
袁耀便二话不说点明了这几个矿,然后将九万八千名工人分别分配到了几个厂区。
他们现在是建筑工,等建好了厂区,他们就是正式的厂区工人。
这帮并州、黑山移民过上了一种相当有盼头的生活,只要轮班干完活,就能回去烤火,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感受着屋内的温暖,看着屋外的雪景,畅想美好的未来。
这对现代人而言,是一眼望到头的绝望日子。
对他们而言,是一眼能望到头的绝好日子!
所以甘愿留下来当难民的仅剩下寥寥几百人,剩下的全都给袁耀打工去了。
没错,杨凤都没能拦住自己手下大半士兵。
到第三天的时候就仅剩下了几百名亲兵留在难民营里。
说实话这很扎眼了,每日杨凤都坐立不安,生怕袁耀发现他。
终于在第五天的时候,他忍不住了,人带不回去就算了,别把自己也撂在这。
杨凤准备往回跑的时候才发现,出不去了,人家根本不去看移民,就盯着他。
他一跑,上千士兵推着炮就堵他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