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之时,长孙无忌带着他的一群儿子来到了齐王府。
“舅父这是?”王夜诧异,不是答应他去西山入学了吗?这怎么还带个班来?
“以后他们就托你照顾了,这不得来认识一番?”长孙无忌笑呵呵的答对,随即一脸严肃的看着自己这群儿子:
“还不给你们齐王兄长见礼!”
为首的长孙冲脸色阴郁,不情不愿的行礼:“见过兄长!”
长孙无忌脸色一黑,狠狠的瞪了一眼长孙冲。
(在家里就千叮咛,万嘱咐,这臭小子还是较劲。)
这一幕自是被王夜看到,不过才不在乎其为何脸色难看,敢招惹他,不介意让其体验体验李泰套餐。
因此他也只是露出一个长辈似得大度笑容:“不必客气。”
“长孙涣见过兄长。”
“长孙浚见过兄长。”
“长孙淹见过兄长。”
.....
等他们一一行礼问候,王夜笑着对门外招招手。
“来人,让刘管家带他们去学院安顿下来,明日与学子一同开课。”
“是!”
临走之前,长孙无忌特意眼神警告了一番,他是真怕这些混账不争气。
不过在担心,这些人也已经离去,旋即长孙无忌冲跟来的管家示意。
管家转身往门外走去,外面备着给齐王的礼物呢。
“贤侄,先看看舅父给你准备的礼物满意否?”
“嗨,长者赐,不敢辞,那有什么满不满意,唯有荣幸之。”
王夜嘴上说的客气,眼神不自觉的飘向门口。
后世有野史记录长孙无忌荒唐选妃,虽无实据,可看其不比李二陛下少多少的子女情况。
也绝对是个好色之徒!那他府上的小娘子岂会差了。
不一会儿,数名下人抬着一个装满钱财的大木箱走了进来。
后面还跟着一群妆容整洁的小娘子。
进来的总计三十六位,两名新罗婢,十二名乐女,二十二名婢女。
各个容貌上佳,可见为了后代子嗣是下了多大的本钱。
不过齐王是谁,若是那个蠢货真以为他好色成性,想以此道德绑架,那他多半会变得没有道德。
更何况这批小娘子,在他这姿色都排不上号。
不过此时他却表现的十分欣喜,笑眯眯的夸赞:“妙哉!”
整个一痴汉样!
这让长孙无忌放下心来,满面笑容的说道:“贤侄喜欢就好。”
其实长孙无忌很是心痛,女子不难找,可容貌上佳,有多才多艺者就太少了。
不过为了子嗣,他愿意出这个本钱,况且齐王还给了他粮种,使其每年收入增加数倍,也不亏什么。
“带她们去找巧儿主管,安顿好!”
“是!”
等这些人一走,王夜假客气的邀请道:“舅父,尝尝新出的茉莉花茶如何?”
“当然好,上次展会我陪着陛下,都没时间抽身去买一些。”
老家伙哪是没时间买,明明就是想用诗词对联去白嫖。
“舅父若是喜欢,我送您三两。”
“喜欢,当然喜欢!”长孙无忌乐坏了,为自己方才的心疼感到羞耻。
瞧瞧,多大方的侄儿,上千贯的茶叶也是说送就送。
殊不知这些茶叶的成本连百文都用不上,这叫送礼的艺术。
收礼的一方感觉被重视,送礼的一方是真不在乎这点小钱。
两人泡好茉莉花茶,迷醉的芳香瞬间充斥整个厅堂。
长孙无忌一本正经的品味,似很是沉醉其中。
不断地夸赞此茶的美妙,这要是用来招待客人,这花香一出,谁人不沉醉。
“侄儿,你看能不能让你大表弟跟承乾一起学习。”
长孙无忌轻放下青瓷茶碗,十分热切的询问。
此时的他绝对是坚定的太子党,李承乾近期表现又太过出色。
他也想让长子铸就自己和李二陛下一般的情谊,这没有比一起学习,这种朝夕相处更好的方式了。
只是王夜却觉的他有些过于贪心了,想培养长孙冲当太子是咋地?
连越王李泰他都拒绝了,会答应让长孙冲去?开什么玩笑。
不过才刚刚收了一份重礼,他也不好直接不给面子的拒绝。
因此王夜取了一份厚厚的策划案出来,递给了长孙无忌。
“舅父,这是承乾最近在主持的事物,您先看过再说。”
长孙无忌下意识的接过,只是越看脸色越黑,上面的东西他也不明就里。
什么金融架构,外汇准则,风险管控,储金置换,金票印刷等等,直接给长孙无忌看懵了。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火候差不多了,王夜适时的开口道:
“舅父,非是侄儿不同意表弟跟着承乾,可此时他们差距太大,跟着能干什么?端茶递水?”
长孙无忌尴尬的摸摸鼻子,这话在理,他可不想让自己的长子去干下人的活。
这些东西他都看不懂,让长孙冲去了只会被嫌弃。
“是舅父唐突了,我不该好高骛远,就让你那些表弟好好学吧。”
此时长孙无忌更加庆幸自己的决定,他感觉若是再晚一些让自己的子嗣入学,那日后的差距就更大了,何谈担起重任?
王夜很清楚长孙无忌的心思,只是他这些子嗣,可未必是些争气的。
如果没有王夜给他们开特权,同那些历经苦难的孩童相比,这些公子哥未必能在学习上竞争的过。
不过以后吃饭是没问题的,这是王府教育的最低配。
也是为了打下让李承乾将一些混子关系户,拉下来的基础。
此时大唐的关系户可不是一般的严重,可以说但凡李二陛下看重的,都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长孙皇后为例,他的三兄长孙安业,将其、母亲高氏、长孙无忌赶出家门,独霸家业。
就这样李二陛下也给了长孙安业四品官职,要知道此时大唐的宰相都才三品。
关键这货不知好歹,嗜酒如命,对李二陛下十分不满,联合李孝常与贞观元年谋反。
就这样仅被判了个流放之刑。
当然他没被杀的原因还是长孙皇后过于心善,认为自身居高位,若是杀了三兄长,会被天下人误以为行报复之举,间接影响李二陛下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