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忙起来,时间就会过得很快。
始兴四年(公元234年)的各种大事仿佛还在眼前,时间就来到了始兴六年(公元236)年底,。
袁熙给袁谦的要求,袁谦执行的不错,他一直在那批选上来的秀女身上努力,还真有数名女子生下了袁谦的孩子,有男有女。
其中,郭女王家的那位生下了女儿,算是背景最大的一位了。
因为,甄萱儿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大概率难说了,其实她算是太子妃最大的人选,可惜没能产下子嗣,在袁熙这是不过关的。
至于其他生下孩子的秀女大多都是小门小户的。其中,各自生下了儿子的,毛嘉的女儿以及王肃的妹妹,这两个秀女,被袁谦定为了太子侧妃的人选,袁熙作为皇帝尊重太子的选择,下奏同意册封。
而袁熙在初步解决完第三代皇帝候选人的问题之后,就要解决自己后代这帮人的问题,然后才确定把皇位交给袁谦这个太子。
“父皇不是在开玩笑吧?”太子袁谦听了皇帝袁熙的话,直接觉得袁熙实在考验他,如果是之前袁谦一定跪下然后强调袁熙作为皇帝仍然春秋鼎盛,绝对不会有事等等恭维的话。
而现在,袁谦只想问清楚袁熙的真实想法,因为袁熙说的是他这个皇帝想在下一年把皇位禅让给袁谦这个太子,或者应该说让袁谦直接在下一年继位。
“当然没有开玩笑,其实也不能说是禅让,我就是想让你继位了。至于我的身体暂时没事,只不过我不想干了,都六十岁了,我有点熬不动了!”袁熙也是直接,告诉你袁谦,他这个皇帝是真的当不动了。
最近这三年,袁熙几乎每天都是连轴转,特别是三台的长官都被他撸下去之后,又没有新设,就连司马懿都在连连叫苦,因为尚书台就他一个一人指挥,不累才怪!
就在今天,司马懿又称病了,实际上,袁熙知道,司马懿就是变相的请假,因为他司马懿本来也是个喜欢偷懒的家伙。
可惜,袁熙作为皇帝,没法请假,他每一天都得干活,永远批不完的奏章,永远处理不完的各种大小事。
最搞的就是把八皇子袁谢从少府监弄下来之后,连皇宫里的一些琐碎事,也要袁熙亲自过问。
虽然袁熙让赵秀儿管理,可是赵秀儿的性格过于谨小慎微,还是要事无巨细的向袁熙请示。
现在的袁熙,虽然感觉掌控了整个大燕帝国,但是过度参与和干涉各项事务,实在是精力有限,忙不过来。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袁熙能够信任的人都在变老,他(她)们的精力也很有限,其实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来改善整个帝国的情况。
偏偏袁熙最新推广的皇家书院“晋级”制度,又把这些新鲜血液给阻拦在了学校里面。
袁熙对他们的接触没有变多,反而变少了。
因此,袁熙不得不再次起用各式老人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
也是因此,袁熙意识到自己这个皇帝真的是当到头了,如果再干下去,肯定无法解决新出现的各类问题,必须改变整个朝堂。
那么最好的办法也是呼之欲出,就是让袁谦继位,给整个朝堂带来新的状态。
“那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处置那帮臭小子们!”袁谦对于袁熙想要传位给他这件事,已经能够接受了,但是袁熙问的另一个问题袁谦有些没把握。
因为袁熙问的是,当袁谦当上皇帝之后,会如何处置其他皇子们,特别是老四、老八甚至是老二等对于袁谦皇位有威胁的皇子。
“本来我的想法是让他们直接向老十二那样去就蕃,彻底远离朝政。但是,现在看来,不太现实。我敢打赌,一旦我让他们就蕃,你一定会削蕃的,万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帮小子,必然会引起内战。至于把他们留在都城养猪,又不现实,那帮小子一个个胸中都有抱负,万一有什么想法,再来一次‘邺城之乱’,大燕国还不知道会搞成什么样!”袁熙看着袁谦,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说白了,袁熙就是把问题抛给袁谦,让袁谦自己想个能让弟弟们心甘情愿看到他这个争议太子当上皇帝的方法。
袁谦看了看袁熙,知道这个当爹的在推卸责任,立刻心中有了一个计划。
袁谦简单跟袁熙说了一下计划,倒是让袁熙有点惊艳。
袁熙怎么都没想到袁谦居然如此大胆,而且具有冒险精神。
“你觉得他们能同意?”袁熙有点不可置信地问了问袁谦。
袁谦一脸的自信,说道:“如果他们不接受这个方案,那就接受‘养猪’的结果,我不管他们有什么抱负,都得在都城里老老实实当个富家翁。”
“也行吧!明天让他们都过来,你跟他们详细说一下。”袁熙算是同意了袁谦的想法。
“是!父皇!”说完袁谦就回了东宫。
然而,东宫整个夜晚都是灯火通明,据魏瑾告诉袁熙,东宫整晚都有人员进出。
袁熙只是点了点头,并无评价。
始兴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袁熙在“巫蛊之乱”后,很少见地在过年或者过节以外,把皇子们都召集到皇宫里,特别是太子袁谦也在袁熙的寝宫。
用袁熙自己的原话就是,要办一场家宴,让太子和皇子们缓和一下关系。
主要是“巫蛊之乱”后,太子袁谦与其他皇子们的关系变的有些紧张,即便平时过年或者过节,各自都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
皇子们接到这样的要求,自然不能拒绝,始终这是皇帝袁熙亲自派人下达的请柬,没人能拒绝。
只不过,皇子们怎么也没想到,太子和解的手段居然如此粗暴!
“你们如果没有意见,那就全部离开大燕帝国,去远征吧!”袁谦在饭桌上,酒过三巡之后,就说出了自己下一步准备如何对待自己的弟弟们。
皇子们也是一愣,都看向了袁熙这个皇帝。
袁熙呢,则是从酒席上离开,静静地在一处办公桌椅旁坐下,端起瓜子,看着酒席上的众人。
袁熙仿佛在说,这场酒宴,就是你们的大哥,太子袁谦主导的,你们听他的。
也就是说,袁熙默认了袁谦的提议。
其实,袁谦的提议很简单,就是:
在袁谦登基为皇帝之后,会把北庭、中南、西康、东洋四大都督府改为远征府,皇子们在之后的三年,可以以大燕帝国的远征军领导者为身份,从这四个地方对外远征;
之后皇子们带领远征军打下来的土地,无论是在哪,都会属于皇子们自己,而且是永久封地,袁谦作为大燕帝国皇帝不会干涉皇子们领地上的任何事;
不过,如果皇子们在自己的领地上建国,那就彻底断绝了与大燕帝国的联系,双方只是外交关系,新成立的国家可以选择成为大燕帝国的藩属国。
“远征府的负责人会是原来的都督们,如果你们有能力劝说他们加入你们远征的行列,我可以放他们走,大不了换个负责人,只不过你们建国之后,这些会跟你们一样,与大燕国断掉联系。”袁谦也不客气,甚至连参与远征的统帅们也被计算在内。
“也就是说,所有参与远征的部队人员,无论是谁,一旦参与了,就极有可能被排除在大燕帝国以外了,这是让他们举家搬迁!”四皇子袁谅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正是,这也是你们远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一下人口暴增的问题!”袁谦也不客气,说出了他派皇子们远征的另一个目的:将中原爆炸式增长的人口外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