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拿着书坐在院子里看,他听见可以开饭了,这才依依不舍的丢下书籍走向大家。
吴遇性子直爽,他拉着小九和他坐挨着,香芹婶子左边儿是小九,右边儿是刘采儿,本来小棠是要和姨娘坐在一起的,她看还差水生叔没有落座,她灵机一动又起了水生叔和姨娘的心思,抬脚和吴遇叔坐在一起。
现在只剩下一个位置,那便是挨着刘采儿,水生一下子便明白了林小棠的用意,他红着脸坐下。
围了一桌子的人,唯有香芹婶子一个长辈,她趁着自个儿的筷子还没用,先是热情的给所有人夹菜,而后乐呵呵道,“都是自己人,别客气,快尝尝采儿的手艺咋样。”
吴遇笑着道,“采儿姐的手艺那自是不用说,自从来了咱们猪蹄店,我都吃胖了,可比万和酒楼厨子师傅做的好吃多了。”
刘采儿有些不好意思道,“你这小子,咋说这么夸张,酒楼的厨子做的饭菜一盘子得几百文钱,有的稀罕菜得几两银子,我这家常菜随便做的咋能比?”
“我不管,我就觉得采儿姐做的好吃。”
“哈哈,好吃你就多吃点儿。”香芹婶子又给吴遇夹了菜放碗里。
水生默默看了眼吴遇,又默默看了眼刘采儿,他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慌了起来。
他突然意识到吴遇也还没娶媳妇呢,而且吴遇比他也小不了多少,万一吴遇真起了心思,凭着吴遇的口才和见识,肯定比自己更有优势。
主要是,吴遇长得白白净净的,看起来俊俏好看,而自己除了个子高,长得又黑又瘦,差吴遇着实有点远。
他开始懊恼,自己为啥没早点明白自己的心意,其实刘采儿长得好,脾气好,人也好,勤快能干,对他娘好,对大家都很好,这样好的女人,去哪找?
嫁过人生过孩子又如何?
小棠说的对,刘采儿嫁了个负心汉,那不是她的过错,是谢来福的错,是那个畜生不知珍惜,害了采儿一辈子。
他扭头看向刘采儿,心中已有决定。
水生伸出筷子夹了两块儿肉放在刘采儿碗中,他头一次没有害羞,“你太瘦了,多吃点肉补一补。”
刘采儿微微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水生竟然给她夹菜?
他这举动有些反常吧?
大家同住一个屋檐下,这还是他头一回给她夹菜,准确说他这是头一回给人夹菜。
此刻,大家齐齐看向水生和刘采儿,吴遇先是疑惑了一瞬,而后恍然大悟,好似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惊天大秘密了一样,笑得有几分不怀好意。
他道,“对,采儿姐太瘦了,应该多吃点肉,水生哥平日里多帮采儿姐干干活儿,采儿姐就不那么累了,慢慢就长肉了。”
香芹婶子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儿子和刘采儿,儿子都主动给刘采儿夹菜了,她还有啥不明白的?
儿子这是看上刘采儿了!
说真心话,她也觉得刘采儿哪哪都好,长得比刘氏还好看,又温柔又善良,勤快贤惠又能干,简直挑不出一点儿毛病。
唯有一点儿,刘采儿嫁过人生过孩子,又比水生大了几岁,即便是嫁人和大几岁不算啥,勉强接受,可她生的那两个儿子呢?
万一水生真和刘采儿成了,将来刘采儿要是再和前夫家联系,她拿自家的银子补贴那两个儿子咋办?
水生是个老实的,人也没啥心眼儿,手里有钱从不藏私,万一俩人真成了,以后让刘采儿管账,刘采儿拿钱补贴前夫家,儿子连知道都不知道。
唉!
说实话,要是刘采儿没生过孩子,即便是嫁过人,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能勉强接受,可现在……她实在难以接受!
其实,香芹婶子是过穷日子过怕了,好不容易儿子跟着青川两口子做买卖翻身了,手里攒了点钱,她怕儿子娶了刘采儿,刘采儿拿着儿子存的钱给她前夫的两个儿子。
平日里该说说该笑笑,干起活儿来谁多谁少,香芹婶子并不计较,她能吃苦,也能耐劳,唯独不想让儿子给别人养儿子。
香芹婶子想怒不敢怒,张了张嘴又不知咋说,就那样如坐针毡好不容易等到大家吃完,她看儿子起身,立刻拉着儿子回了她的房间。
她直直盯着儿子,开口问,“今日你给采儿夹菜是咋回事?”
