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这话一出,其余兄弟也纷纷应声。
王老爷看着一众带着怨气的兄弟,忍下心里的不快,清了清嗓子。
“大伙的急迫,我也都知道。
咱们从北边一路过来,那都是生死的交情!
我王富贵的本事,你们也都知道。
大伙放心,这个冬天,我保准咱们兄弟饿不着、冻不着。
行了,大伙先散了吧。
老三、老六,你们俩留下!”
王富贵这话说完,其余人虽心里不满。
却碍于他之前的威势,没敢再多说什么。
孙老赖左右看看,见王富贵朝他摆摆手,忙点头哈腰拉着儿子出了门。
等众人离开,王富贵又与两个兄弟商量了一番。
最后,他们三人赶着辆马车,去了街后的富山镇。
马车还没到孙臭九家,就被了望台值守的村民看见。
那村民慌乱之下,拿出铜锣就敲了起来。
随着铜锣声响起,一众村民拿着工具就跑了过来。
王富贵三人被拦在村口,见着这架势,也惊了下。
老三和老五对视一眼,暗道大哥果然是大哥。
他们没贸然来抢,果然是对的!
王富贵见人越来越多,生怕这些村民脑袋一热,就来打人,当即大声喊道:
“诸位乡亲,请听我说。
我们兄弟三人过来,没有别的意思。
实在是天冷得厉害,想来村里买些柴火、石炭和粮食啥的。”
说着,似乎怕众人不信,又从车辕上拿起个包袱,打开露出里边装着的银锭子。
“看,这是买东西的银钱,我们真的没有恶意!”
一众村民看到银钱,才冷静了些。
这时候,两位族老被后辈扶着,也走了过来。
见着三个行商, 打量一番后,说道:
“后生,今年的情况,你们也知道。
我们村里都没提前砍柴,家里的柴火也都不够烧的。
至于你们说的粮食,就更没有了。
今年的粮食,还没等结穗的,就被冻死在地里了!
你们要是想买粮,去别处看看吧!”
王富贵见两位族老这么说,笑着道:
“老伯,如今这天,实在是没法赶路了!
我们那儿是啥都缺啊!
我听说,前街之前的杂货铺,现在搬到了村里。
那铺子里应该还有不少东西,我们想去买点。”
一众村民听到这话,齐齐看向人群后头的吴掌柜。
吴掌柜见王富贵三人也跟着看过来,慌乱地摆手。
“我家也没什么东西了,你们还是去别处看看吧!”
说着,就想往旁边躲。
王富贵见他这样,笑了下,将目光转向吴掌柜身旁的陆青青和秦朗。
几乎是一眼,他就认定。
这俩人身上绝对见过血!
而且,看他们的穿着和身形,就跟村里人不一样。
这两人,应该就是孙老赖说的。
住在他们西邻,有粮有石炭的外乡人了。
王富贵的视线只在他们身上停留几秒,就又挪开,笑着朝众人道:
“大伙先别急着拒绝,我出价大伙看看。
要是有愿意买的,我保准现场结清银钱,一文都不拖欠!
如今我们那儿实在是缺柴火,一担柴,我愿意出一两银子!”
听到一两银子一担柴,村民们都被吓到了。
要知道,平日里一担柴也不过十文钱。
冬日里冷些的时候,最高也不过二十文钱。
眼前这几个行商,竟然愿意出一两银子买一担柴?
要知道,一两银子可是一千文钱啊!
等算明白账后,几乎大部分的村民都心动了。
虽说家里的木柴不多,但在家里收拾收拾,一两担柴还是能收拾出来的。
至于他们家里,还有些晒干的野草和地里的秸秆。
之前降温太突然,粮食都被冻死后,众人便把秸秆都割了带回家。
这秸秆虽然不耐烧,但也算柴火。
在村民看来,这天最冷也就这样了。
一家子缩在一个炕上,省一省,忍一忍,冬天也就过去了。
这可是一两银子啊!
许多人家,一年到头忙活下来,也攒不下一两银子!
两位族老看出村民们的心思,生怕他们真卖了,率先开口道:
“大伙都想清楚,今年这天气格外冷!
想要卖柴的,先想想家里人。
没有柴火,可扛不过这个寒冬啊!”
族老苍老的声音在村口回荡,倒还真喊醒了不少被钱迷了心眼的村民。
当然,还是有被那一两银子吸引的村民。
有个家里穷得叮当响的老光棍,朝王富贵喊道:
“贵人老爷,我这就回家背柴,您在这儿等等!”
说着,转身往村里跑。
村民里,有几户人家看了又看,也没扛住,回家去背柴火了。
两位族老见状,不由深深叹口气。
看向那几家的后生时,眼里满是悲戚。
这些看着长大的孩子,怕是熬不过这个寒冬了!
陆青青和秦朗站在人群后头,拉住蠢蠢欲动的庄老头。
好在,这小老头只是爱财。
还不至于真拿保命的石炭,来换眼前的几两银子。
要卖柴火的几户人家,很快便背着一捆柴火回来了。
王富贵只是大致看了看,不是量太少的,就都收下了。
那几户人家接到银子时,激动地手都在抖。
剩下的人家见状,有不少开始后悔了。
可这会,王富贵三人已经装上柴火,赶着车往回走了。
一众村民一直到他们彻底离开,才开始往回走。
路上,庄老头还在遗憾。
“哎呦,多好的赚钱机会啊!
要是咱们知道寒冬啥时候结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