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的铠甲自然多了起来。
“诺!”
众人兴奋地大声回应。
韩明看着斗志高昂的众文武,他同样很是自信。
他也有些信心一战而破袁绍取中原。
回到后院,看着跟在自己后面言笑晏晏的蔡家姐妹,他有些懵。
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但还不等他过多思索,便被众女迎着前往铜雀台了。
众女好似很喜欢去铜雀台玩耍或看风景。
至于糜贞和貂蝉,则是被他母亲杨慧照顾着。
对于怀孕的儿媳,他母亲杨慧是非常上心的。
吃喝都看着。
如同宠公主一样宠着她们。
所以众女怀孕时也是非常高兴的。
不但能有自己的孩子,还极其受宠。
铜雀台中间楼阁,韩明坐在主位,喝着小酒。
看着身边莺莺燕燕的美人,他此刻也有些心醉。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这确实是他所追求的。
但这不是权力的巅峰,权力的巅峰,是做天下之主。
......
淮南州牧府后院。
袁术书房,袁术看着案桌上那好似光芒万丈的玉玺。
他心情激动无比。
他缓缓走向玉玺。
眼中满是痴迷。
眼中更是有光。
他缓慢地靠近案桌,走得很慢。
一步,两步,三步,四步,五步。
来到案桌前,他看着玉玺,呼吸有些急促。
就算玉玺属于他,他也得到玉玺的时间很长了。
但如今看到玉玺,他依旧激动。
他的胸口起伏着。
他双手缓缓摸向玉玺,轻轻地,温柔地,炽热地。
摸上了。
他激动地看着它,摸着它。
如同抚摸世间最宝贵的物品。
如同抚摸那精心呵护的绝世美人。
他不敢重重地拿,他怕捏坏了这宝物。
他拿出胸口绢布,缓缓擦拭着玉玺。
轻轻地,温柔地。
可谓极致温柔。
然后他拿到手中仔细端详。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着这八个字,他浑身一颤。
“咕噜!”
吞了吞口水。
缓缓开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呵呵!”
“受命于天!”
“吾袁术,便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既寿永昌。”
“吾袁术,一定要既寿永昌。”
他的眼中满是激动。
但既寿永昌的前提是实力强大。
想到这,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将玉玺收好后他立刻对着书房外面喊了一声。
“左右!”
“主公!”
门被打开,一名侍从恭敬地来到他的面前。
袁术吩咐道:“让诸位文武前来后堂!”
“诺!”
侍从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书房。
袁术看着门再次被关上,满意地点点头。
他要让麾下文武继续招兵买马,继续增加税收。
一会儿后,他缓缓离开书房,朝着后堂而去。
......
正月二十三日,韩明早早起床便前往大堂。
众文武早已准备就绪。
现在雪已经融化了很多,大军出发就在近日。
特别是准备辎重的荀彧等人,更是事情多。
他们首先就是要征召冀州民夫。
同时要安排赵昱黄忠麴义等人征召兖州民夫在东郡等候。
但他们却要商议一个问题,就是出师有名。
如今众人都在两个名义间抉择。
一个是替陶谦夺回徐州的名义。
一个是袁绍提议召董卓入京导致大汉战乱不止的原因。
主要袁绍四世三公,所以第二个理由恐怕站不住脚。
要是对别人还行,比如曹操,就骂曹操的身份地位和举例曹操屠城之类的罪名就行。
但对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袁绍似乎有些不行。
但第一个理由也有些问题。
如今袁绍是长安承认的徐州牧。
“主公!”
李儒站出来说道:
“眼下主公实力雄厚,只要我等确保足以败袁绍,这什么理由便已经不重要了。”
“不妥!”
沮授眉头微皱,缓缓说道:
“出师有名,谓之义兵。”
“义兵无敌,则可大胜。”
“若出师无名,则天下皆不认可,如此则可能有人援助袁绍。”
李儒正色道:“主公邀袁术刘表攻打袁绍,再邀吕布攻取豫以及徐州之南。”
“袁术吕布皆见利忘义之小人也!”
“无论袁术还是吕布,皆不会放过夺取袁绍土地的机会。”
“曹操无力助袁,更要谋划益州。”
“益州不过区区小足之藓,我军不惧。”
“吾以为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速速出兵即可。”
田丰眼睛一眯,沉声道:
“文优先生此言差矣!”
“主公以仁义治河北,眼下攻城略地,更是不能有辱主公之德望。”
“我等还是速速想想用哪一个正义之名出兵徐州才是。”
“唯有出师有名,方为正义之师。”
李儒见沮授田丰两人都赞同出师有名,便没有继续开口。
他的情况,可不适合和沮授田丰等人争什么。
同样他也知道冀州文武最近对他有些不满。
主要还是他让他的女儿和董卓孙女给主公做妾这事。
主公身边妻妾太多,田丰沮授都怕主公伤了身体。
而自己更是送女给主公,在他们眼中着实属于小人之举了。
一旁的贾诩缄口不言。
荀彧荀攸等人也是在思索。
郭嘉却是笑道:
“其实我们也不用太过纠结,袁绍曾联公孙瓒谋取冀州,我们攻之为报仇雪恨也!”
“若是实在不行,嘉以为三个理由都用。”
“总有一个可令人信服。”
“有一个让世人信服便已足够。”
众人闻言,顿时眼中一亮。
是啊!
三个理由都用不就行了?
“主公,如此倒是可以!”
沮授第一个赞同。
荀攸笑着点点头:“攸附议!”
“我等附议!”
众人抱拳齐声开口。
“好!”
韩明笑道:“如此,便以此三个理由攻打袁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诸公先准备民夫粮草,待雪融,即可开始运粮。”
“诺!”
众人笑着应下。
韩明继续开口:“二十万大军,自然难以一同前往。”
“且前往兖州也需先锋开路。”
“便以两万大军为先锋开路。”
“至于前往兖州的先锋官......”
韩明看向徐荣,开口道:“子华,汝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