水生皱了皱眉,他不想瞒着娘,毕竟他已经确定自己的心意,只需弄明白刘采儿是不是对自己也有意思,只要确定她和自己心意一样,便让青川哥和嫂子保媒,这事儿就成了,倒也用不了多少时间,所以没必要瞒着娘。
他如实道,“娘,我喜欢采儿,想娶她。”
香芹婶子震惊得眼睛都瞪大了,她脸色铁青,嘴唇哆嗦道,“你说啥,你要娶她?你知道自己在说啥吗?她可是生过两个儿子的女人!”
水生有些不赞同,他反驳道,“娘,你咋也和那些喜欢说长道短的妇人一般呢,她生养过咋了,生养过不是更好,我俩成亲后,她也会给我生孩子,你也不必担心抱不上孙子孙女了。”
香芹婶子指着水生的头,很是用力,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你这孩子,咋这么实心眼儿呢,娘不是嫌弃她生过孩子,娘是担心那不省心的前夫家以后来找茬,那两个儿子是采儿身上掉下来的肉,万一以后他们看咱日子过好了,过来纠缠咋办?
娘是过来人,不管儿子好坏,那都是自己的儿子,也甭管夫家好不好,她肯定舍不得不管儿子,等将来她拿你存的银子养前夫的儿子,你能接受?”
水生有些听不进去了,他拉着娘让她坐椅子上,劝道,“娘,那些都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我赚钱存银子,采儿也有工钱啊,他若想养前夫的儿子,可以拿她自己的私房钱贴补儿子,以后我俩生了孩子,她的心思都在我俩的孩子身上,哪还有功夫管前夫的儿子,偶尔接济一下也是正常的,我能接受。”
香芹婶子看儿子不听劝,着实气得不轻,她一巴掌拍在儿子头上,气道,“你这孩子,咋就鬼迷日眼儿非看上采儿了呢,她刚被夫家休弃几个月,和儿子也断了联系,你看不出啥好啥坏,等以后真成亲了,日子久了,她和儿子有了联系,有你哭的时候!”
他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老伴儿去的早,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当初也不是没人劝过她改嫁,可公婆和丈夫皆逝,她若改嫁,必须带着儿子改嫁,否则一个幼子无人照顾无人帮衬,岂不是要饿死冻死?
带着儿子又有哪个男人肯娶?
乡下人都穷,十里八村儿也没几家富户,自家都还要吃不饱,谁肯找个带儿子的婆娘娶进门多一张嘴吃饭?
她一狠心,决定当一辈子寡妇,一个人把儿子拉扯长大!
这些年受的苦遇难遭的白眼儿,只有他们娘儿俩知道,好不容易日子过舒坦了,她有心托人在这县里打听媒人给儿子说一门亲事,谁知媒人还没找到,儿子倒喜欢上了采儿。
这可如何是好?
水生抚了抚娘的后背,安抚她,“娘,你觉得采儿人咋样?”
香芹婶子顿了顿叹气道,“采儿的样貌和人品都是没得说的,虽然比你大上几岁,但她细皮白肉的,与你这黑炭一比,说她比你小我也信,她善良贤惠,人是无可挑剔,但看这些配你绰绰有余,可问题就在于她成过亲嫁过人生过孩子。”
唉,试问哪个男人不介意自己的女人嫁过人生过孩子呢?
这世道讲究的就是女子的贞洁和清白,讲究一个从一而终!
儿子现在还在兴头上,觉得刘采儿哪哪都好,觉得她成过亲生过俩儿子也能接受,可是若真成了亲,时日一长,两个人难免有需要磨合的时候,到时候若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水生看娘不知在想些啥,他笑着道,“娘,你别想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喜欢采儿,她还不一定看上我呢,你瞧我长得一般,在这县里还没有自己的家,咱们全都住在青川哥和嫂子这里,咱能赚钱还要多亏了青川哥和嫂子一家呢,采儿姐是嫂子的亲姐,人家不说咱是攀关系就不错了。”
香芹婶子当即不愿意了,她急道,“啥叫攀关系呀,你当初能跟着青川和凤儿做买卖,那是因为你和青川互相帮衬过,他看得是你们俩的兄弟情分,是你先跟着青川做买卖,凤儿才来的,哪里就算得是你攀关系了呢?”
