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壮和小壮都不小了,都住校,一个学期下来,要花不少钱的。
大壮能挣钱之后,不但不让家里再给他邮寄钱了,甚至还偶尔给家里邮寄东西和钱。
“这背心,你卖的不错,一定有人眼红的,会抢你的生意,那到时候你卖什么?”
这太过正常了。
抢他的生意?
“那我就卖其他的。”
这有什么的。
小姑姑可是教过他的,有时候这一条路如果走不通,想要坚持下去,就可能困难,可以绕路。
“行呀,有事可以跟我说。”
大壮笑着点头,“小姑父,我知道了。”
另一边。
“妈妈,这是什么果子呀?”
“是他们这边的特产沙金杏子,味道还不错。”
“喜欢吃,就买。”
这个时候西瓜到时成熟了,但是这老的老,小的小,也不敢吃太多西瓜。
葡萄,还没有成熟。
至于桃子,有,味道也算可以。
他们甚至在路上看到一片果林,驱车而去,直接采摘,甚至还在人家果农家里吃了饭,当然他们车上有特产,不是空手而去吃的饭。
农家饭还是挺不错的。
“妈妈,自驾游好。”
“那是当然,等我们回京市,我们就绕一圈回去,带你们去吃你们曾经没有吃过的水果。”
绕一圈回京市也无所谓的。
早上早起吃了早饭就上路,中午十一点钟样子,就找地方歇着,顺便吃饭。
走了几天了,几人不但没有瘦,反而看起来精神头还不错。
他们不走夜路,倒是没有遇到打劫。
国道路上还是比较安全的。
可这一天开车,赵云舒就发现不对劲了。
“你们不要下车,我下车去看看情况。”
她从旁边拿出一个大扳手下车,还关上了车门,看着前面拦路的大树。
还没有下车,赵云舒就发现不对劲了。
她不知道这边是否刮大风了,但是这路中间,突然摆着一棵不小的大树,就觉得不对劲。
车上几人都透过窗户看着外面,赵云舒已经把车窗升上去了。
“姥姥.....”
“没事,只是路中间有树挡路,你妈妈只是下车去拖树。”
他们几个就不下车去给闺女增添麻烦了。
“这不会遇到.....”赵奶奶没有把那几个字说出来,但是赵爷爷和赵母都听到了。
特别是赵爷爷,盯着前面的玻璃外面的情况。
该晚一点走。
赵云舒环视四周,一手拽着那一棵树,轻而易举就拖着往一旁拉。
埋伏在一旁的几人,也没有想到,居然遇到一辆私家车,而且司机还是女司机,还是年轻的女司机,还瞧见她手里提着一个不小的扳手,很轻松就拖着一根树枝往旁边准备扔。
几人对视了一眼,想要抢,毕竟在他们印象中,女同志力量小,哪怕看到赵云舒拖着一根树,都觉得这娘们抵抗不了他们。
“留下买路钱。”
什么?
买路钱?
出来抢劫?
“是吗?”
赵云舒看到他们拿着锄头,和菜刀。
手里的树朝着他们打去。
那三个男同志也没有想到,赵云舒会来这样一出,直接就把他们扫到地上。
把他们手里的锄头卸了,拿出一节树枝对着他们打起来,居然敢出来抢劫她,这样的人,不打他们一顿,都不消气。
赵爷爷他们几个都吃惊的不行。
都没有想到,赵云舒会这样。
他们遇到了抢劫的,但是这几个抢劫的,被打着在地上翻滚着。
直接惊呆了他们。
“姥姥.....”
赵奶奶轻咳一声,“你们还小,他们出来抢劫,就是做错了事情。”
等赵云舒打了他们一顿之后,才觉得舒服了不少,踹了他们几脚,“滚。”
三个男人也顾忌不了自己全身疼,灰溜溜的爬起来,就赶紧跑。
跑的太快,又因为身上有伤,摔倒了,不怕疼,爬起来又狼狈的跑了。
见他们跑了,赵云舒才拿着扳手,转身回到驾驶位置上,关上车门,发动车离开这里。
“妮妮,你没事吧?”
“奶,我没事,那几个人不是我的对手,之前在单位上,有时候没有头绪的时候,就跟着军人学习了一些拳脚功夫。”
“妈妈,我可以跟你学吗?”
学什么?
赵云舒当然听懂了。
“可以呀,你爸爸也会一些拳脚功夫,你们也可以跟他学习。”
“学,都学。”
这有一些拳脚功夫,也是好事。
大队这边。
“爸打电话说,妮妮开车回来,什么时候到?”
赵建平摇头,他也不知道。
“不过妮妮回来,我也就放心了。”
今年村里栽种了第一批药材,他虽然看了一些关于药材这方面的书籍,都是种的常见药材,板蓝根和夏枯草。
“恩,到时候妮妮解说,他们就知道怎么挖了,怎么售卖了。”
村里不少人都在问,是不是可以挖了?
“你们两个作业写完了没有?等 你们小姑姑回来,给你们检查,这一次大米小米、小文小武他们都回来。”
大壮和小壮对视了一眼,弟弟们都回来了。
“麦子和小藕呢?”
“他们今年不回来。”
“等小姑姑回来,我要问小姑姑很多问题。”
二壮也不小了,上高中了,需要学的不少。
“先写完暑假作业。”
他还栽种了不少西瓜,等妮妮他们回来,就能吃上。
别说他们了,就是火车上的赵家人也在讨论赵云舒他们到哪里了?
“哥,你说小姑姑他们到哪里了?”
“听说去年去魔都,小姑姑他们就喜欢在当地买特产。”
特产?
让大米和小米,都有一些心动了。
他们会买到什么特产?
“姐,她一个人开车,不可能一天都在路上跑。”
赵云海当然知道了,“姐走的时候,也说了,会边走边玩的,我们火车时速不快,而且每个站台还要停,说不定姐他们到家了,我们都还没有到。”
“这不一定。”
赵云峰看向哥嫂,“羡慕姐能吃到不少城市的特产。”
这几年待在京市,也很少去外省。
京市熟悉,但是其他城市,不熟悉呀!
“各个城市特产不同。”
“姐还会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