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门外,钟魁目送两个“自己”离去,心头不免一阵腹诽。
这小子是真他妈鸡贼。
不过惊讶更多就是了。
宁远的两道身外身,魂魄之凝练,身为书院君子的他,这辈子都没见过。
他忽然想起早年跻身元婴境之时,撞上的一桩天大福缘。
钟魁那时已经是君子身份,破境之后,又在“君子”之上,受封正人二字。
破境之时,福至心灵,阴阳两神破体而出,巡游大伏书院辖境。
最后碰上了一名白衣书生,两人相谈甚欢,一同沿着书院外的竹林散步。
书生临走之前,传了他一本《符箓正经》,内里所记载之符箓,包罗万象,上中下三品皆有。
哪怕是远古三山符,里头都记载了不少。
而除此之外,那名书生还留了一句谶语给他。
钟魁下山之前,天下万鬼无忌。
钟魁下山之后,万鬼只管磕头。
就因为这么一句言语,钟魁的十境,原地拔高至瓶颈,而他的一双大袖之中,秋风肃杀之气,萦绕不绝。
书生便有了一门本命神通。
压胜天下万鬼之余,他还能敕令地府鬼差,上界拘押邪祟。
如今观这宁远,在钟魁自己看来,两相对比,前者之于后者,犹有过之。
这个十境剑修,并没有压胜恶鬼的本事,但所到之处,一样能令万鬼颤栗。
原因无他,这小子的神魂,太过于凝练且璀璨了。
搞得钟魁都有点狐疑,宁远这货,不会真是什么十四境巅峰剑仙的转世吧?
难道之前那个对赌,自己已经输了?
……
两个“钟魁”,相继离开客栈,皆是一袭青衫,也都是背负长剑,夜游大泉边境。
这个“钟魁”,自然就是宁远,只是脸上覆盖了一张画皮而已。
画皮出自九娘之手,身为天狐的她,最为精研此道,更是与生俱来的本命神通。
之所以戴上钟魁的面容,是宁远觉着,前者在大泉边境监察了数年之久,说不得这边的一些阴物邪祟,早就与他颇为熟稔。
扮作钟魁,或许就能少点麻烦事。
一尊阳神去往狐儿镇方向,一尊阴神往大泉边关而去。
这还是在跻身十楼练气士之后,宁远第一次以身外身远游。
元婴境的修士,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演化神魂,脱胎换骨,散出阴阳分身。
大日悬空,岿然不动,是为阳神,喜日游。
勾连地府,探寻幽冥,是为阴神,喜夜游。
所以真按这个,每一个元婴境以上的修士,都可以说成是日夜游神。
不过人间城池里的城隍庙,城隍老爷座下的日夜游神,不在此例。
这种王朝敕封的日夜游神,并非活人,都是死物阴物而已,只是被天子封地,文庙赐下神号之后,得以成为鬼将。
阴神宁远忽然想起一件事。
当初离开剑气长城之时,生过一场事端,一名十一境的地府鬼差上界,想要捉拿自己。
当时他还是一道魂魄,战力低下,是秀秀出手摆平了此事。
鬼差断了的那条手臂,还被自己给吃了。
那时宁远琢磨过,背后算计之人,应该是藕花福地的老观主,但如今再看,又不太一样。
上五境鬼差,本事很大,权柄同样也大,但那时的自己,刚刚抵达浩然天下,隔壁就是剑气长城……
什么样的阴间鬼差,敢在老大剑仙的眼皮子底下惹事?
摇摇头,想了想,他便没有多想,一尊阴神沿着大泉边境,御风远游。
不快不慢,大概在金丹境剑修的速度,不过相比主身御剑,还是慢了不少。
边境线上,村镇不多,不过身在高处的他,能依稀瞧见不少的灯火点点,每隔数十里的一线之上,都有安营扎寨的大泉将士。
夜游大泉,玄之又玄。
宁远到如今才有些明白,为何修道之人,大多数都会纷纷选择远离人间,潜心修道,一心只管登高破境,不问世事。
毕竟境界越高,寿命越长,地仙修士,就能坐看人间王朝的江山迭代,上五境,山川崩塌又凝聚,真身依旧在。
人生初见,见世态,看人心,观山河,自然是风光无限,感慨一句大好河山,莫过于此。
但初见之后呢?
人事什么的,惊艳之处,也就只在一个初见而已了。
第二次走,或许还会有心情激荡,那么第三次,第四次?
百次千次过后,难道还能秉持着一份初见之心境?
少年冲冠一怒,持刀杀人,估计会在事后大汗淋漓,可多年以后,少年已经杀了百人千人,又岂会再有当年的那份愧疚?
女子流落青楼,一副贞洁烈女的做派,可要是初试俯首,往往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千骑万乘,成了世人唾骂的娼妓。
无恶不作的贼寇,杀人不眨眼,年少之时,有没有可能,是一名有着赤子之心的少年?
有的。
人尽可夫的娼妓,一点朱唇万人尝,多年之前,又有没有可能,是一名书卷气极多的大家闺秀?
自然也有。
修道修道,长生久视过后,见多了类似画面,看遍了世道人心,等到所谓的江山美人,都无法令心境动摇一丝之后,大抵就会如此了。
餐霞饮露,隐居修行,所谓的超脱红尘,所谓的不问世事。
这种修道之人,对于山下人间,多是保持着一种漠然态度。
这份“漠然”,又不是简简单单的冷漠,好比凡人对于脚下的蚂蚁。
踩死一只蚂蚁,难道还需要论什么对错?
所以在仙人眼中,凡人也是蝼蚁,心情好了,不闻不问,心情差了,说不得就会挥一挥衣袖,随意打杀了。
宁远忽然又想起钟魁的那番话。
人这个东西,是不能活太久的。
因为浩然天下的人心向下,其源头所在,就是山上神仙。
一种,“上梁不正下梁歪”。
世情薄,人心恶,黄昏骤雨催花落。
山巅修道之人,绝大部分都是如此品行,那么山下市井,又能好到哪去?
所以儒家放权又收权。
为山上神仙,制定极多的琐碎规矩,境界越高,约束越大,此为收权。
为凡夫俗子,尽量减少规矩,以修士之自由,换底层之自由,此为放权。
所以浩然的天幕圣人,以身作则,阴神在地,阳神在天。
所以青冥的白玉京,无数道官轮流当值,去往天外天炼杀天魔。
所以莲花天下,有个剑仙女菩萨,万年以来驻守阴间冥府,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所以蛮荒天下有座剑气长城,以一城之剑气,镇守边关万载之久。
……凭什么?
没别的,就凭你们是神仙啊。
个儿高的,不得顶天?
读书识字,才知山川为何是山川。
御风远游,方知日月之间作几尺。
超脱证道,立教称祖,便觉狭天地隘。
夜游人间,巡视山河。
最后他什么都没想明白。
于是,御剑落地之后,青衫便随意到了一处边关小城。
没干别的,无非就是花钱买酒。
年轻人有些后悔。
他娘的,早知道就不戴上钟魁的这张面容了,搞得此番夜游大泉,一只鬼怪都没能瞧见。
都怪钟魁这个王八蛋,长得这么丑,都给人被吓跑了。
人间无鬼,剑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