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湾,二支队伏击阵地
二支队主力全部拉了出来,守备三营在围攻大坟口据点,守备一营、二营埋伏在杨家湾主道两侧,布下了一个倒八字阵。
这是二支队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实战,由副支队长熊泽清统一指挥;
跟支队长一样,熊泽清也是外来和尚,来881团前是28团的一个营长。
为了打赢这一仗,二游击区做了周密的部署,三级武装几乎全部集结待命,还动员了三千多老乡保障;
主力二营待机,随时准备应对上党城方向增援而来的鬼子。
守备营是小编制,每个营辖三个步兵连一个侦察排和一个飞雷炮班,装备两门飞雷炮,这也是全营唯一的重火力;
每个步兵连辖3个排10个班,加上8人连部138人。
武器配置方面非常简单,连直属1个火力班,装备3门掷弹筒,每个排1挺歪把子或者捷克式轻机枪,其他的全是步枪和少量手枪。
这样的武器配备与主力营差距很大,但拉到其他根据地并不比主力差。
人员组成方面基干是训练基地毕业的600新兵,排长以上干部从主力部队抽调,其他兵员来自于原一营根据地的守备连。
训练基地的新兵都是按照881团《大纲》训练出来的,最短的时间都超过半年;
人均消耗训练弹30发以上,他们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参加过实战。
鬼子援军出动后就被侦察排的同志发现,他们通过接力传递信息的方式将敌情传回;
一营长拿到情报后就向熊泽清报告道:
“鬼子出窝了,有三四百人,正跑步而来,距离约两公里。”
熊泽清点了点头道:
“通知同志们准备战斗,以我的枪声为号!”
一营长兴奋的领命而去,他要通知到各连,连长交代排长,层层传达,最后由班长传达给战士;
看起来很繁琐,但这是支队的第一次实战,多花些心思是很有必要的。
军分区部队的主要通信传递方式就是信号旗,排以上部队的通信员必须要掌握,这种方式非常快捷。
伏击部队很快就做好了准备,杨家湾的地形像一张巨大的弓,主道西东走向,弓向南弯曲;
南北两侧高,主道低,伏兵都埋伏在主道两侧的沟壑中。
熊泽清在进出口各布置了一个排扎口袋,消灭突围而出的残敌,主力埋伏在公路两侧收拾鬼子。
二支队这边刚刚调整好不久,鬼子援军就杀到了,隔着老远都能听到鬼子毛皮鞋跑步的声音,冲在前面的是一个先锋小队。
阳城守备大队因为沈振华所部的存在,兵力一直保持在四个步兵中队,这在一般的县城是很少见的,他们挨的揍也是最多的。
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挨揍了,鬼子的警惕性降低了不少,大坟口方向的枪声越来越激烈,这也成了鬼子的催命符;
先锋小队进入杨家湾后只是象征性的搜索了一下,然后就火急火燎的往出口赶,救兵如救火,他们压根没有意识到危险。
副大队长佐佐木到一少佐是守备大队幸存者之一,他在青龙镇根据地可没少挨揍;
所以这小子在进入杨家湾前留了一手,故意让部队停下来休息了十来分钟,中队长长谷川次郎着急地说道:
“佐佐木君,大坟口方向军情紧急,勇士们休息得差不多了,抓紧赶路吧!”
佐佐木到一盘算了下时间,先锋小队没有出现状况,他这才放下了警惕心,大手一挥道:
“开路!”
鬼子以中队为方阵,浩浩荡荡的扎进了口袋中,待到最后一个鬼子进入后,负责扎口袋的排迅速运动到位,将鬼子的退路堵死。
佐佐木到一进入伏击阵后就察觉到了异常,大吼一声:
“敌袭!”
