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和沈乐瑶面面相觑。
小九哭丧着脸对着沈瑾瑶说道:“大姐,我也饿了。”
早晨的时候,为了趁乱跑出来,他们都没怎么吃饭。
而且小十刚刚都说了,是三姐的主意,不是应该罚三姐吗?
但是他知道,如果现在把错都推到三姐身上,一定会被大姐训斥。
沈瑾瑶慢条斯理的擦了擦手,随后好整以暇的端看着小九。
“你说说你错在哪了?”
小九:我吗?
他看了一眼已经偷偷拿桌子上甜点的三姐一眼,只能瞪着圆眼蓄满了委屈的眼泪。
“大姐,嗯,我错了。我不应该听三姐的话,不应该带着小十跑出来。”
“嗯……我作为哥哥,不应该在母亲父亲不允许的情况下乱跑。”
“嗯……我作为世子,不能不知道轻重。”
“嗯……我作为弟弟,不能明知道三姐贪玩,还不劝阻,啊!”
原本小九说的十分认真,却被沈乐瑶捅了一下胳膊。
沈乐瑶虎着眉毛,看上去凶神恶煞,眼神里更是充满了警告的威胁之意。
小九自然也怕沈乐瑶,但是他更怕沈瑾瑶。
虽然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姐姐,但是他姐有钱,能给他买很多他想要的东西。
他姐还会武功,嗯,最起码三姐打不过。
除了父亲母亲,家里没有不听他姐的,三姐……
三姐在家,基本大家都躲着走。
他姐的夫君还是将军……
沈瑾瑶自然不知道小九的小脑袋里绕了多少圈,但是她这个弟弟惯会哄人的。
成为侯府小世子以后,满府下人们都是哄着劝着,做错了事也有下人瞒着。
倒不是下人们多么愚昧,实在是这孩子嘴上太会说了。
这也是让侯爷和夫人头疼的事情。
最近父亲和大哥,一个需要陪同四国国王,一个则同项泓煊一样入驻了四国接待使团。
但是项泓煊主要负责宫内的外宾。
沈志正则是负责那些住在宫外的外宾。
因着四国国王团的到来,商京城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了。
商家们自然不会错过这种商机。
沈瑾瑶同沈府三老爷和沈志信商议了一系列的售卖活动,这两人更是脚不沾地的跑在外边。
就连大老爷,也被他之前的那些诗舍好友邀请过去坐镇。
大老爷作诗能力虽然平平,但是他点评能力却无人能敌。
诗社这样做,也是担心四国使团后边会在商京城内活动,他们诗社多是些富贵子弟们,自然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万一这四国中也有人喜欢吟诗作对呢?
他们定然不能被那些武馆,歪门邪道们给压了风头。
沈瑾瑶听说后,不住的笑着摇头。
府上其他人却也是各有各的忙。
皇上有令,商京城内所有官宦以及世家家眷,在皇上寿宴那日都须入宫参礼。
当然,目的则是给皇帝撑场面的。
他们的任务就是招待好四国使团。
沈府只有侯爷夫人进过宫,除此之外就是两个嫁出去的女儿。
因此,夫人大手一挥,让所有女眷这些时日都不得外出,需在家练习进宫礼仪。
就连芸夫人都没有被放过。
沈志勇因着在商京城外城的军营里,时刻都在操练着,自然是为寿宴那天做好外围的防御。
万一皇宫内觥筹交错的时候,外城潜入贼人,那他们便愧对商京城百姓。
虽然发生这种毁灭性攻击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项将军还是让他们日夜盯紧。
甚至不让任何陌生人出入军营。
每天都得核查人像和人数。
沈志学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参加科举,现在更是几乎住在书院。
沈家自然知道沈志学的决心,因此几乎没人去打扰他。
就连沈瑾瑶,也只是前日去书院找了他一趟。
沈瑾瑶看着消瘦不少眼神却异常坚定的沈志学,只留下了银子拍了拍他肩膀什么都没说。
沈志信自从被父亲母亲追问世子的事情后,仿佛总怕小九不靠谱,父亲母亲再把主意打到他的身上,他甚至躲到了高大夫的药庐。
沈家回商京的时候,高大夫说什么也不肯一起回商京。
但是奈何兰兰又哭又闹又撒娇,高大夫只能隐姓埋名跟着沈家一起回了商京。
但是沈瑾瑶知道高大夫一直都有自己的顾虑。
毕竟羌族现在朝局虽然已经大稳,但是那些王室旧势力依旧猖狂。
他怕那些人知道他的存在,对羌族国王做些不好的事情,因此并不敢露面。
再加上,九州国的皇上也是个疯的。
他更不敢明目张胆的在商京城生活。
要想永远的留住高大夫,沈瑾瑶必须帮着高大夫解决这些顾虑。
谁知,皇后送了沈瑾瑶一个皇庄。
沈瑾瑶婚后一直在忙这件事。
她先是把之前皇庄里的下人们都打发走了,在庄子上盖了个药庐。
专门给高大夫和兰兰爷孙俩住。
也方便他们研制些药材,皇庄外边正挨着坐山,山上普通药材有的是,因此爷孙俩总算有了归宿。
高大夫也不再提想要带兰兰回曲州的事情。
沈瑾瑶看完了沈志学,拐道去了趟药庐。
果然看到沈志信,正在侍弄他刚刚种下的药材。
沈志信拉着沈瑾瑶,给她介绍各种药材。
她知道,虽然父亲母亲不说。
但是父亲母亲还是希望志信能够担起世子的责任。
沈瑾瑶却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开明的人。
深知,没有什么比兴趣更重要。
沈志学喜欢研究药学,更喜欢与高大夫和兰兰在一处,她便也没有阻拦。
志学想以后入宫进入太医院也好,想做过悬壶济世的大夫也好,她都支持。
她很羡慕,羡慕志学。
她时常幻想如果以后她与项泓煊和离后,就生活在这庄子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能够云游四海则更好。
不过,现在她还是好好当这个名义上的将军夫人。
四国使团来商京城,对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影响。
沈家作为侯府,更是紧绷着一根弦。
这才有了小九和小十这两条“漏网之鱼”。
当然,罪魁祸首一定是沈乐瑶。
“乐瑶,规矩都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