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截之前在罗庙唐府时,看见那些民俗志异的书籍,内心就有些许疑惑。
此世界,除了和尚以外,还有道士,佛道两家,你追我赶,能彼此并立于世,定然相差无几。
而大和尚以国师为应身,蛊惑皇帝,崇佛弃道,甚至捣毁天宫四印,占据紫薇山法坛,竟然无所阻拦!
虽说,佛修空,道修净,皆有自然之意。
但即成教派分别,承祖师法脉,便是为了徒子徒孙,能够吃上祖师爷这一口香火饭,崇佛弃道之事,也断然不可能不做争斗。
虽道无差分,人却有立场之别。
袁截曾经想过很多种可能,或许是大和尚提前使用阴谋诡计,将道门高层清理或关押。
又或者,与一些人达成了共识,合作。
但随着成就神位之后,袁截以文书来看世界,却发现了三道虚幻的气机,无根无源,无从追溯,位格之高,近乎于神灵。
袁截从气息上推测,其中一道,如网罗一般,自上而下,又时刻处于变化之中,隐约牵连着灵界深处,蔓延向过去未来的气息,应该来自于刘青衣。
而另一道,有心灵虚幻之感,若无处不在,却藏金刚不灭之性,至上高悬,在此世界,不在世界的气息,应该就是须弥禅院的大和尚。
但除了这两道气息以外,还有一道,其气如风,暗藏天火雷霆,容纳生死,阴阳,一切融洽,归于一体,隔绝内外,若自成天地之气息,应该来自于一位道人。
刘青衣既然在此世界多年,理应知晓此道人,大和尚明悟自身为梦魇的一部分,要行汇聚之事,理当与此界生灵为敌,但若有人如大和尚一般,明悟自身本源,却又另当别论。
袁截骑上纸马,正要离去,却被龙魔叫住。
“南江三道之事,托付于我无妨,但大和尚欲要收拢残念,成就原本,想来是依托佛理,以讲经为名,同化诸人,以减轻反噬。
而今你我为其劫数,对方已有感应,诸般手段,亦只能拖延一时,或许大和尚处,已有变化,要行急切之法,不可轻忽,为其所趁。
京城之地,必有反应,需要多做留意,做些阻拦。”
若是以往,龙魔此言,对于袁截而言,如天方夜谭,而此时却不同以往。
“我将封锁南江三道与京城之间的文书联络,京城消息,不落南江三道,南江三道之消息,亦不入京城。”
袁截缓缓吐声道,神力沟通冥冥,神座之上,若有目光垂下,落于南江三道,封锁八方。
“善!”
龙魔化身点了点头,袁截夹紧马腹,轻拍了拍白马,说道:
“带我去找刘青衣吧!”
话音刚落,白马马蹄,泛起点点青光,驮载着袁截,转眼间,消失在原地,停在一处山脚下。
山脚下,是一间大院,门前挂着义庄的牌匾,此时门户大开,院子里,摆着层层叠叠的棺椁。
一道着青衣的身影站在门下,目光看向袁截,似有几分感叹。
“常人行神道之路,无不以百千年为计,撰经传教,积德行善,显露神异。
有些世界,信仰早已被古老神灵占据,要想成就神道,更是艰难,如火中取栗,在众多古老神灵之间,要做出种种利益交换,才能积累下信徒,成就神位。
于神灵而言,权能如神之骨,信仰如神之血,皆是视若珍宝,多是相互吞噬,融合,或诛戮之事,从未听闻,有神愿将自己的权能,赠予凡人。
你得前人馈赠,虽是后天成就,却不以信仰为凭,神灵本质近乎于先天生灵,实在难得!难得!”
刘青衣毫不客气的开口夸赞,让袁截将背悄然挺直,脸上挂着矜持却遮掩不住的笑意,连连摆手道。
“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多亏众多前辈抬爱,协力相助,总是提携我这个后辈。
但是,神道这条路,同样也有我自己的努力钻研!比如说这个文书权能啊,我就是……嗯,就是……”
袁截的声音逐渐变小,隐约陷入沉思,不断思索着自己在文书权能上的努力。
刘青衣看了一眼袁截的表情,嘴唇微动,真想劝一劝,实在想不出来,不行就算了吧!
“就是……天赋!没错,就是天赋!”
