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李光弼一直坚守在城头上,日夜不辍,食宿皆在城头之上。
但李光弼在城内安排了一少人盯着,所以对对城内的情况也算是随时掌控着。
从昨晚开始,城内突然开始流传起一些令人不安的谣言。
这些谣言如瘟疫一般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和不安。
不仅如此,更有一些人在暗中串联,似乎在图谋不轨。
这些情况,下面的人都第一时间向李光弼做了详细的汇报。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尽管城头的兵力已经极度紧张,但李光弼还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派出两千名自己的嫡系部队,坚守北城门。
他深知,城内那些有头有脸的贵族、官员和豪门们,在这些谣言催动之下,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强行出城。
对于这种情况,他其实也早已有所预料,并提前做了周密的安排。
他派去了自己的心腹之人,带领两千嫡系人马,严令他们必须严格按照他的指示行事。
一旦遇到那些人强行出城,绝不能有丝毫的容忍,必须果断出手,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然而,尽管李光弼心思缜密,考虑周全,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他忙碌于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时,竟然疏忽了对那八万被强行征召的士兵的关注和了解。
这八万士兵,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毕竟是被强行征召而来,心中难免会有怨言和不满。
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却被李光弼完全忽视。
这些士兵并非心甘情愿地前来参战,而是被强行征召而来。
他们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抵触情绪,对这场战争毫无热情可言。
而李光弼却因为忙于其他事务,对这一潜在的危机视而不见,这无疑给他的防御计划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一疏忽最终酿成了大祸。
当关键时刻来临,这些心怀不满的士兵突然反叛,转而与冲城门的那些人勾结。
这一变故犹如晴天霹雳,让原本就紧张的战局瞬间失控。
士兵们的倒戈不仅削弱了己方的实力,还为敌军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局势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还是心软了啊!”李光弼懊悔不已,他喃喃自语道。
“这些天,我本可以果断一些,直接将城内的贵族、豪门以及那些无用的官员全部杀光的。”
“这些人往往是最容易引发内乱的因素,他们的存在不仅对军队的士气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在关键时刻勾结叛军。”
“然而,却因为我一时的心软而放过了他们,没有将这些潜在的隐患彻底清除。”
“最终导致洛阳城被稀里糊涂的攻破。”
李光弼是一位经验丰富、善于总结失败经验的大将。
在如此紧急的时刻,他依然能够迅速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这次失利的原因。
他深知,只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再次犯错,找到扭转战局的方法。
李光弼面色凝重地率领着残兵败将,如惊弓之鸟般拼命逃窜。
他的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一边狂奔,一边在脑海里仔细梳理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也在深刻反思其中的教训和经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光弼终于意识到自己在这场惨败中犯下了许多严重的错误。
首先,他对士兵们的心理状态缺乏足够的了解,未能及时察觉他们内心的不满和反叛情绪,这导致了军心的涣散和士气的低落。
其次,在关键时刻,他在决策上表现得过于优柔寡断,没有果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潜在的危机,从而错失了扭转战局的良机。
然而,李光弼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深知此刻的自己绝不能被挫折打倒。
他已经做好了承受李隆基降罪的心理准备,无论面对怎样的惩罚,他都想挺过去。
因为他明白,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
哪怕最终会被贬为一名普通小兵,李光弼也下定决心要向潼关的主将鲜于中通进言,强烈建议在守城之前,必须先将城内所有的不安定因素全部清除干净。
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守住通关的安全,抵御叛军的进攻。
其实,尽管洛阳城内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八万士兵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但李光弼始终坚信,洛阳城的防御体系是坚不可摧的。
他一直相信,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这座城市的地理优势,合理调配兵力,就一定能够守住这座重要的城池。
以李光弼的判断,只要能在洛阳城坚守一个月,叛军自然会因为粮草断绝、士气低落而不攻自破。
这并非只是一种盲目乐观的想法,而是基于他对当前局势的深入了解和精准分析。
首先,李光弼对河北、河东和河南一带的地形、民情等都非常熟悉。
他深知这些被叛军占领的地区,民众对叛军的统治方式必然心存不满。
毕竟,叛军的到来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和压迫。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时机成熟,必然会有不少人揭竿而起,组成义军反抗叛军。
如此一来,叛军的后方就会变得极不稳定,他们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
其次,李光弼对王忠嗣和高仙芝等名将的军事才能和作战风格也了如指掌。
他知道,一个月之后,吐蕃人和契丹人恐怕就难以再牵制住这两位名将。
以他们的手段和实力,一旦摆脱了吐蕃人和契丹人的纠缠,肯定会迅速带兵从叛军的后方对其老巢发起猛烈进攻。
到那时,叛军恐怕连造反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能存活多久了。
因此,李光弼坚信,只要能在洛阳城坚守一个月,叛军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洛阳城中的守军来说,虽然充满了艰难和挑战,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实现。
只要他们能够团结一心,顽强抵抗,充分利用洛阳城的地理优势和防御设施,就一定能够守住这座城市,迎来最终的胜利。
