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投降刘邦以后,心中也是忐忑不已,生怕刘邦不能守约,暗地里为难自己和家人,可过了两三月,并未见刘邦作出对己不利之事,想来刘邦也是心胸宽广,并未将自己这个亡国的秦国大王放在心上。
子婴只是猜对了一半,刘邦没有将亡国之君子婴放在心上,一来是子婴只是继位不到两月的亡国之君,多数秦国人还都不知道,大秦还有一个叫子婴的秦国大王。二来,刘邦还有更紧迫之事要加以应付,没时间理会子婴这个亡国之君都在干什么。
原来项羽起兵之时,拥立楚国公子熊心为楚怀王,并将其视作各路叛军的共主,可这楚怀王熊心,眼见项羽兵力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便有了压制项羽,取而代之之心。楚怀王便想出了一个让项羽与各路叛军相争相杀的毒计,说是谁先攻取了咸阳,谁就可被封王。刘邦也是听了楚怀王之说,这才率本部兵马,一路向西,对沿路关城都不加夺取,一心只想攻取咸阳,抢先占得这个封王之实。
张良原本已和玉手说好,从此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间万事。可一日赶集之时,猛然听闻子婴已投降于刘邦,而刘邦想借此为由,意欲在秦地称王,张良立时心动不已。项羽的大营实情,张良是亲眼所见,对项羽看待楚怀王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张良心说,这楚怀王想着以攻取咸阳为由,让各路叛军自相残杀,没想到刘邦还真中计,竟真敢想尽办法夺取咸阳,就为了一个封王之名。
张良答应过玉手,不再过问世间万事,可这会才是察觉,自己很难对世间不平之事视若无睹。张良对着玉手说道,娘子,适才可是听闻大秦已亡之说。秦王子婴只是继位不足两月,就向刘邦投降了,这世道真是变化无常。
玉手跟从张良这些时日,张良看是随口一说,可心里早就有了心动。玉手也不劝解,直白说道,公子若已另有心思,但说就是,不必遮遮掩掩。只是有一事,妾身要与公子约定好,公子无论去向何方,必得带妾身相随。张良一看玉手已是猜出自己想要出山,也就不再遮掩,痛快的说道,娘子与吾这些多时日,吾待娘子如何,娘子心中也该是早有明账。吾张良今日对天盟誓,今生今世,绝不辜负娘子,如有半点不诚之心,让吾张良死无葬身之地。
玉手一看张良这般发毒誓,连忙上前拦阻,陪笑地说道,妾身只是一句玩笑,公子怎的就发起毒誓来了。公子一向行事最先是顾及妾身之安危,妾身心知肚明,公子何用再发毒誓,妾身今生今世,生是公子之人,死也要陪伴公子左右。
张良见玉手已是动容,眼里满含热泪,急忙劝慰道,吾此次出山,凶险之处怕是比之搭救父兄更为艰险,吾是担忧娘子若是在行相随,难免有性命之忧,吾实在是放心不下。玉手缓缓说道,公子莫要多心,只管随心做事就好,妾身早已想好,愿跟从公子一生一世,无论公子作何打算,妾身都会相伴相随。
玉手说完,张良极是感慨,高声赞叹道,张良有幸得遇娘子相伴,实乃张良一生之福,只是此去经年,生死难料,娘子怕是又要担惊受怕,吃苦受累了。
张良赶着马车,一步一回头的回望着,这次离开农庄,不知又要何时才能回来,张良从未这么犹豫过,这一次外出,他想不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