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侯府内,一片死寂。陈瑀独自坐在大厅里,目光呆滞地望着地上散落的物品,心中如乱麻般思绪万千。
前些日子,宫中传来消息,前朝皇后刘氏,也就是陈瑀的生母,听闻祖母徐氏离世,悲痛万分,当下便有了出宫来安乐侯府的想法。
刘氏久居宫中,曾经虽贵为天下之母,却也难掩对儿子的思念,更何况这一次是徐氏的丧事,她自然要亲自来送这位曾悉心照顾自己儿子的老人最后一程。
同时,刘氏也打算将徐氏的棺椁迎到安乐侯府,以尽儿媳之礼。
陈瑀想起小时候,祖母徐氏总是把他抱在怀里,轻声给他讲故事,手把手教他读书识字。那温暖的怀抱,轻柔的话语,仿佛还在昨日。祖母对他寄予了厚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可如今,他却成了一个整日沉迷于酒色的纨绔子弟,辜负了祖母的期望。
“祖母,孙儿对不起您……”陈瑀喃喃自语道,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这时,老管家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来,轻声说道:“侯爷,节哀顺变。老奴知道您心里难受,但您也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老夫人那边传来消息,不日便会出宫前来,这府里的事,老奴会帮您好好处理的。”
陈瑀抬起头,看着老管家,说道:“管家,你跟了我家这么多年,我一直把你当作自己人。这府里出了这样的事,我娘又有要来,你觉得我该怎么办?”
老管家想了想,说道:“侯爷,依老奴看,这府里的规矩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那小厮和歌姬的事,一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同时,您也要多关心府里的下人,让他们知道您的威严和仁慈。至于老夫人那边,您只需尽好孝道,听从老夫人的安排便好!”
陈瑀点了点头,说道:“你说得对,我确实该好好管管这府里的人了。对了,祖母的后事都安排好了吗?太后既然要来,祖母的棺椁要在府里多停些日子,我想守灵半个月,再择日下葬。”
老管家说道:“侯爷放心,老奴都安排好了。棺椁已经妥善安置,守灵的事宜也都安排妥当。明日便是太后进宫的日子,一切都会按照规矩来办。”
陈瑀说道:“那就好。祖母一生善良,我一定要让她风风光光地走。”
到了晚上,陈瑀来到柴房,想看看璐官。柴房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璐官被关在角落里,看到陈瑀进来,她连忙爬了过来,抱住他的腿,哭喊道:“侯爷,求您饶了我吧,我知道错了!”
陈瑀看着她,心中有些不忍。但一想到她的背叛,心中的怒火又燃烧起来。他冷冷地说道:“你以为一句知道错了就能了事?我对你那么好,你却做出这等丑事,让我颜面何存?如今府里出了这么多事,太后又要来,你让我如何向她交代?”
璐官哭着说道:“侯爷,我是一时糊涂,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以后一定会好好伺候您的。”
陈瑀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我也不想再见到你。等祖母的后事结束后,你就离开这府吧,永远不要再让我看到你。”
璐官一听,心中一阵绝望。她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留在陈瑀身边了。她松开陈瑀的腿,瘫倒在地上,泪水不停地流着。
陈瑀转身走出柴房,心中有些失落。他知道,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歌姬,更是一份信任和感情。
……
养心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朱红的宫墙与金色的雕梁上跳跃,似是在诉说着宫廷中不为人知的秘密。陛下杨起正伏案批阅着奏折,笔锋游走间,尽显帝王的威严与沉稳。
“陛下,陈皇后求见。”门外传来小太监尖细的通报声。
杨起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略显疲惫的双眼,“宣。”
殿门缓缓推开,陈可卿身着华丽却不失端庄的宫装,莲步轻移,仪态万千地走进养心殿。她的眉眼间带着淡淡的哀愁,却依旧难掩其倾国倾城的容颜。
“陛下万安。”陈可卿盈盈下拜,声音轻柔婉转。
杨起起身,走上前扶起她,关切地问道:“皇后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心事?”
陈可卿微微垂首,犹豫了片刻后说道:“陛下,小姨刘氏近日向臣妾提及,想出宫同臣妾的表弟安乐侯陈瑀居住。小姨在宫中久居,难免思念亲人,还望陛下恩准。”
杨起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刘氏在宫中多年,倒也辛苦。只是这出宫之事,关乎宫廷规矩,需得慎重考虑。”
陈可卿见杨起并未直接拒绝,心中稍安,继续说道:“陛下,小姨为人本分,出宫后定不会给陛下和朝廷带来麻烦。而且表弟陈瑀一向忠心耿耿,定会好好照顾小姨。”
杨起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朕便准了。只是你需告知陈瑀,要约束好刘氏,莫要做出有违律法之事。”
陈可卿连忙谢恩,“谢陛下隆恩,臣妾定会转达陛下的旨意。”
稍作停顿,陈可卿的眼中泛起泪花,声音哽咽地说道:“陛下,臣妾还有一事相求。臣妾的祖母徐氏近日仙逝,臣妾想请陛下恩准将祖母的棺椁请去安乐侯府停灵,后事由安乐侯府操办。并且,臣妾想出宫守灵半个月,以尽孙女的孝道。”
杨起闻言,心中有些意外。他深知陈可卿与徐家感情深厚,此事若不答应,恐会让她伤心。但让皇后出宫守灵,这在宫廷中也是极为罕见之事。
“皇后,你要知道,你身为一国之母,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宫廷的颜面和朝廷的稳定。出宫守灵之事,恐怕多有不便。”杨起缓缓说道。
陈可卿扑通一声跪下,眼中满是哀求,“陛下,祖母对臣妾恩重如山,臣妾未能在她生前尽孝,如今她离世,臣妾若不能为她守灵,恐会抱憾终身。陛下,求您成全臣妾这一片孝心。”
杨起看着陈可卿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忍。他扶起陈可卿,说道:“皇后莫要如此,朕并非是故意为难你。只是此事需从长计议。”
陈可卿站起身来,擦了擦眼泪,说道:“陛下,臣妾明白您的顾虑。臣妾保证,出宫守灵期间,定会谨言慎行,不会给陛下和朝廷带来任何麻烦。而且,臣妾也希望能借此机会,让臣民们看到陛下的仁孝和对亲情的重视。”
杨起听了陈可卿的话,陷入了沉思。他想到陈可卿在宫中一直贤良淑德,为后宫之事尽心尽力,如今她为祖母守灵也是人之常情。再者,自己若能答应此事,也能在臣民面前树立一个仁孝的形象。
许久之后,杨起缓缓说道:“好吧,朕答应你。准你将徐氏的棺椁请去安乐侯府停灵,后事由安乐侯府操办,你也可以出宫守灵半个月。但你需安排好宫中之事,莫要让后宫出现混乱。”
陈可卿喜极而泣,再次下拜谢恩,“谢陛下,陛下圣明。臣妾定会安排好一切,不会让陛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