水生就是那么一说,谁知她娘如此激动,非要辩个对错,他立刻道,“好好好,好了娘,我知道了,是我和青川哥的兄弟情分,不是攀关系。”
香芹婶子这才松了一口气,脸色好看了一些。
她就是个乡下妇人,不识字儿也没啥文化,就这么被儿子三绕两绕,竟一时忘记了要说啥。
水生看娘没有继续再唠叨,他眼珠子一转道,“娘,大家都吃饱了,你快去洗碗吧,这回我就不帮你了,我和小棠得赶紧回桂花村儿了,青川哥一个人也不知忙成啥样了。”
香芹婶子看儿子没有再提娶刘凤儿的事儿,她也就就此打住了,只摆摆手道,“要去就快些去,别天黑了才回来,不安全。”
水生咧嘴笑道,“好了,娘,我知道了,我们又不是小孩儿了,你就别担心了,若是忙完无事可做,你就帮着嫂子抱抱孩子,让她好好坐月子,青川哥出门也能更放心一些。”
香芹婶子撇嘴道,“你这小子,竟然反过来说道起娘了。”
“哎呀,我哪敢说道娘呀,你快去吧,去晚了大家要和你抢了。”
香芹婶子这才起身撅着嘴去了厨房,大家正收拾碗筷往厨房里端。
刘采儿正卷着袖子要洗碗,香芹婶子把她推到一边,“这里交给我吧,你去看看凤儿吃完了没,把她的碗端过来一起洗,顺便把她和孩子的脏衣裳洗了,忙完这些咱还得清理猪蹄呢。”
刘采儿看香芹婶子有些不开心,但她并未多想,便听话的去端妹妹喝荷包蛋的碗回来,又拿着脏衣裳去了水井旁。
香芹婶子透过窗子,看见刘采儿蹲在水井旁正用心洗衣裳,她不由得叹了口气。
唉!
闺女是个好闺女,她也很喜欢刘采儿的性子,温温柔柔的,和谁都处得来,天久日常也不会有啥摩擦,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她有两个儿子,要给她当儿媳妇,她很不能接受。
水生找到林小棠,问道,“小棠,咱赶紧收拾收拾出发吧,要不让你吴遇叔也一起去?”
小棠道,“咱都走了,店里没个男人,我不放心,吴遇叔留家也能清理猪蹄,大家一起干他们也能轻松些。”
“你说得对,是我想岔了,把租的马车退了,你驾着他的马车,我驾着小九的,加上你爹驾走的那辆一共三辆马车,今日拉一趟,应该是够了。”
“嗯,拉不完也没关系,咱可以先卸里正爷爷家,明日再拉也一样。”
他们两家的宅子是不能放东西的,夜晚宅子里没人看着,肯定会有人起心思。
于是,二人和大家打过招呼后,带上银子,一人驾着一辆马车回桂花村儿。
等他们进桂花村儿时候,那些村民们正在林家排着队要卖姜黄。
林青川已经收了五千斤姜黄了,手里银子花的只剩下十两,只够再收购五百斤,但是十余户排着队卖,只有一家低于五百斤的,但是大家都拦着不让那个量少的村民搞特殊。
有人嚷嚷道,“青川,你这可就不地道了,那么多乡亲的你都收购了,咋到了我们就银子不够了呢?
当初咱可是说好的,大家伙儿只要愿意种,愿意卖给你,你就收,到这会儿了,你不收了,我们咋办?这又不是粮食晒干可以放起来慢慢吃,这些要是堆起来,很快就会烂掉的。”
“是啊是啊,这要是卖不出去,大家白忙活一季,别说卖银子了,就是连吃的粮食都没有。”
“唉,早知道这样,咱还不如老老实实种稻谷呢。”
“谁说不是呢,你瞧瞧这办的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