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超市残酷的商业厮杀,一般老百姓缺乏商业思维,也没有全局视角,一般是很难看清楚其中的门道的。
不过作为专管商业的部门,商业发展部对于这件事还是要报以关注的。
“今天开会的内容是关于千家福和鸿运发两家超市的商业竞争,现在先说明一下两家超市的竞争情况。”
“是,两家超市从今年千家福超市开业开始就不断进行极其惨烈的价格战,为了从对方手里抢夺客人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现在已经让一般商品价格远低于正常价格,下面是几个主要的例子。”
“目前一般大米零售价大约四毛三分一斤,鸿运发的普通大米售价三毛两分,千家福的三毛一分。”
“一般一级面粉的零售价大约四毛五分,鸿运发的面粉三毛五分,千家福三毛六分。”
“一般猪肉的平均价格在一块两毛钱左右,鸿运发的猪肉大约九毛七分,千家福九毛九分。”
“两家超市大部分食品和日常用品的价格相近,但都已经远低于市场上正常售价,这直接导致了大量老百姓去超市购物,而严重影响了其他商家的生意。”
“国营商店的情况怎么样?”
“情况非常不好,在千家福开业并和鸿运发开始打价格战之后,国营商店原本就稀少的生意几乎被全部抢走,从千家福开业到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七家国营商店宣告倒闭,无法再经营下去。”
“那另外像是综合市场,供销社,小卖店这些地方的影响如何?”
“这些地方也全都受到两大超市竞争的影响,综合市场的生意大约下降了五成左右,主要是日常买菜做饭的客人被超市抢走,供销社和小卖店的生意大约下降两成,虽然也被超市抢走了部分客源,但他们拥有距离住宅区比较近的优势,一般老百姓买点小东西不愿意大老远跑一趟超市,就会在家门口的供销社和小卖店购买,因此受影响较小。”
白万里听完报告之后坐直了身体。
“都汇报完了那我来讲几点吧,第一,我早就说过资本主义的商业竞争是非常残酷甚至恐怖的,你们也看到这次鸿运发和千家福的超市,两边把价格战打到这个地步一定是亏损的,但两边都没有停下,为什么?”
“就是为了以本伤人,他们在外国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在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之后,只要靠着不计成本的低价将这个市场里的所有竞争者全部打死,他们就可以垄断整个市场,然后再进行加价,把以前亏损的钱全部赚回来。”
“试问一下,如果没有洪氏,我们光靠国营商店可以抵挡住这种攻势吗?”
“到时候我们应该坐视国内的市场被外国企业霸占却无能为力,还是出尔反尔,以行政命令强行阻止千家福这样的企业在华经商,让国家的信誉蒙受损失呢?”
“我希望这件事能给国内所有的企业一个警醒,现在的情况和过去不同了,他们不好好提升自己,就只有被时代淘汰。”
“第二,千家福和鸿运发虽然是商业竞争行为,但他们这次做得太过头了。”
“我们引入外商投资,是希望提升国内的市场活力,但他们的过度竞争已经让商品价格低于市场的正常价格。再这样下去,他们两家超市还没倒下,那些普通商贩就会被他们这样的庞然大物挤压而死。”
“缺少了那些小商贩,整个市场被少数的大企业垄断,这并不能算是有活力,这就是我们应该处理的工作。”
“找个时间,把两家超市的负责人约到一起谈一谈,让他们的竞争回到正常范围之内。”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散会。”
白万里这个部长如今也是在干活的,有专业的分身指导,加上来自未来的见识,白万里知道两家超市的过度竞争有好也有坏,甚至坏处已经大于好处了。
作为商业发展部的部长自然不能看着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必须从中进行干预。
不过在冷战格局下,东西双方都需要拉拢华夏的大背景,加上洪七与白万里的关系,想让千家福那边妥协问题并不大。
事实上这次见面也没发生什么意外的事情。
千家福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惨烈价格战之后,虽然打死了几家百货商店,但始终无法撼动鸿运发和背后的洪氏。
这样千家福就没打算继续再打价格战了,毕竟价格战的目标是摧毁对手,等对手死了,自己能垄断市场之后再赚钱。
但现在面对洪氏这样一个财大气粗,显然无法以价格战简单对付的对手之后,无休止的价格战只会让自己蒙受越来越大的损失,时间长了跟股东也交代不过去。
这次有华夏的官方部门从中斡旋,双方见面之后,假模假式地寒暄一番,最后约定休战,同时拿了一点好处回去,这场价格战就算是到此为止。
这场价格战里,要说受伤最深的,肯定是那几家国营商店,毕竟都被挤兑得倒闭了。
要说收益最大的,那绝对是一般消费者,价格战还没发展到足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但却实实在在地让他们便宜地买到了很多东西,当两家超市的活动渐渐减少,不少人还感到失望。
超市有活动,价格实惠的时候就去超市买东西,超市没活动,或者优惠幅度不大,那就在家附近的综合市场,供销社买东西,整个市场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终于让国内不少企业看清楚了,资本市场下的商业竞争到底有多么血腥和残酷。
不同于一般老百姓,国内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人脉或者资源,相比一般老百姓也更能看到事件的整体。
他们很清楚在这次事件里,两家超市都是一副不惜亏本也要弄死对方的态度,那哪怕自己残废也要弄死对方的态度,甚至不亚于一场真正的战争。
过去的国营制度虽然的确利用集体的力量,带领国家克服了不少困难,建立了华夏最初的工业体系,不过时至今日,有很多企业都已经怠惰了,在国营制度的保护下,完全没有竞争压力。
如今一场惨烈的商业竞争让一部分人清醒过来,在这个时候,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不足,并且带领企业和工厂向上突破的,未来都会是国家的栋梁。
至于到现在还不思进取,躺平了不愿意起来的,在几年时候破产倒闭,也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