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追日的女儿投了10张月票。)
安东,金州府城,镇北王府后院。
蒋慧君对着给她锤腿的婢女摆了摆手,婢女乖巧的停了手,行了一礼后就退下了。
倚在矮榻上的蒋慧君这才对着正在给她倒茶的婆子叹了一口气出来。
“太妃,何故叹息?”
婆子把温度正好的茶盏往蒋慧君的手里递了过去,看着蒋慧君好好的接过去了,这婆子就又去净了手,然后婆子才在矮榻的另一边坐了下去。
婆子嘴里一边说着:“太妃莫不是在想那东海王的事?
那李十月就是做了东海王又如何?
还不是尊咱们大隆为主?”
手上不停,就又一边拿起了一旁装了核桃的罐子,开始给蒋慧君剥核桃仁。
听到婆子如此说的蒋慧君放下茶盏,终归是又叹了一声出来。
“唉,你不懂。”
说了这一句后,蒋慧君她并未给婆子解释什么。
但蒋慧君的心里却是在想——李十月她虽说是仍旧尊大隆为主,只是做了一个“诸侯王”,但安东离着东海国着实是太近了些!
并且,李十月她是从安东的建安起家的!
当初,就还是被她这个镇北王妃“逼”去了建安的!
在蒋慧君看来,焉知如今大权在握的李十月作为东海国之主,是不是有对安东开战的心思?
毕竟,从外传来的消息来看,她李十月可不仅仅只是个骁勇善战的大力将军而已;
她还身有奇异,有无上手段,能毁天换地!
当初的倭国,变成了如今的东海国!
这倭国的前车之鉴在前,蒋慧君她如何能不怕?
不待婆子把那罐子里的核桃全都剥出来,门外就传来了通报声。
新一任的镇北王,蒋慧君和已故刘潭的长子刘俨,他来了。
“母妃!”
刘俨对着蒋慧君行了一礼,蒋慧君赶紧喊了他过来坐。
如此,刘俨就坐到了原本婆子坐下的那地儿。
“母妃,建安来消息了!”
跟着刘俨来的亲随在刘俨的眼神示意之下,赶紧上前,把一张折起来的信纸递给了站在蒋慧君身旁的婆子手里去。
过了这么一遍手后,蒋慧君这才从婆子的手里接过了那折纸打开了。
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其上的消息其实总结起来,不过就是一句话而已——从东海国回来的商船带回来了一个消息,李十月派兵南下,往安南去了。
蒋慧君久居安东,对安南自是不了解的。
所以,放下了信纸之后,她抬起头来看向对面的刘俨问道:“王爷可知,这安南是有什么好东西?”
“母妃也觉得这东海王不会无缘无故的派兵去安南的是不是?”
刘俨面有兴奋之色,他没给蒋慧君答话的机会,紧跟着就一连串的说道:“儿少时见过那东海王几面,现下想来,此女心性坚韧,是谋而后定之人。
她既然能在倭国蛰伏十年之久才改天换地,想必这时候派兵去安南,必定也是看中了那么一块儿地方。
只......只儿书读得少,只知那里酷热潮湿多雨,是个臣服于大隆的小国罢了。
就是不知,这东海王是看中了什么?
才想要打下这块地方。”
是的,蒋慧君和刘俨两人都觉得李十月派兵前往安南,那就是看中了这块儿地。
不然,干嘛出兵呢?
这兵可都是真金白银养出来的,若是没有好处,谁又会往那么远的地方派兵来的?
蒋慧君和刘俨想要知道李十月为何看中这安南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心中的恐惧!
他们母子二人在恐惧什么?
那当然就是——他们怕哪一天,李十月不仅仅就想当东海王了啊!
她会不会派兵从建安登陆,杀回金州?
就算蒋家军一直都握在刘俨的手中,可他就还是会怕的啊!
“王爷,此事重要,叫人去请周先生(周翊然)过来吧。”
在镇北王府里的蒋慧君和刘俨正操心着李十月派兵去往安南的意图之时,王府后头的那一片宅院之中,在其中的一个小小的院子里,李春丽正绑着襻膊在井边搓洗衣裳呢。
秦桃二嫁给了钱财不少的陈恒荣,也真的是给陈恒荣生了个儿子,可此次生产却是要去了秦桃的大半条命去!
生下儿子后,秦桃缠绵病榻要有小半年的功夫,就才能下地来的。
如此,这小儿子秦桃就没法让她带了,全由陈家请的奶娘婆子带着。
不知是因着陈恒荣得到了儿子就心满意足了,还是因着秦桃生病的时间太长了;
哪怕是秦桃生下了陈恒荣心心念念都想要的,能够传宗接代的儿子,却是在这陈宅里头,就再也没得着陈恒荣给的一丁点儿好处了。
甚至在她吃了小半年的参汤后,陈宅的管家竟是招呼都没打一声,就直接停了秦桃份例里的参汤!
秦桃披着披风想要找陈恒荣告状,却是连陈恒荣的一面都见不到。
直到这个时候,秦桃她才害怕起来。
可哪怕她如何的软下身段去哭闹,陈恒荣都没有再见她;
并且陈恒荣还让人直接封了秦桃的院子,只允许每日婢女开门拿饭食而已。
本就因此次生产伤了身子的秦桃,在惊惧之下,这身子就越发的不中用了。
待得秦桃费了不少自己积攒下来的银子,终是把求救的信息传给了外头的李世贵时,她已是病入膏肓的模样了。
可李世贵这么一个靠着陈恒荣过活的,这么多年,也没读出个什么功名的儿郎,又能做些什么呢?
等李世贵在陈恒荣那里伏低做小的求了许久,却是只来得及进得陈宅见了秦桃于弥留之际的最后一面。
母子二人不过说了几句话的功夫,秦桃她就没了声息。
秦桃......死了。
死了的秦桃,又如何去给李春丽送银钱?
没了银钱的李春丽,可不是只得自己个儿动手照顾她和猫儿、福哥儿三个了。
福哥儿好歹是个郎君,到了岁数,就进了王府的学堂,往后也能分得一份看得过去的家产,至少能自己过活。
可猫儿,这个体弱多病的女娘,哪怕已经养过了二十岁,却是无人给她操心婚嫁之事。
直到猫儿都要快二十五岁的时候,才被蒋慧君想起来,蒋慧君她竟是给猫儿配了个丧了发妻、年过四十岁的王府文书!
至于,李世贵?
他倒是贴着陈恒荣,娶了个小商户之女,开了一家书肆,在府城之中过着尚算过得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