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我好着呢,就是这阵子想念家里的饭菜,吃的不香,过阵子就恢复了!”
顾行晋心中满是温暖,安慰着老刘氏道。
老刘氏满意的道:“嗯,待会儿让你娘去吩咐一声,让厨房给你做好吃的!”
“好,我可要多吃几碗,养好了,到时您瞧瞧。”顾行晋俯在她耳边说道。
赵氏对老刘氏道:“娘,我推您回屋,他刚回来让她好好歇歇,您也该歇着了!”
“让他歇歇,素珍咱们回去!”老太太点头道。
“夫君,辛苦了!”齐雯湘也一脸心疼。
顾行晋笑道:“还好,主考官可比科举舒坦,这么点真不算什么。”
“我已经让下人备好水了,你快去洗个澡,休息一下。”
温热的水舒缓着他疲惫的身躯,思绪也渐渐飘远。
洗完澡出来,顾行晋顿觉神清气爽。
此时,厨房已将美味的饭菜备好,那阵阵香气引得他食欲大增。
用过饭后,顾行晋来到书房,想要整理一下这段时间的思绪。
他拿起笔,齐雯湘轻轻走了进来,手中端着一杯热茶。
“夫君,喝点茶润润口。”齐雯湘温柔地说道。
顾行晋接过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四溢。
“太太,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家中一切可好?”
齐雯湘微笑着点头:“家中一切安好,只是赵家表兄中了贡士,对你是不是有影响?”
顾行晋回了一句,“他能考中是他自己本事,科举一事讲究的,就是公平公正,可是外头有了风言风语。”
齐雯湘叹了一口气,点点头,“嗯,有些人就是这样……”
见她这么担心,顾行晋便将当日的事情告诉她。
“你不必担心,一切自有陛下决断,当初我就已经将此事汇报给陛下,陛下还是让我当主考官。”
齐雯湘轻轻握住顾行晋的手,说道:“如此甚好,夫君做事向来稳妥,我自是放心的。只是这官场复杂,难免有些人心生嫉妒,蓄意编排。”
“我自会小心应对,只要行得正坐得端,也不怕那些流言蜚语。”
齐雯想有些犹豫了,“嗯,夫君,咱们此时可要去给赵家表兄贺喜?”
顾行晋仔细想了想,“之后再去吧,等他殿试后来得及。”
“嗯,一切听夫君的。”
接着齐雯湘又道:“对了,姐夫打听你好几次,问你何时回来,想来这几日会来一趟。”
“他有什么事吗?”顾行晋脸上笑容淡了不少。
“应该是为了殿试的事……”齐雯湘说了她的猜测。
顾行晋当即就道:“这阵子闭门谢客,让人到户部给我请个病假。”
“也好。”
齐雯湘应下后,便着手去安排顾行晋交代的事情。
姜维谭得知消息,知道顾行晋回来了立刻过来了,结果却被拒之门外,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哼!”
姜维谭冷哼一声,径直甩袖离去,只留下顾宝珠独自一人站在那儿。
“奶奶,……”一旁的嬷嬷有些担心。
“别担心,我没事。”顾宝珠笑着道。
“哎……姑爷怎么变成这样……”
嬷嬷说的这话,顾宝珠没有回应只剩下沉默。
………
时间一晃而过,殿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赵钰崔等一众贡士,和国子监监生们都在宫门外排队。
每个人都怀揣着紧张与期待,在太监的指引下进了紫禁城。
金銮殿金碧辉煌,庄重威严,让这些贡士,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敬畏之情。
“陛下驾到!”
“臣等恭迎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连带着贡士们都纷纷跪下。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顾行晋上前一步道:“陛下,宣德三十九年辛丑年贡士三百二十五名,监生五十名,请陛下殿试。”
皇帝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的贡士们。
“那就殿试吧!”
“是,陛下!”
太监长唱道:“殿试开始!”
一道考题随即就被放了出来,贡士们抄录了题目,纷纷低头思索。
不少贡士和监生们,看着题目急的额头都冒汗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因为问题实在是太犀利了,直指朝廷的重大问题,一不小心就将人给得罪残了!
赵钰崔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在脑海中。仔细审题后,在脑海中过了几遍,才在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宣德帝慵懒的坐在龙椅上,看着殿试的贡士们。
时间悄然流逝,到了交卷的时间,贡士们只得交卷。
宣德帝直接放话道:“今日殿试到此为止,考官们继续改卷,其他人出宫去吧!”
“臣等告退!”
太监们将答卷一一收起,交给顾行晋和一群监考官。
“诸位爱卿,你们即刻将试卷批改出来!”
“是,陛下!”
两个时辰后,将试卷全部改完,顾行晋和众人一番讨论后,才最终选出了一百七三人。
“陛下,这些是微臣和诸位大人共同整理出来的,一共一百七十三份!”
“放着吧,朕瞧瞧!”宣德帝点点头。
……
殿试结束后,又是一段难熬的等待。
最终,皇榜公布了赵钰崔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排名在二甲第七十五名,成了大周的二甲进士!