沉吟片刻,袁截咬着牙,目光坚定的说道。
天赋,和努力……算了!你开心就好。
刘青衣和袁截对视一眼,为了避免尴尬,默契的跳过了寒暄环节。
刘青衣觉得袁截这个人,实在是有点不禁夸,而袁截多少脸皮有点薄,除了武道和魔道,他隐约有点心得,其他的不管刘青衣夸他什么,他感觉自己都有点接不住。
感觉气氛有些古怪,刘青衣将腰间的酒葫芦解下,一把扔过去,袁截伸手接住,打开葫芦,灌了口酒,长呼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下来不少。
【钟天师的葫芦,由酒宗的魔道祖师,以古老梦魇,酒虫祖的部分虫蜕,结合一部分酒的概念,所制造而成。
可以采集诸气,或心灵力量,制造出可以清洗心灵的烈酒,此烈酒味道,随着时辰,饮用者的心情,以及所处环境,口感也会随之变化。
经常服用,可以提升心灵本质,净化五浊,并压抑住心灵深处的种种恶念。】
“好东西!”
袁截赞叹道,随手将酒葫芦往怀里塞去,刘青衣瞪着眼睛,一把抓住袁截手腕,手脚麻利的一把抢了回去,紧紧抱在怀里,后退两步,看袁截的眼神,像是在看贼一样。
“跟你开个玩笑。”
袁截笑呵呵的说道,目光却不时扫过这个酒葫芦。
“什么事?”
刘青衣堵在门口,谨慎的抱紧葫芦,开口询问道。
“是这样,确实有两件事!
其中一件,是关于一位道人,我以神目来观,知此人就在世界之内,本领应该不在大和尚之下。
如今之事,事关重大,我需要确定,此人身在何处?立场如何?是站在大和尚那一边,还是咱们两个这一边。”
袁截将他所感觉到的种种气息,说给刘青衣,刘青衣略微沉吟,似恍然般,点了点头。
“……你说的那个人,应该是不杀道人,黄仁济。
他是前朝时期,上宝道的第一天官,精通雷火之法,性情勇烈,嫉恶如仇,早年嗜杀若狂,常行屠杀贼匪之事,甚至贪官污吏,也不放过。
有一次,他被人算计,误杀忠良,其痛恨不已,自斩左臂,而后穷根追底,寻找到谋算他的贼人,将其诛杀,于第二日清晨,携贼人之头颅,击鼓自首。
等到公堂之上,他将事情原委,一一陈述,并言说,任由罚判,绝无二话。
当时审理案情的官员,认为其情有可原,一来并非主谋,其罪等同于从犯,又有自首情节,其罪可缓。
二来此人民望颇高,于是将此案上报,经由官员商讨,将此人压入大牢,免于死刑。
几年之后,朝廷大赦,黄仁济不在十恶之列,故而得到赦免。
此后其依旧漂泊江湖,仍做打抱不平之事,却从此止杀,因而被称为不杀道人。”
“此人身在何处?能否为我们所用?”
“佛道相争,并非一时,此人当初既然没有现身,想来便是无意参与此事。
至于此人身处何处?他既然能被称为不在大和尚之下,想来修行也达到了一定境界,只怕是推算不出。”
刘青衣话虽这样说,还是抬起手掌,掐动手指,演算起来。
片刻之后,他有些疑惑,又面色古怪的看了一眼袁截。
“怎么了?”
“他的气机,确实观测不到,这倒是在预料之中。
但我却发现,他有一部分信息,与你的黑暗权能,隐约有些关联。
这种情况,要么是对方在你曾经出没过的地方,有所逗留。要么是你,曾经经过他所停留之处。”
“我来到此世界,除了平营……”
袁截眉头一皱,开口正说着,语气突然一顿,目光微动,想起了罗庙,还有他刚出现在这个世界时,所身处的棺材山洞。
“想来你已有线索。”
“可以一试。”
“你说你有两件事,那第二件事是什么?”
“你那酒葫芦……”
“滚!”
刘青衣一挥袖子,义庄大门关紧,四周环境,骤然变化,从山清水秀,一处大院的所在,变成了一处乱葬岗。
一块木牌,斜斜的插在地上,满是泥泞和附着的绿藻,木牌上,写着‘刘青衣之墓’。
“你也不嫌晦气!”
袁截撇撇嘴,上前将墓碑摆正,往下压了压,随手清理两下木牌上面的泥泞,拍了拍手,这回看起来就干净多了。
等到袁截离开,坟墓里伸出一只青灰色的手掌,将木牌重新摆成斜斜的模样,随手又在上面蹭了蹭,又染上一层泥泞。
这是他专门设计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