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上,怀恩继续念道:
“朕与八公共历生死,同创基业。”
“望卿等持盈守成,永固初心,辅弼社稷,共保太平。”
八人一齐出列,齐声应诺:
“吾等必殚精竭虑,誓死为陛下效忠!”
李彻笑着安抚道:“诸卿乃朕之肱骨,无需多礼。”
“谢陛下。”
八人日后便是国之柱石了,身份地位只在李彻一人之下,即便是阁臣、太子也无法强行命令他们。
但李彻对他们很放心,八人都不是蛮横无信之人,可为诸将之表率。
待到八人收下内侍递来的国公服饰和玺印之后,再次谢恩,这才退下。
怀恩默不作声地向身后看去,李彻缓缓点头,他这才继续高唱:
“今叙十八侯爵之功,以彰鹰扬之烈:”
众文武神情一肃,知道这是要公布侯爵了。
国公虽然位高权重,但毕竟人数有限,能上榜的人选基本都有数,大家本来也没什么指望。
而且国公已经是勋爵的顶端,再立战功也就是换一个更好的名号而已。
而侯爵不同,他们也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日后大有可为。
“秋白,上前听封。”
“朕之腹心,禁卫干城;执掌机密,夙夜匪懈;屡护銮驾,艰险不辞。”
“忠勤敏达,可为诸侯爵之首!”
“封承恩侯!”
李彻遵守诺言,封秋白为侯爵之首。
承恩,意为承受皇帝恩泽,通常授予外戚或深受宠信的近臣。
但秋白这个承恩侯不同,他乃是诸侯爵之首,没人会傻到真的把他当做一介宠臣。
秋白已是眼含泪水,躬身谢恩。
怀恩继续开口道:“杨璇,上前听封。”
大殿中唯一的女将,一身红袍红甲,默默走上前来。
见上来的是一个女子,一众大庆官员皆是面露异色,蹙眉不止。
但反观奉国文武,却是面色平静,还带着赞赏之意。
有脾气急的将领,看到文官们面色不善,纷纷瞪了回去。
你们甩什么脸色?!
杨将军够不够格,我等武将还不知道吗?
杨璇虽然是女子,但论军功绝对能排进奉军将领前五,封一个排行第二名的侯爵绰绰有余。
至于此前没有女子封侯的例子,那又如何?
我们家陛下一直以来干的,不就是古之未有之事吗?!
更何况,陛下和杨将军......
却听怀恩一字一句地念出赞词:
“巾帼魁首,不让须眉。”
“双刀所向,连斩敌将二十有九;旌旗所指,尽收关外千里之地。”
“征靺鞨,独领偏师破敌;战契丹,亲率精锐陷阵。”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红妆铁甲,国之祥瑞。”
“封靖宁侯!”
听完旨意,众将皆是露出笑意。
听听这赞词,明显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样,八成是自家陛下苦思冥想半天才写出来的。
如此厚爱,那些文官还看不出什么吗?
杨璇一本正经地谢恩,李彻也板着脸点头,两人视线丝毫没有交融,生怕一秒破功......
怀恩心里跟明镜似的,连忙继续上前念道:
“王虎,上前听封。”
五大三粗的王虎咧嘴一笑,稳步上前。
“铁骑骁将,破阵先锋。”
“征高丽时连破三寨如入无人之境,镇辽东日屡平边衅显大将之风。”
“单骑斩旗,独守危城,尽显奉将本色!”
“封彰武侯!”
‘彰’为彰显,彰武意为其武功广为传颂,声名远播。
王虎身为奉军中排行第二的骑将,又是老资格,排在侯爵第三的位置自然无庸置喙。
前三名侯爵出炉,众将只觉得气氛又凝重了些许,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怀恩身上。
怀恩也是跟着李彻见过大场面的,不仅丝毫不乱,反而语气越发稳定。
“薛镇,上前听封。”
“边关砥柱,守御之雄。”
“镇山海关十载,胡马不敢叩关;历大小战百回,忠心从未有疑。”
“伪帝叛逆,独守孤城不失;奉军北返,首开关门相迎。”
“封英肃侯!”
‘英’为英才,‘肃’为威严,形容才略出众且作风严谨的将领,倒也是颇符合薛镇的作风了。
作为早早就下注于李彻的山海关守将,薛镇的军功虽然不多,但绝对是政治正确的标杆。
若是换一个人来,李彻时刻都得小心背刺,奉国也不可能飞速发展。
所以,虽然明面上的战功不多,但薛镇的实际作用绝对是值得这个位置的。
“解安,上前听封。”
解家三兄弟中的老大解安,出列上前。
“北疆长城,水陆兼通。”
“戍边退契丹犯境,掌舰破倭船来侵。”
“黑水挡万骑,黄海擒敌酋。”
“刚毅忠勇,威震双疆。”
“封忠威侯!”
作为陆军转海军的将领,解安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统帅。
而且还是解家老大,爵位自然不能太低了。
未等解安走下去,怀恩又唱道:“解明,上前听封。”
解明立刻上前,与兄长并肩。
“奇袭之锐,投效之功。”
“昔朕初立,孤身来归;每战必往,奇兵制胜。”
“征契丹雪夜奔袭三百里,讨倭国轻骑断粮七大营。”
“善用险兵,常建奇功。
“封忠勇侯!”
作为解家三兄弟中的弟弟,其实解明战功不显,但谁让他是护国军中第一个投效李彻的呢?
没有解明,李彻也就没法和杨忠嗣建立联系,更不会得到桓国军精锐。
光是凭借这一点,解明的爵位就要高于解全。
解明上前之后,没有急着下去。
果不其然,怀恩没有停顿,立刻开口道:
“解全,上前听封。”
“陷阵猛士,铁血丹心。”
“每战必先登,负伤二十余处;临危从不退,历险百死一生。”
“襄平之战,八百骑夜袭十万,九死一生。”
“封,忠烈侯!”
解全多作为副将出战,战功就更弱了。
但襄平之战,八百骑夜袭十万敌营的战绩实在是太耀眼了。
尤其是被俘虏后不畏生死,这等忠烈之将李彻最是喜欢。
而且李彻多少也有点强迫症,三兄弟一齐来的,爵位自然要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