他的话音刚落,公路两侧就爆出了炒豆子般的枪声,佐佐木到一麻利地从战马上滚下,然后躲进了一个土坑内;
他周边的鬼子不断中弹下,枪声、手雷的爆炸声,声声入耳。
佐佐木少佐的脸色变得煞白,骤遭打击的鬼子已经乱成一锅粥;
失去统一指挥的鬼子在各自为战,来自两翼的交叉火力在大量的屠杀鬼子。
佐佐木到一仿佛又回到了被青龙镇八路军支配的记忆中,那种密不透风的压迫感让人近乎绝望;
他已经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不甘心的佐佐木到一仓促集结起几十人,朝着弓背方向突围。
这个方向正是熊泽清野战指挥部所在地,兵力、火力都很密集。
熊泽清意识到这是鬼子最后的反扑,立即下令飞雷炮班开火,他要重拳敲碎鬼子最后的希望。
事先架设好的两门飞雷炮,向气势汹汹杀过来的鬼子抛射了两个炸药包;
鬼子群被爆炸吞没了大半,剩下的鬼子失魂落魄的退回了主道。
仅仅只是一轮炮火,鬼子就被轰退,丢下了三十多具尸体;
佐佐木到一的灵魂都快被吓出窍了,惊呼一声:
“八嘎呀路,是独立营!”
此时鬼子已经伤亡大半,残存的鬼子分成了几大块,在军官的带领下负隅顽抗。
一部分是先锋小队,被东侧扎口袋的一个排挡在了出口,尚有30余人,双方势均力敌,但鬼子也突不出去。
另外三块都在主战场,每块几十人不等,鬼子埋伏在地向还击,守备营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
以两个守备营1000人伏击将近400个鬼子,兵力上有些捉襟见肘;
好在这是伏击战,二支队的同志先下手为强,在鬼子反应过来前就干掉了大半的鬼子。
现在双方的兵力比已经扩大到5比1以上,熊泽清见时机差不多了,就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当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后,佐佐木到一就知道自己的末日马上就要到了……
“同志们,冲啊,杀鬼子!”
一排排八路军从两翼的沟壑中冲出,排山倒海般杀向鬼子;
鬼子在军官的指挥下疯狂开火,二支队的同志不断倒在冲锋的路上。
八路军的攻势非常猛烈,前扑后继,鬼子的火力不足以挡住汹涌而来的八路军;
很快同志们就从南北两翼冲到了鬼子跟前,人未到手雷先到。
被雷雨炸的鬼子晕头转向,还没反应过来,八路军就杀到了跟前;
佐佐木到一大吼一声,高举着指挥刀带着残存的鬼子迎了上去。
作为刀术高手的他妄图带走几个垫背的,结果发现八路军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他们三人一组,两人用步枪护住两翼,只有一米长的太刀根本够不着八路军。
而位于三角阵拖后的同志对着他就是一枪,十米不到的距离闭着眼都很难打偏,佐佐木到一的胸口挨了一枪;
手上的指挥刀掉落在地,两把刺刀顺势就捅进了他的身体内。
“八嘎呀路,不讲武德!”
佐佐木不甘心的倒在地上,断气之前将东乡中佐全家都问候了一遍。
佐佐木到一聚集起来的四十多个鬼子也被冲散,很快就被数倍的八路军淹没,地上多了一大片尸体。
双方的混战很快就分出了胜负,主战场将近10比1的兵力差,让这场战斗变得毫无悬念;
困兽之斗的鬼子先后被歼灭,但也给围攻他们的八路军造成了不少伤亡。
这样血与火的战斗历程对守备部队的成长非常有益,只要能活下来的就完成了新兵向老兵的蜕变。
这就是残酷的战争,自然法则,经过实战淬火的部队,战力大幅提升。
主战场的部队随即分出一部围歼鬼子的先锋小队,主力抓紧打扫战场。
军分区有规定,游击区缴获的装备和物资需上交五成,剩下的才能补充部队,沈振华也活成了别人讨厌的存在。
动不动就恭喜发财!
在增援部队赶到后,鬼子先锋小队的末日也就来临了;
三十多个鬼子,都不够二营三连塞牙缝,他们一个冲锋就歼灭了残存的鬼子,伤亡的人数都没超过两位数。
当最后一个鬼子被数把刺刀捅死后,杨家湾战场重归宁静;
阳城守备大队再遭重创,两个中队的鬼子被全歼,一个也没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