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渊偏头看着姬老汉,脸颊上的软肉不住的抽动,结结巴巴的问道,“我、我也要去吗?”
姬老汉面露尴尬的点了点头,“凑个人数,这三位是远道而来的修行者,村上人太少了,不好看。”
“好看?”应渊似是没有听清般的侧了侧身体,他只觉这老汉的话十分没有道理,“我不是村里的……”
姬老汉连忙摆手,“你虽说刚入道门,可这机会是真的难得,”说了这话,姬老汉又上下打量了眼前这叫狗儿的年轻人一眼,微微眯起眼睛,似是说了句诱惑的话,“你难道不想看看真正的修行者是怎么捉妖的吗?”
应渊瞪圆了一双眼睛,见这老汉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应渊便用力摇起头来,“不想,我、我不想。”
又见姬老汉皱起眉头,脸上的表情也渐渐不悦起来,应渊便露出个尴尬的笑来,“我并不是真的想要修道,只是家中吃不起饭,不得不……”
“嘿嘿~”
应渊话还没有说完,便被这老汉的笑声打断,别的不说,应渊此时只觉得这老汉的笑声十分难听,不仅难听,这笑中好似还含了几分算计。
“咱们村子,别看现在荒凉了,那是因为闹了蛇患,以前这里可不是这样。”姬老汉说着话,用手点了点四周,“等你从山上回来,这里的房子,由着你挑。”
应渊唇角抽动,以为自己听错,他小心翼翼的问道,“我、我为什么要挑……”
“这里只有我们一个村子,土地又肥沃,还靠着这山,什么也不缺。”姬老汉一边说着话,一边仔细打量着眼前这年轻人。
他见这叫狗儿的,一晚上的时间,便将身上这件原本雪白的纱衣糟蹋的不像样子,这衣服现在又破又旧的,灰扑扑的,已经看不出它真正的颜色。
姬老汉心中早就有了些猜想,此时他却不想将心里话全盘托出。
于是,姬老汉咂了咂嘴,轻声说道,“反正你也回不去了,不如留下来,就在我们村中扎根。”
“扎、扎根?”应渊怀疑自己听错,还没等他继续问下去,那边临时组成的队伍已经开始行动。
他待要再磨蹭一会儿,忽的被一股力气推了一把,他整个人一下被推进了队伍中。
无可奈何,应渊只好用现在这个样子混在队伍里,一边回头看一边跟着走。
上山的一路上,应渊晃晃悠悠的跟在队伍的最末端。
领头的那三个人往哪走,他便跟着往哪去。
这队伍,实在也不能叫做队伍。
无精打采、零零散散的不到十人。
从村中出来时,这些人看着有些精气神儿,可如今已经爬了半天山,还是迟迟找不到那两条蛇的踪迹。
这颓丧事儿,勾起了村人脑中残存的不好记忆,便将这些看上去不太年轻的年轻人磨得更加没了斗志。
应渊缓缓吐出一口气来,只用眼睛瞟着领头的那三人。
这三个人,应渊打心眼儿里不信任。
尤其是那领队,是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女人。
这女人不是旁人,便是白九思宿世的仇敌,不死不休的花如月。
应渊不知她这辈子叫做什么,可她的穿着打扮,看着倒和以往差不多,也像是个求仙访道的。
跟在花如月身边的俩人,他也认得。
那苍首是他的安排,便是藏雷殿中原本跟在白九思身边的苍梧。
只是应渊不太明白,他明明安排这人跟在白九思身侧,照顾白九思的,却怎么会被安排在花如月身边。
至于另外一个青年人,他看着眼熟,却记不住名字,总归是和花如月有些缠缠绕绕的缘分。
想着这些命运的安排,应渊不由在心中咂嘴,只觉得自己应该先去看看命薄簿子,去看看司命是不是写冲突上了瘾,搞出些让人咋舌的狗血大剧。
除去些命运的定论不提,应渊发觉这三个“修行者”,都是些半吊子。
还是些爱逞能的半吊子,修行的本领不怎么样,却有些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瘾。
别的也不多说,应渊只怕这村中仅剩的这些精壮汉子都要被这三个二半吊子喂了大蛇。
越走越远,应渊越来越觉得自己想的不错,二半吊子,便是二半吊子。
山中二蛇如此大的臭味,这三个傻子竟是无知无觉,只带着这一队人在山中乱走乱撞。
默默叹了一口气,应渊心中越加佩服这些跟着来的汉子。
他们这样的孤注一掷,应是下了必死的决心。
想到这些人命,应渊失了陪着他们兜圈子做游戏的耐心,一心只想快些将这事情结束。
他暗暗掐了个法诀,下一刻,苍梧便迷糊起来。
这苍首一把抢过了花如月手中的地形图,态度强硬的换了路线。
应渊看着花如月满目的惊疑,可却没有反驳,只是按照新路线行走了,这才缓缓呼出一口气来,也跟着一同慢慢走。
换了路,没有多久,他们便找到了那两条蛇的隐匿之所。
这蛇的藏身之地,是一处极容易被忽略的山洞,黑漆漆的,安静极了。
若是一般人发现了这山洞,只会觉得这是个浅洞,绝不会认为这洞中另有乾坤。
应渊仔细看了看,便发现这洞口被人施了法术,是被人故意用了些隐藏的法子。
可这也让应渊起了疑心,这法术并不是这两条蛇的本领。
原因无他,应渊认出,这不是妖术,反而有些淡淡的仙术痕迹。
这仙术,应渊莫名觉得有些熟悉,却不记得在哪里见过。
将这仙术的事儿抛诸脑后,应渊心中觉得这两条蛇有些机缘,只是恐怕这蛇机缘不足,灵智未开。
若非如此,它们占了这施了仙法的山洞,便应该好好修行,绝不会浪费这样好的机缘而去为非作歹。
找到了这山洞,领头的三人好像也找到了些头脑。
忽的变得沉稳起来,仔仔细细的开始筹划布局。
应渊庆幸这三人没有莽头莽脑的闯进山洞中去,他自去寻了个地方,大喇喇的蹲坐下来,不经意般,偷偷注意着那三个二半吊子的一举一动。
偶尔听到些不足之处,应渊便故技重施,指挥着苍梧,将更好的布局说出口来。
终于,这三人做好了决定,下定了决心,他们让村人等在山洞外面,只等他们大功告成了,再进去洞中处理后事。
应渊松了口气,便放松下来,去看四周。
昨夜劳累了一夜,这队伍中又都是些普通人。
不一会儿,这些人便找了地方,自去休息补觉。
趁着大家都在休息,应渊轻轻起身,避过了众人的目光,尾随着那三人,悄悄潜入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