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儒皓:“说完太仁宗,我们了解一下叶皇后,我们的国母娘娘。
在叶皇后之前,历朝历代的皇后在史书上都只是略略提及而已,大部分的皇后连姓氏都不曾留下。从叶皇后开始,人们才发现一国国母的力量有多么强大。
离史上记载叶皇后待人宽厚,与人为善,并时常婉言进谏。太仁宗在位的明政之治期间,叶皇后立办了两座学院,“济民学院”和“安诗学院”。”
陈儒皓:“有的同学肯定会问,老师,你这‘安诗’写错了吧?‘,没写错啊,没写错,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写了。”
陈儒皓:““济民学院”专收寒门学子,布衣学子,院训‘仁爱,责任’。
“安诗学院”是一座女子学院,本来呢,是“安世学院”,和“济民学院”合起来就是济世安民。可当时的时代对女子的规训颇多,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我们的国母娘娘给它改了一个同音词,是不是瞬间显得文顺了起来。”
“是!”
“感觉没那么雄心壮志了。”
“没办法,古代嘛,这学院也并不是一般的教授女子三从四德的学院,对当时的女子来说,已经很好了。”
“没错没错,那时‘我们’处于猥琐发育时期,哎哟!”
只见讲台上的老师掰了块儿粉笔,砸到了刚刚说‘猥琐发育’的学生脑壳上。
陈儒皓笑道:“什么‘猥琐发育’?我们是读书人,文雅一点,那叫‘蓄养生息,静待时机‘。”
陈儒皓:“在明政之治时期,这两所书院的真正用途还没有显现出来,因为当时的稷下学堂才是朝堂上未来百官的选踏之地。
而豪族世家并不认为叶皇后办的这两座学院对他们有什么大阻碍,毕竟一座学院只收寒门布衣,一座学院只收女流之辈,他们的轻视为之后大华盛世的清正官吏提供了发育的机会。”
陈儒皓:“太仁宗在位的二十年,’济民学院‘陆陆续续的往朝堂上的中下层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虽然都是些小官小吏,没有很大的权力,但他们都是沉入百姓之中干实事的。
一直到明政二十年,太仁宗退位,太子萧政上位,这两座学院的真正用途才揭开了真正面纱。
当时的朝堂百官大都是豪族世家出身,寒门子弟寥寥可数,举步维艰,还得找个靠山才能在朝堂上生存下去。久而久之,这朝堂上几乎全部都是豪族世家的不同势力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想打破这个局面的,但是手上没人,所以只能在这些所属不同世家势力的官员中各自提拔几个。尽力平衡朝堂上世家与世家的势力,又还得把握好这个度,不能让他们抱成一团来与皇权对争。”
陈儒皓:“而这一局面终于在始皇帝的登基,迎来了转变。
二十余年的时间,济民学院培养出的人才数不胜数,都还是出身寒门布衣,天然的与豪族世家是对立面。
至此,朝堂上满是豪族世家出身百官的局面瞬间被打破,开启了‘不论身份,能者为之’的清正光明时代。”
陈儒皓:“也是在这一时代,朝堂上有了女官的身影,女性拥有了参与政治的权力。”
他伸出手指举例道:“史上第一位女丞相,叶若依,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司空千落,史上第一位女侯,萧明珠。”
陈儒皓:“大华盛世中流砥柱的官员大多数都是出身于这两座学院的,由此可见叶皇后是多么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硬生生在僵局之中撕下一道又一道迂腐的陈旧不堪的禁界线,为寒门子弟,布衣者,女性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迎来了新天地。”】
萧政正在默记天象上有哪些官员可以放心使唤,听到熟悉的名字,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叶若依还行,小小年纪就能看出来是个蜂窝心眼的。可司空千落成日和小杰一起带着明珠,凌尘上蹿下跳招猫逗狗的,还真看不出来有女将军的样子。
听到寒门子弟会进入朝堂与世家抗衡时。
太安帝爽了,舒服的往座椅的靠背上一靠。
对!就是这样!那些老牌的军侯世家们就该削弱其权力,再提拔无力可依的寒门上了和他们对打,这世间,只有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下面的百官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出去争辩。可真的让他们把手上的权力分割给寒门,他们也是不愿的。
在听到‘女官’‘女将军’时,都像极了找到错处的纠正者,纷纷跪地谴责。
“陛下!白日黑夜,天地阴阳,怎能颠倒万物常规让女子为官?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定会惑乱朝纲的!”
“臣附议!牝鸡司晨,乃是家园寥落之像啊!”
雷梦杀家里有貌美如花手段高明的夫人,聪颖过人天资卓越的女儿,怎能听这些迂腐的老官儿瞎叭叭。
雷梦杀:“嘿!我呸!什么惑乱朝纲,家园寥落啊?!你们耳朵干什么吃的?!
没听见那是大华盛世吗!知道什么叫盛世吗?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别忘了我们政儿是一统天下的帝皇!你们这群迂腐的老木头,不能长新芽儿就别叭叭!说话都晦气得不行!”
太安帝皱了皱眉头,虽然吧他也不愿意有女官出现,但和好圣孙的一统天下相比,女官女将军什么的也不是不可忍受。
太安帝:“行了!你们一个个心里想的什么,别以为朕不清楚!
传朕谕旨,违朕之孙儿,萧政指令者,杀无赦!”
小凌尘抱着雷梦杀的脑袋,低着小脑袋喊道:“妹妹,上面在叫你的名字艾!”