然而,李光弼怎么也想不到,北城门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就像纸糊的一样,轻易地被敌人从内破开了。
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仿佛这一切都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一场离奇的噩梦。
就在北城门被攻破的一刹那,城头上的守军们完全惊呆了,他们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此时,城内的守军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除了一部分被李光弼聚拢在一起的守城官兵还能勉强保持一定的秩序外,其他的守军已经完全失去了指挥,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
他们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危机。
此时的城池里,到处都是厮杀声、惨叫声和咆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恐怖的嘈杂声浪。
鲜血染红了街道,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整个城市都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
而叛军攻进城来的人马却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涌进来。
他们士气高昂,一路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城中的许多重要据点。
有些叛军如凶猛的野兽一般,从北门冲杀进来,气势汹汹,锐不可当;还有一些则趁着守军放弃城头的时机,如饿虎扑食般直接攻上城头,然后如蝗虫过境般从城头上杀入城内,让人防不胜防。
就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整个城市中,唯有李光弼所统率的那一万余名忠心耿耿的嫡系将士,才拥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奋起抵抗。
然而,李光弼强行征召的那八万大军的状况却令人堪忧。
这八万大军中,一部分人眼见局势不利,惊恐万分,匆忙间脱去身上的军甲,乔装成普通百姓,藏匿在城中的各个角落,希望能逃过一劫。
另一部分人则完全失去了理智,惊慌失措地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也不知道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
更有一些人,在混乱中彻底癫狂,趁着局势失控之机,肆意妄为,四处作乱。
他们不仅疯狂地抢夺财物,还成群结队地闯入一些大户人家,对那些娇柔的大族闺秀、侍妾、千金小姐,甚至是丫鬟侍女们进行强行欺凌,手段极其残忍。
而李光弼的那一万多嫡系人马,在冲下城头之后,同样遭遇了巨大的困境。
除了被李光弼收拢聚集起来的三千多人之外,其余的人就像被狂风卷起的树叶一般,在混乱的人群、叛军以及街道和房屋等障碍物的冲击下,被分割成了一块又一块。
这些人彼此之间失去了联系,就如同被剪断了线的风筝,在这混乱的战场上四处飘荡。
紧接着,他们又遭到了数倍于己的叛军的猛烈围攻。
这些叛军如饿狼一般,将他们紧紧地包围起来,让他们无处可逃。
原本就已经军心大乱的他们,在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时,士气更是近乎降到了冰点。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这些士兵们显然难以再坚持多久。
果然,没过多久,敌人的攻击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瞬间将他们淹没。
在敌人的凶猛攻势下,他们根本没有多少还手之力,很快就被杀死了将近一半。
而剩下的人,在目睹了同伴的惨状后,更是彻底失去了斗志,纷纷溃败。
那些跑不掉的士兵,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毫不犹豫地跪地投降。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死亡。
……
……
南城门外同样有叛军驻守,这无疑给李光弼等人的逃亡之路增加了巨大的阻碍。
但李光弼并没有丝毫犹豫,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带领着这三千多名士兵逃出城去。
他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南城门,然后毅然决然地率领着士兵们,径直朝着南城门狂奔而去。
李光弼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能成功冲出城门,那么等待他和他的三千多人马的只有死路一条。
被困在城内,不仅没有任何逃脱的希望,而且以叛军对他的深仇大恨,恐怕就算想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肯定会遭受生不如死的折磨和无尽的羞辱。
所以,李光弼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带领着这三千多人马,如疾风骤雨般朝着南城门疾驰而去。
他们一边拼命奔跑,一边扯开嗓子高声呐喊,希望能够召集到更多失散的士兵。
这一招多少还是有些效果的,一些原本四处逃窜、惊慌失措的士兵们,听到李光弼的呼喊声后,仿佛看到了一丝生机,纷纷像无头苍蝇一般聚拢过来,紧紧跟随在李光弼身后,一同朝着南城狂奔而去。
然而,逃亡之路并不顺利。
在他们拼命狂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追上来的叛军以及路上遭遇的叛军发生了几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战。
但好在李光弼身先士卒,他亲自率领着那五百名强悍的亲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冲锋在前,给予敌人以雷霆万钧般的凌厉攻击。
这些亲兵们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勇猛无比的战士,他们在李光弼的指挥下,配合默契,进退有序,将叛军的攻击一次次击退。
在李光弼的率领下,这近四千名士兵犹如猛虎下山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风驰电掣地冲向了南城门。
终于,抢在叛军将城门即将关闭的一刹那,他们成功地冲破了城门的封锁,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汹涌地涌出了洛阳城。
然而,就在他们刚刚冲出城门,还未来得及喘口气的时候,突然间,一阵惊天动地的马蹄声如怒涛般滚滚而来。
众人惊愕地望去,只见一支规模庞大的叛军骑兵如汹涌的波涛一般,铺天盖地地向他们猛扑过来!
这支叛军骑兵人数多达上万,他们的马蹄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颤抖。
那密集的马蹄声如同战鼓一般,敲打着每个人的心脏,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还未等这些骑兵冲到近前,他们便先抛出了一片密集的箭雨。
这些箭矢如同蝗虫过境一般,铺天盖地地袭来,密密麻麻,让人无处可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