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菜上桌,徐彦辉相信,这桌饭菜绝对是这个旅游小镇上能拿的出来的最高排面。
黄应龙不差钱,招待徐彦辉的规格绝对是卡着最高标准来的。
“老徐,这几位虽然进入到应龙集团没多久,但是我相信,他们绝对是集团以后的中流砥柱。”
黄应龙这次刻意抢了霍余梅的位置,和刘燕一左一右,成了徐彦辉的两大护法。
徐彦辉微微的笑了笑,并没有过多打量黄应龙的中流砥柱,眼神不由自主的总瞥向不远处的霍余梅。
她虽然看上去还是一如既往的端庄从容,但是在她的眉间,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
三十多年以来,她一直都以为家人都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忽然得知还有两个双胞胎妹妹在,而且生活的很好,欣慰和庆幸之余,她其实也很纠结。
在要不要相认之间左右为难···
黄应龙的中流砥柱确实有两个很中流砥柱的,不用黄应龙安排,非常有眼力劲的担当起了端茶倒水的责任。
至于一直鞍前马后的那个人模狗样男,今天这个场合却没有了他的容身之所。
用黄应龙的话说,他的档次还不够···
老爷子珍藏多年的特供酒确实醇香扑鼻,还没有喝,房间里就已经是酒香四溢了。
黄应龙举起酒杯,笑着说:“今天绝对会是应龙集团载入史册的一天,从今天开始,应龙集团将不再是那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必定将是广西又一个冉冉兴起的璀璨新星!”
徐彦辉生无可恋的扒拉了下黄应龙的脑袋,一脸嫌弃的斜着眼睛瞥了瞥他。
“黄老板,在一群大学生面前卖弄你那少的可怜的文采,你这不是明显的班门弄斧么?”
黄应龙不以为意的哈哈大笑。
能当面扒拉他脑袋的,这个世界上除了家里那位脾气不太好的老头子以外,也就是徐彦辉了。
连他的老婆郭静都只敢在他心情好的时候才能收拾他,不然你以为悍匪的名声是白叫的?
“在我手下面前你多少给我留点面子,这有损我高大上的老板形象···”
在座的除了徐彦辉这边的人,从祝平山往下,所有人都是讪讪的陪着笑脸。
他们可没有胆量跟着附和···
徐彦辉环视了一圈黄应龙的中流砥柱,笑着说:“跟着你们黄老板好好干吧,相信我,这将是你们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决定。”
“来,为了这个最正确的决定,干杯!”
广西第一悍匪举杯,谁敢不给面子?
尤其是那几个年轻的中流砥柱,此刻更是恭敬的起身,算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这两个看着挺没正事的大老板的尊重之心。
苏珊是个女孩儿,那是必须不会喝酒的。
气氛都渲染到这里了,也只能笑着以茶代酒,以中流砥柱的身份随大流。
一饮而尽之后,特供酒的甜香醇厚顿时就充盈着口腔,让人回味无穷。
好东西就是好东西,绝对是物超所值。
放下酒杯,徐彦辉看着对面几个虔诚恭敬的年轻人,笑着说:“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做企业,你们认为最难的点在哪里?”
几个年轻人面面相觑。
他们都明白今天这个场合绝对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可是谁都不敢轻易的开口,因为出头鸟并不是这么好当的。
看到几个人都不敢说话,徐彦辉微微的笑着扭头看了看身边的刘燕。
冰雪聪明的燕儿自然明白这货的意思,笑着说:“一个企业要想做好,最大的难点在于官僚主义。”
中流砥柱们都是一脸的懵逼。
对他们来说,官僚主义这个词语应该只存在于政府部门内,跟应龙集团这种私营企业似乎并不沾边。
刘燕知道他们没有理解自己的意思,继续不紧不慢的说:“举个例子吧。比如,一个厂长想干一个项目,市场调研做好了,市场信息很准确,肯定能够盈利。但他做不了主,拍不了板,只能层层上报。”
满桌子人都认真的听着,对他们来说,刘燕的每一个字都是金玉良言,花钱都买不到的经验。
“项目上报来了,领导们肯定要开会研究,等批准了,才能开始设计、规划、生产。但是市场瞬息万变,等产品出来的时候,市场份额可能早就被抢占了。原本畅销的产品已经过时,生产出来也是滞销。你们说这种企业怎么可能生存下去?”
徐彦辉和霍余梅赞许的点了点头,而几个中流砥柱,包括黄应龙和郭静、祝平山在内,都是一脸的茫然。
用一句话来相容黄应龙和他的一众手下最合适不过了: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
刘燕的话说完,就微微的笑了笑,并不在意众人懵圈的眼神。
她真心实意的传授着宝贵的经验,至于能不能理解,那就不是她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徐彦辉点头,就今天这些话,还真没有人能请得动她。
徐彦辉笑着看了看对面坐着的几个年轻人,轻声说:“为什么原来那些牛逼哄哄的国营企业这么多都破产倒闭了?就是因为官僚主义当家的他们根本干不过自由度极高的民营企业。”
黄应龙和祝平山都是聪明人,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富丽六合会发展的这么快了。
如果把刘燕这样的人放到应龙集团,那现在的应龙集团绝对比富丽六合发展的要好。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起点不同。
富丽六合如果是从起跑线开始,那应龙集团就已经站在了离终点不远的地方。
这就是资源的底气···
心悦诚服而又一脸羡慕的看了看徐彦辉,黄应龙郑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徐,说实话,我已经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应龙集团必定站在广西甚至是国内商场的金字塔顶尖!”
徐彦辉微微的笑了笑。
“我知道作为一个集团公司的老板你应该怎么做,但是有一点经验可以分享给你。”
“你说,我听着。你虽然名义上不是老板,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你比老板更有发言权。”
黄应龙一脸的郑重,就连他郭静和祝平山都很震惊,因为他们俩认识黄应龙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的虔诚。
徐彦辉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然后笑着说:“管理一个公司,你只需要两种人,第一,大领导说了就能算,第二,小领导说了就能干。”
言简意赅,黄应龙眉头紧皱,努力消化着徐彦辉的话。
郭静和祝平山也是一脸郑重的揣摩着徐彦辉话里的意思。
其实,这就是官僚主义的死对头,实干主义。
霍余梅对徐彦辉的话早就见怪不怪了。
霍氏集团能从一个小小的毛纺厂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跻身到国内顶尖集团公司的行列里,正是靠着这种实干主义。
在霍氏集团里,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包括将来,都是严厉杜绝官僚主义的。
因为霍继国和霍余梅都明白,官僚主义害死人,现在早就已经不是计划经济的时代了。
正当所有人都在努力揣摩徐彦辉和刘燕的这些宝贵经验时,一直温文尔雅不怎么说话的苏珊却突兀的开口了。
“徐总,您说的道理很好懂,可就算我们应龙集团不走官僚主义,但是要想百分百杜绝也是不可能的吧?层层上报审批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走的流程,不然怎么掌控和管理呢?”
苏珊的声音宛如空谷幽兰,却带着倔强的自信和从容不迫的胆气。
徐彦辉静静的看着这个长相清秀却透着自信的女孩儿,忽然就开心的笑了。
“实干主义不等于就可以无视管理者的权威,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那就是你们这些中流砥柱要做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