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轧钢厂内还有3位技术人员成功升级为9级工程师,其中包括孙志坚和张德祥两人。
研究所的成员们在此次考核中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
曹远行,从12级技术员升级为10级技术员。
吕海燕,从13级技术员升级为10级技术员。
田军,从学徒工转为18级练习生,这看似小小的一步,却是他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
韩思安,从13级技术员升级为11级技术员。
沈云,从14级技术员升级为12级技术员。
赵平,从13级技术员升级为11级技术员。
王刚,从4级钳工认定为11级技术员。
刘胜利,从14级技术员升级为12级技术员。
进入12月初,轧钢厂迎来了一项重要的设备改进任务——300轧机的设备改进方案顺利通过了专家审核。
这一方案凝聚了研究所和技术处众多技术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将极大提高300轧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方案通过后,厂里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全厂职工投入到设备技改工作中。
在接下来的45天里,全厂职工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克服了重重困难。
有的职工放弃了休息时间,坚守在岗位上;有的职工主动承担起额外的工作任务,为技改工作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300轧机的设备技改工作提前完成,为轧钢厂新一年的生产注入了新的动力。
12月底,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山钢计划援建的500轧机+冷轧生产线项目顺利完成审批,并被正式列入四九城明年的重点建设计划。
这一项目,对于轧钢厂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能够大幅提升轧钢厂的生产能力,还将推动轧钢厂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上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计划工期为18个月,轧钢厂将全力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力争早日投产。
63年,轧钢厂全年钢材产量达到了20.8万吨,超额完成了部委要求的年产16万吨的生产任务。
当然,在轧钢厂的发展进程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比如李副厂长,自从调整分工,只分管女工工作后,便彻底被边缘化了。
曾经,他在轧钢厂也是风光无限,可如今却如“凤凰落架不如鸡”,在厂里的地位一落千丈。
就连轧钢厂升格后既定的行政级别提升,也没有他的份。面对这样的境遇,李副厂长心中充满了怨恨。
陈安原本并不打算理会他,觉得他不过是自作自受。不过有一次,陈安心血来潮,对李副厂长进行了催眠。
在催眠状态下,李副厂长口吐真言,陈安发现他心中充满了怨恨,并且时刻准备着报复。
陈安深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自己身上秘密众多,万一被李副厂长盯上,后患无穷。
于是,陈安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对李副厂长进行深度催眠。在催眠的作用下,李副厂长主动提出调离轧钢厂。
陈安又进一步操控他的意识,让他带情人回家嗨皮,并特意安排让其老婆捉奸在床。
这一事件瞬间在家属院炸开了锅,闹得人尽皆知。最终,李副厂长不得不离了婚。
关键时刻,李副厂长的前老丈人出手了。
他利用自己的关系,将李副厂长原本定好的调动单位进行了调整,直接把他发配到了大西北,去支援国家建设。
据说后来,李副厂长到了西北后,生活环境艰苦,工作也不顺利,整日郁郁寡欢。没过十年,便在抑郁中离开了人世。
还比如崔大可,根据保卫处赵强的调查,他的犯罪事实清楚明了。
他不仅有多起流氓行为,还参与投机倒把活动,并贪污受贿2000多元。
最终,经法院审判,崔大可被判处死刑,直接被喂了一粒“花生米”。
最后,自然还有四合院的情况。
如今的四合院,早已与原剧情中的模样大相径庭,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不一样了。
曾经在院里“德高望重”的一大爷易中海,如今已不再是那个说一不二的人物;二大爷刘海中,也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一大爷不是一大爷,二大爷也不是二大爷了。
取而代之的是,陈安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威望,成为了新的一大爷,而三大爷阎埠贵则升为新的二大爷。
对于四合院的管理,陈安有着自己的理念,他并没有事必躬亲。
所以,对于四合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他并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将这些琐碎事务分给了阎埠贵和三大妈张洁。
他只对那些关乎四合院整体发展的大事做主,给予了阎埠贵和张洁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
如此一来,极大地激发了阎埠贵的积极性。
他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忙前忙后,主动承担起了处理院里那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无论是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还是公共区域的卫生问题,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为陈安分担了不少精力。
值得一提的是,阎埠贵虽然依旧保持着精打细算的习惯,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斤斤计较、锱铢必较了。
这其中,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他钓鱼收获颇丰,增添了不少“战利品”,补贴了家用,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不少。
另一方面,他大儿子阎解成在11月份成为了轧钢厂工人,这去了阎埠贵的一大心病。
当时,轧钢厂由于多次进行技术改造以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临时增加了300名招工名额。
由于陈安提醒,阎家提前准备,最终,阎解成成功进入了招工名单,被分配到锻造车间当了一名钳工。
当然,阎埠贵的改变也离不开陈安的劝说。在陈安的影响下,他的心态逐渐发生了转变。
听人劝吃饱饭,这道理永远正确。
再说说易中海,他经过陈安的多次打击,如今已经彻底认命了。
徒弟贾东旭下线了,傻柱也被送去改造了,都指望不上了。
他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养子易天行身上,从此不再理会院里的琐事,关起门来,一心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现在的他,在四合院里几乎成了一个小透明,很少参与院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