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丙寅三
报告地点:东洋远征船队第一舰队第一旗舰
报告时间:绍康二年三月三日
报告内容:
这是东洋远征船队的第二次出海,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去年一年在我看来就是在浪费时间。
而蜀王袁让(原三皇子)的意思很明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去年一整年,蜀王都是在东洋地区每个已经被辰国、倭国以及肃慎诸部开发过的港口,进行物资调配确认。
蜀王在保证每个港口都能帮助船队完成补给以后,才结束了访问行程。
不过,这次的行程倒是让我大开眼界。
过去,我曾以商人的身份多次出入辰国、倭国和肃慎诸部的地盘,虽说不算专家,也是了解颇多。
但是即便这样,在蜀王的带领下,还是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内容。
辰国现在算是蜀王的娘家,辰王也是全力支持蜀王,基本上不用多说。
倭国作为东洋远征府的所在地,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虽说每年都会有些所谓的“倭国王室后裔”出来捣乱,但都很快被平定。
真正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肃慎诸部。
一直以来,肃慎诸部都跟大燕帝国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
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大燕帝国足够强大,强大到震慑住这些部落领袖们。
另一方面,扶余、挹娄和沃沮三国成了天然的屏障,阻拦了大燕帝国和肃慎诸部直接毗邻的情况,也预防双方起冲突。
要知道,肃慎诸部可是时不时就劫掠一番扶余、挹娄和沃沮三国,如果不是东洋都督府从中调节,肃慎诸部是有吞并扶余、挹娄和沃沮三国的可能的。
因此,辰王给蜀王的规划中,第一步就是联合扶余、挹娄和沃沮三国,攻打肃慎诸部,然后划分肃慎人的地盘。
蜀王居然把这个计划给否了!
蜀王反而自己带着少量护卫去往肃慎人的各个港口,与当地的领袖们谈判,在确认了肃慎人同意他的舰队在各个港口补给之后,才离开。
蜀王的语言天赋也是震惊到了我,肃慎诸部出了名的语言系统混乱,几乎十里一种口音。
我当年在肃慎诸部混迹了大半年才能够勉强掌握的语言,蜀王仅用了半个月就掌握了窍门。
不过,肃慎诸部仍然对蜀王的舰队有所防范,他们居然不准所有的舰队一起停靠港口,要求我们必须编队之后分开进驻港口。
我如今所在的“东洋远征船队第一舰队第一旗舰”这个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看的出来,大家都有些不爽。
本来二月份就可以出发的我们,就是因为肃慎人的港口各种盘查、阻拦甚至扣留一些物资,导致耽误到了三月份才开始出航。
可是,蜀王从头到尾,都没有生气,一直与各个港口的肃慎诸部领导者们谈笑风生。
他到底在想什么?
————————————
报告人:丙寅三
报告地点:东洋远征船队第一舰队第一旗舰
报告时间:绍康二年三月六日
报告内容:
糟透了!真的!糟透了!
我们只出航了三天,而且还是各种物资齐备的情况下,居然遇到了风暴天,而且是数十年难遇的那种风暴。
必须返航,这是倭国的海上领航员给我们的直接警告,否则那个领航员宁愿跳海。
蜀王的脸上可以说是波澜不惊,他基本上没有慌乱,甚至还有时间布置手下先行返航,去与肃慎人的港口对接驻扎的事。
倭国的领航员表示最好返航到倭国的中部或者直接去辰国,否则根本无法躲避这次大风暴。
蜀王拒绝了建议,还是选择暂时在肃慎人的港口避难。
看样子,蜀王对于今年的远征还有些自己的坚持。
也不怪,已经第二年了,汉王的北庭远征军已经在北方草原扎稳了脚跟;魏王的西康远征军正打的贵霜王国节节败退;秦王的中南远征军在群岛已有战果,据说已经拿下爪哇岛。
而我们东洋的远征军就连停靠港口都需要看人脸色,实在憋屈。
蜀王的运气确实不太好,希望他不会受太大的打击!
————————————
报告人:丙寅三
报告地点:东洋远征船队第一舰队第一旗舰
报告时间:绍康二年三月十七日
报告内容:
关于为什么要杀肃慎人港口的肃慎人士兵一事,帝国的辽州监军盘问了我三次。
我只是东洋远征军第一舰队第一旗舰的船长,并不是军队的领导者,而且那帮疯子杀人的时候,我一直在船上没有下船。
不过,我有种预感,这次的事情没这么简单。
主要原因是,这个港口聚集了太多的远征旗舰,军队的数量也已经远多于本地肃慎人的部队。
而且为什么来调解的不是远征办公室的那帮老好人,而是辽州府兵处的?
辽州府兵处的那帮家伙都是群“傲到极致”的人,有些人自诩是幽州出身,说是跟着太上皇打过天下,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别说肃慎人,就是我们这帮新兴的远征部队,也不入他们的眼。
他们来这调查,就算能查出问题,也不会给肃慎人面子。
偏偏蜀王去倭国调动物资去了,因为我们的物资因为返航的缘故,必须再补充一些。
不知道这场冲突会不会顺利解决?
蜀王得尽快回来喽!
————————————
报告人:丙寅三
报告地点:东洋远征船队第一舰队第一旗舰
报告时间:绍康二年四月一日
报告内容:
怎么说呢?
直到现在,我都有些没能反应过来,十天灭亡肃慎诸部,这是真的吗?
但是看到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肃慎诸部领导者,都变成了人头挂在桅杆上。
不得不承认,蜀王真的很厉害!
在辰王甘兴霸突然带着辰国部队,以及扶余、挹娄和沃沮的联军,突袭了肃慎诸部西部和南部的部落。
这导致肃慎人在港口的部队直接扣押前来调节口岸纷争的辽州监军们。
而蜀王则是在三日内赶回了港口,一开始极力跟港口的肃慎人领袖们承诺,大燕帝国的远征军跟辰王他们绝对没有勾连,这才让肃慎人的港口部队降低了防卫。
再加上肃慎诸部在西部和南部的战场上告急,肃慎人看到老老实实在船队里待着的远征军,甚至调走了一部分防御港口的部队。
然后,当天夜里,蜀王带领着远征军七支舰队,三十三只旗舰对着肃慎人最东北的港口发动了联合攻击,当晚港口告破。
之后,我等部队登陆,一直往前进攻。
我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拿下肃慎人的东北三部,只知道,港口告破之后,肃慎人的部队一直在向南逃。
这十天,我们手中的刀就没停过,只知道手起刀落,向着敌人前进。
蜀王多次身先士卒,披挂出战。
可能是被肃慎人搞得火气太大了,我们这帮人都有点刹不住手。
直到见到辽州府兵的军官,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部队居然从肃慎诸部的东北一直打到了西南地。
整个肃慎诸部的聚落,但凡有敢自称领导者的,都被蜀王亲手斩下了头颅。
至于辽州的府兵什么时候加入了战场,我也不太清楚。
我只知道,在港口被抓的辽州监军死了一个,反正就是以给这位老牌监军报仇的名义,我们才开杀的。
其他的,就只能去问问辰王那边本营阳曲的人了。
总而言之,蜀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