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铃铃!
电话铃声响起,何雨柱拿起话筒。
没等他说话呢,听筒里传开了李怀德略显兴奋的声音:
“天晴啊!有口福了,有口福了!老邹弄了一头黑瞎子,正往这赶呢,中午就能到,咱整个全熊宴啊?”
虽然在这个年代吃熊不犯法,但是听到要吃熊,何雨柱实在提不起兴趣,以前在东北吃过,不咋地!
熊肉脂肪含量高,肉质更粗韧,并不怎么好吃,还不如猪肉呢。
如若非吃不可,也需长时间炖煮肉才能烂,而且需要大量调料和辅料改善其口味!
唯一值得一试的是熊掌,红扒熊掌、清蒸熊掌都是上的了席面的!
何雨柱个人比较喜欢吃的地方是熊的口条,用做牛舌的方法做就可以!
虽然不喜欢,但是在一瞬间之间何雨柱还是想到了很多吃熊的菜单。
“李主任今日很有雅兴啊,我让南易做好准备,也跟我姨夫说一声,万一他要是想露一手,就让他们打个擂台!不过做熊掌需要很长时间,估计只能到晚上再吃了!”
“晚上吃好啊,可以喝点,是个好主意!你想喝什么酒?我提前备上,我可是知道你的酒量深不见底,这两天喜事连连,咱们今晚痛饮!”
“酒啊?这样,我拿一坛老家自酿的酒,剩下的你就按客人的口味准备就行!”
何雨柱这么会做人,李怀德很高兴,于是爽快地说:
“好,就这么说定了!到时候我再叫上两个陪客,咱们晚上热热闹闹的喝一场。
对了天晴,老邹带了个人过来,好像是犯了点错在军工厂干不下去了,想要咱们帮忙安排,你心里有点数。”
“哈哈哈,我就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吧,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大方向你来把握!”
挂了李怀德何雨柱思考了一会儿,然后才给何大清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情况,何大清倒是很有兴趣,他说他直接去找南易商量这事。
何雨柱又跟他说中午也准备一桌,招待客人,就以鲁菜为主,按十人量做就可以了!
安排好了这些,何雨柱带上李学德就往新车间走,他要去看看军品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适应机械设备的情况。
顺便用现有材料搞几根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枪管出来,在给枪管内侧镀铬,试试效果。
等有了高强度钢再做狙击步枪枪管或者整枪。
五六式半自动步枪的中距离射击精度本来就很好,用新的冷锻工艺加工膛线,加上镀铬,不仅能延长枪管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射击精度。
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五六半的精度,那就能搞出一把低成本狙击枪,快速列装部队。
基本上再稍作一点修改,配备上狙击镜,就成了后世精确射手步枪的概念。
不用多了,如果能在600~800米有良好表现,那就是成功的。
来到新车间,二人给警卫看了工作证和通行证,就这才进了军品车间厂房。
没错,何雨柱立的规矩,无关人员不可入内,工人干部技术人员无论是谁,进入新车间都得检查两证,才能进去。
车间办公室在厂房之内,李国生正和技术人员探讨什么,聚精会神,都没发现何雨柱二人已经进来了。
何雨柱听了两句,他们是在商量夹具工具的设计思路呢。
何雨柱没出声,李学德也没出声,直到陈丽从外边进来,和何雨柱打招呼。
“何厂长您来了?”
“啊!小陈啊,正好,我问你个事儿,上次让你修改的五六半枪管图纸你画的怎么样了!”
陈丽从手中的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图纸递给何雨柱,何雨柱接过来一看,就皱起了眉头。
无他,图纸上的精度和他要求的不一样。
陈丽似乎是看出了何雨柱的不满,他解释道:“何厂长,我感觉您要求的加工精度有些过高了!我去老车间问过了,您说的精度他们根本加工不出来。”
“你这种工作态度我既要夸奖你,但是我还要要批评你,理论联系实际值得夸奖,联系实际联系的不到位必须批评。”
“李主任给你老婆讲讲咱们新的深孔机床的理论加工精度!”
何雨柱和陈丽的谈话早就让大家伙停了下来,李国生听到何雨柱的话脸红的那叫一个快!
大家伙也跟着起哄!
噢!……
“算了,不为难你们公母俩了,小李!”
李学德从公文包里取出三张图纸,交给何雨柱。
何玉柱接过来看了看,又把他交给了陈丽。
“这是我画的图纸,你看看,没问题就签个字,然后找武处长审核签字。然后出一个试制生产令,数量五根,交给国生。我们试试设备。”
可以不说话的功夫,陈丽已经把图纸看完了。
三张图纸一模一样,只不过用途不一样,一张用来留档,一张给生产,一张给质检。
“何厂长,您这图纸比我画的好多了,又规范。您是学习机械的吗?”
