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飞5人见张启明语气轻松的样子,沉重的内心一下子轻了不少。
他们这位大老板,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创造的商业奇迹,确实全球无人能比。
这几年面临的所有打压,都能被他轻松化解。
这次说不定也能。
“张生,我们都听您的!”马云飞激动道:“您尽管吩咐,我们坚决执行到底。”
其余四人也是一脸坚定的点了点头。
“我有一个金蝉脱壳计划!”张启明微笑道:
“如果启明科技真的到了,不得不拆分的时候,也不是不可以拆分。”
“张生,这怎么行,att电信就是因为拆分之后,现在已经开始落魄。
这个是前车之鉴,我们绝不能犯这样的错误。”马云飞听到张启明要拆分启明科技,顿时有些急了。
“张生,启明科技一旦拆分,我们的研发能力必然下降。
这可是我们领先全球的法宝,绝不能像at t电信那样自断手脚。”陶文章也一脸着急的劝解。
“启明科技只是一家壳子而已,真正的秘密是里面的各个实验项目。
如果逼不得已,真要拆分,我只会留下一个壳子。
各个实验项目是绝不会拆分,大家可以放心。”张启明大笑一声,他可不会傻到真的去拆分自己的公司。
伟大的贝尔实验室是怎么落魄的?
张启明比谁都清楚。
他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马云飞5人听到张启明,没有真要拆分启明科技的想法,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
“张生,那您刚才所说的金蝉脱壳计划,具体是什么?”马云飞问道。
张启明微笑道:
“对米国的防备,早在第一次米国要起诉我们垄断时,我就已经有所防备。
我们身处香江这个敏感之地,加上我们是东方人,难免不会让西方资本多想。
想要让米国不敢轻易下手,我们需要更多的盟友。”
马云飞等人若有所思。
“张生,去年在东瀛布局互联网,就是您的应对手段之一吗?”
“不错!不过只是一个东瀛还不行。”张启明点了点头:
“东瀛股市上、地产泡沫破裂,财富被米国掠夺,已经不足以和米国在经济上造成太大压力。
我们需要新的盟友。”
张启明说到这里,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我所说的金蝉脱壳计划,分三步走。
第一,我们需要成为西方资本最亲密无间的‘伙伴’。
让他们知道我旗下各企业,可以为他们经济做出贡献。
我们在亚洲基本盘不稳,现在不出血不行。
我决定启动一项10年1500亿美元投资计划。
在米国,我们将会围绕互联网电商,投资500亿美元,搭建米国物联网络。
将米国华尔街资本、中小企业主、米国工会拉进我们阵营里。”
张启明扔出这1500亿美元,没指望赚什么钱,更多是为了拖延时间。
再制造一些小泡沫……
张启明多少有些肉疼。
马云飞、梁靖嵩五人听后,却是眼睛一亮。
他们知道,老板早就让控制的亚马逊在米国布局。
亚马逊开放第三方平台后,截止目前,平台电商数量已经突破200万户。
其中米国占比4.5成,接近百万人开店。
配套的物流快递人员,也已经上升到30万人左右,海外大量招聘。
除了米国,市场最大的就是东瀛,占比4成,其余地区1.5成。
看来,老板是真有准备。
“张生,这第一步,我们已经走了大半。”郑嘉豪迫不及待的问道:
“您刚才提到1500亿美元投资计划,另外1000亿美元,我们要投向哪里?”
其余4人也是一脸期待的看向张启明。
“另外启千亿美元,我将其命名为 ‘欧洲复兴计划’ 。”张启明分析道:
“欧盟成立声音越来越大,我得到消息,就在这几个月内,欧盟就会正式宣布成立。
以往欧洲各国分散,远不是米国对手。
欧盟一旦成立,以欧洲底蕴,经济必定会加速复苏。
将会替代毛熊,成为米国最大竞争对手。
我们要以英伦为中心,高调投资欧洲的基础建设、科技研发!
我要让欧洲的政客和媒体把我捧为‘白骑士’!
这才是完整的第一步。”
“张生,我们对西方投资这么大,会不会引起误会…”陶文章脸色露出担忧:
“我们在东瀛大量投资电商,还高调宣称拯救东瀛经济,已经引发大陆一些保守派不满。
不少人攻讦你是资本家。
去年大陆出现一些对我们不利言论,东瀛投资就是导火索。
现在我们要对西方投资1,500亿美元,我担心这种声音只怕会更大。”
马云飞、梁靖嵩等人脸上也是不好看。
他们自认为对于大陆的投资也是有功劳的,可没想到会受到攻击。
“有异样的声音,这很正常。”张启明微笑道:“但我相信支持的声音只会更多。
不要在意这些声音,按照我们的战略走。
我们各企业牵扯到数百万人饭碗,我首先要保证的是他们的饭碗。
其次才是考虑其它。”
张启明嘴上大义凛然,对那些攻讦他的人毫不在意。
可人性本自私。
怎么可能一点不在意。
张启明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圣人。
如果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比作人修行的四个境界。
张启明认为自己最多只修行到齐家阶段。
治国阶段,他还无法全做到,顶多做到治国中的富则兼济天下。
后续境界,张启明觉得自己资质不够,等自己死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达到。
五人见张启明这个大老板都这么说,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张生,您刚才说了第一步,我们第二步怎么走?”梁靖嵩询问道。
“第二步!”张启明的目光看向5人:“第二步,我们要暗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投资。
发达国家都集中在西方各国,东瀛和南韩未来也未必会跟我们走到一起。
我们的产品,一直走中高端路线。
未来20年,我们将扩大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发展中国家,投资扶持一些中低端生产商。
从资本和技术方面,扶持我们在发展中国家代言人,帮助我们培育这些新兴市场。
以大陆和东南亚各国为主。
逐渐摆脱对西方市场的依赖。
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出放弃西方市场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