小明珠啃着糕点,小手指着天上,“嚼嚼嚼,是明珠,明珠叫萧明珠~”
萧若风满目含笑的摸了一下她毛茸茸的小脑袋,“对,是我们的小明珠~”
【陈儒皓:“说到叶皇后,还不得不提的是她以身作则。
始皇帝统一天下初期,天下人都在注目着这个帝皇会怎样治理整个天下,有潜在的作乱者还在暗地里蠢蠢欲动,唯恐天下不乱。当下,始皇帝颁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政法。
当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百姓相信这个帝皇会带领他们走向更好的生活,因为相比较之前的统治者来说,百姓大部分已经步入了吃饱穿暖的生活状态。
但他们不相信,真的会按照律法那样惩罚高管贵族。”
陈儒皓:“就在这时,叶皇后犯了个错误,什么错误呢?在大街上行偷盗之事。”
“啊?!这不可能吧?!”
“我知道我知道!‘国色华章’里有这个故事!叫‘两法四则‘的基石!”
陈儒皓:“电视剧也没白看啊,还知道‘两法四则’。
为了重新树立起百姓对国度律法的威信,叶皇后以身作则知法犯法,判罪后除了缴上三倍罚款,还扣留牢房三日,以儆效尤。
因为要确立“依法治国”的基石,做一个正确的表率,叶皇后还特意将牢房移到了宣武门外,让来往的民众知道触犯律法的严重性。
宣武门是天启城进入内城的必经之门,每天来往行人商客无数,叶皇后就在漏天的简易牢门中扣押了三天。
也是从这天起,“依法治国”的根本才深刻的刻在每个重华人的心间。”
陈儒皓:“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为什么叶皇后要知法犯法。”
“因为她的地位最高,她犯错后按照律法判罪,可以树立并确定“法”的严肃性,威严性,不可撼动性。”
“对对,然后那些有背景的官员要是犯错了,也必须按照律法来严格进行约束和惩罚。也别说谁有靠山啥的,没有人可以比叶皇后更加尊贵,更加有背景。”
陈儒皓:“大家说的很不错,正因为叶皇后用自污的方式来拥护并确立了“法度”的严谨和威严还有不可撼动,所以一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兜兜转转我们的先辈试验了多少种治理国家的方略,到最后,我们还是回归到了最初,“依法治国”这一重要的,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方针。
什么是正确的,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还屹立不倒的就是正确的。”】
太安帝欣慰的点了点头。
不错!天下刚统一的时候也是最不安稳的时期,要想快速的稳定下来,严厉的刑罚措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万民才会对皇权有敬畏之心。
这素未谋面的儿媳虽不知她的面貌和为人,但这份魄力和果决是人间罕有。
太安帝又侧头扫一眼萧若风和萧政,想到老九那万事多虑的性子,摇了摇头。
看来这孩子是遗传了母亲的果敢。
萧若风还在惊讶于未来妻子思虑的既周到又长远,小明珠坐不住了,伸着小胳膊让萧若风抱她。
小明珠:“爹爹~抱抱,抱抱。”
萧若风轻柔地将小团子从师父怀中接过,小明珠依赖的趴在他身上,软软的问道:“妈妈怎么还不来呀~明珠想妈妈了。”
萧若风不知该怎样回答,怕言语不对又惹哭俩祖宗,只好轻轻的拍哄小团子的背部。
李长生见状直接闭目小憩了一会儿,实际上是神游出镜,去询问顾剑门和墨晓黑有好徒媳的消息了没有。
【陈儒皓:“一说到“依法治国”,当中还有一则小故事,特别好玩儿。
在叶皇后谋划犯罪之前啊,太仁宗就说‘啊呀,这个惩罚的力度是不是太严重了呀?’,叶皇后说‘就是要严重才好,严重才能体现出触犯律法的后果’。太仁宗心疼叶皇后的身体,说不行让他去犯罪,她在家歇着,叶皇后就盯着他笑,最后说‘你这是典型的包庇罪啊,来吧,咱俩一块儿犯罪。’”
讲台下发出一阵笑声,“哈哈哈哈哈”
陈儒皓:“这个故事确实是真的啊,真的,太仁宗确实是已包庇罪的名义和叶皇后一同在漏天的监牢中接受万民的注目洗礼了。”】
此时西南地区的一座深山山谷里
忙活了一上午,又吃了一大碗碳水,秋日的暖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叶素灵坐在小凳子上,背靠门窗,什么’明政之治‘’大华盛世‘听的她是昏昏欲睡,眼前一片模糊。
终于,她坚持不住,靠着门,找周公下棋去了。
【陈儒皓:“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叶皇后的本名,叶皇后本名为‘叶素灵’,幼时隐居在西南地区的一座深谷中,传说深谷外奇门八卦迷阵层出不穷。太仁宗当时还是王爷,外出处理政务时受到伏击,身受重伤,误入深谷之中,叶皇后出手相救,太仁宗对其一见倾心。
这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啊。”】
叶素灵猛地垂了一下头,目光迷离的左右看了一圈,“恩?谁叫我?”
她困乏不堪,打了个哈欠,吧咂了一下有些干渴的嘴巴,“咳咳!干死我了,喝点儿水去。”
她丝毫没有注意天上的景象,起身进屋倒水,喝水。
【陈儒皓:“奇门八卦这个确实是不清楚,不过叶皇后宜居的深谷遗址确实是在西南地区的西云岭山脉,那里冬季过渡为春季的时候,气候变化的特别快,每年年底还会下几场鹅毛大雪………”】
叶素灵咕咚咕咚连续喝了三杯凉白开,打了个水饱嗝。
叶素灵:“哈~解渴的滋味真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