“我是学医的,机械制图是自学的。快去吧!”
陈丽心中有些吃味,您这自学的比我这科班儿出身的还厉害,还让不让人活了?
陈丽去了办公楼技术处,何雨柱带着李国生来到了深孔机床旁边,这两天有没有试过?精度如何?
李国生不敢回答,眼神有些躲闪,一看就是上手了,但是不敢说。
“怕啥呀?机器就是用来操作的,要不然花那么多钱回来看西洋景啊?”
何雨柱看看原材料堆放处,幸好不是空空如也,还有一根棒料。
李学德很有眼色,紧走两步,把公文包交到左手,用右手去拿棒料,也顾不得带手套。
棒料是长度550mm外径14mm的50bA钢,重量大概是660克左右,并不压手!
他要把棒料放到别车床上,却被何雨柱一把抓了过去。
何雨柱面色平淡,但是内心有些不舒服。
会来事儿是好事儿,但是在车间里做这个就不对了。
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重要,过犹不及嘛。
车间有规定,无关人员不得操作任何设备,不得拿取材料、半成品零件和成品零件。
“小李,这里不需要你了,你去车间外边吧!”
“是,厂长。”
李学德这还是第一次感到何雨柱的不满,心中有些忐忑。
到底错在哪里了呢?
要不要问问?
李学德走向车间门口,却被刘海中迎上了。
“李秘书你好。”
“啊,刘师傅啊,你好。”
“李秘书不在领导身边,这是有任务啊?”
“没,没,呃~刘~刘副主讲,我有点事儿想向你请教,不去我们到车间外抽根烟?”
“我还是跟你出去溜达溜达吧,新车间这边有规定,上班期间不准抽烟,午休期间才可以。”
李学德感觉自己抓到了什么,又没抓住!
两人出示了工作证和通行证,走出了车间。
他晃了晃脑袋,把口袋里剩的半包大前门塞给了刘海中,这才说道:“刘师傅,我有件事儿请教你是这样,刚才我……”
刘海中听了不厚道的笑了,“李秘书,这新车间和老车间规矩不一样,非操作人员不可以拿去物料,即使是操作人员也只能拿自己的物料,而且拿物料也有规矩,是绝对不能直接往车床上放的。这也就是您了,换了车间里的人,就算是李国生主任也得挨批评受处罚。”
李学德听了之后,拍了一下额头!
这些刘海中嘴里的规矩,其实就是何雨柱和李国生他们一块儿制定的?车间行为手册?里边的规定。何雨柱还对他说过,有时间看一看。
李学德当时很忙,看又是规范车间里的工人的,他就随便翻了翻没太在意。
这下终于找到何雨柱不高兴的原因了,疏忽大意了。
刘海中深知李学德是何雨柱的身边人,非常受器重,所以他就把新车间里的规矩讲了好多,以免他再犯错误。
陈丽回到车间,带回来的图纸已经有了正式编号,正式生效。
他把图纸交给了李国生,李国生叫人开领料单去仓库领料。然后又回到何雨柱身边,现在观察的位置上。
陈丽把头偏向李国生,小声问道:“他操作的怎么样?”
李国生也偏了一下头,小声说:“看上去是生手,但是操作的步骤都对,找不到毛病!”
“那他能做出合格品吗?”
“难说,做的步骤对,但不一定能生产出合格的零件。高精度的零件就更难了!”
何雨柱完成了手里的活儿,关了机床,把零件从夹具上卸了下来,擦拭干净,又用风枪喷了钢管内壁,这才把零件交给陈丽。
“自检就交给你了。”
“好的,厂长。”
陈丽接过零件,走到旁边的操作台边,用检测工具开始检测。
李国生看了看何雨柱的表情,意外地问道:“厂长,您这是很有信心啊!您以前学过?”
“呵!你忘了新车间的已经到货的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修手册都是我翻译的,还用专门学习吗?”
“我是说操作机床得有师傅带呀!”
“那是一般人,我不用。”
此言一出李国生感觉自己宕机了!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别人都得用师傅带着,就您不用?这也太能吹牛逼了!
何雨柱见他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
“想不明白呀?我问你,世界上第一台机床的操作人员跟谁学操作机床啊?”
李国生正想说什么,就听陈丽声音有点激动地说道:“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