赵家得到这个消息,都欢喜不已!
就是赵钰崔也是满脸红光满了,退他赵家总算是走上仕途,从此能够一展胸中的抱负了!
而姜维谭虽然走了捷径,却再次名落孙山!
反而因为监生的原因,从此以后她再也无法参加会试了!
这个巨大的打击,瞬间就让姜维谭崩溃了!
失魂落魄的道:“为什么,国子监里不是说了,监生很容易考中进士,怎么到我这儿,却是这样的结果……”
顾宝珠也满心失望,夫君已经是举人了,按正经路子哪怕三年又三年,总比现在这样连机会都没有的强。
可这一切都是姜维谭自己的选择,如今看到他这副模样,又能说什么。
顾宝珠看他这么失魂落魄,便道:“夫君,别想太多了,不如接下来……”
“滚!”不等顾宝珠说完话,姜维谭失去理智红着眼,一把甩开顾宝珠的手。
下意识的惯性,让顾宝珠一下子朝厅里的椅子摔去。
“奶奶,小心……”丫鬟们惊呼道。
丫鬟想扶人却来不及了,顾宝珠的额头就一下子磕在了凳子上,额头顿时破了一个洞,鲜血流了下来!
“快去请大夫!”嬷嬷看到这么混乱,几个丫头也不顶事,立刻呵声道。
“是,嬷嬷!”丫鬟们手忙脚乱地去请大夫。
顾宝珠疼得脸色苍白,额头上的鲜血流出,让她有点头晕眼花。
姜维谭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冲动酿成了大祸,一时有点不知所措。
“宝珠,是我的错,是我一时情绪激动失了手,是我的错,你原谅我吧!”
顾宝珠头疼的厉害,也没回姜维谭的话。
“嬷嬷,大夫来了!”小丫头禀道。
“大夫,快给我家奶奶瞧瞧,这可是流了不少血。”
“老夫,先瞧瞧,看看怎么处理。”大夫也有点惊讶了。
大夫放下药箱,看了下伤口还好不算太严重,蹲下身为顾宝珠清理伤口。
等一切弄完,包扎好伤口后,大夫这才开口道:“这位夫人,这伤口仔细养着,有可能留疤,你平日里注意忌口一点。而且,伤口不能沾水,也不能太过劳神。”
“大夫真的会留疤?”顾宝珠眼神盯着大夫追问道。
“有可能,夫人您的伤口有点深。”大夫点了点头。
“大夫,可有去疤的药膏?您也知道容颜对女子是非常重要的。”一旁的嬷嬷立刻问道。
大夫连连摇头道:“这去疤的药膏,也只有宫里才有,老夫也不过是普通的大夫,哪里会有。“
“桃花,你送大夫出去。”顾宝珠不想再说了。
“是,太太。”
姜维谭一听会留疤,也意识到自己出手莽撞,一时却开不了口。
顾宝珠缓了一阵,整个人才好了一点,额头戴着血渍的白布,脸色苍白。
姜维谭看着虚弱的顾宝珠,“宝珠,是我不好,我不该动手推你的……”
顾宝珠不想和他说什么,只道:“夫君,你想来也不是故意的,这是意外。”
“对,是我不对,也是因为殿试的事,情绪失控了,才……,你能明白就好。”姜维谭讪讪地道。
姜维谭现在就怕顾宝珠回顾家告状,到时就麻烦了!顾家在京城权势滔天,到时要整他非常容易。
“夫君,我头还疼着,就先去歇着了。”顾宝珠累了不想再和他说什么。
这阵子她明显感受到姜维谭的变化,对她多了几分不耐烦,偶尔看到他的眼神里都是淡漠。
顾宝珠在丫鬟的搀扶下回房歇息,姜维谭留在厅中,满心懊悔与焦虑。
回到房中,顾宝珠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想起曾经与姜维谭的甜蜜时光,那时的他温柔体贴,对自己关怀备至。而如今,一切都已改变。
是京城的繁华,迷了他的心窍,泪水从她的眼角滑落,浸湿了枕头。曾经他们也是恩爱夫妻,如今……
早知道当初留在京城会成这样,她一定就不同意就在留在京城,说不定结果,和现在是不同的……
姜魏谭这次没能中进士,让他一下子没了底气,面对顾宝珠时,更多几分不自在。
赵钰崔中了二甲进士后,赵家可谓是门庭若市。
不管认识不认识的,还有不少同乡的商人,读书人,不一而足,纷纷前来道贺。
赵钰崔可不敢收下,又不能闭门谢客,又不能不收,几经权衡后婉拒太过贵重的礼物。
殿试完,宋赵钰崔很快就被授予了官职,担任新城府昌荣县知县一职。
顾行晋也打听了昌荣县,位置不好不坏,在这里还是有所作为的。
再问过表哥赵钰崔,就没有出手干预。
“表哥,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地方赴任了,你只需平衡各方,为百姓谋些福祉。”
赵钰崔郑重地点点头,拿出一个木盒子道:“一定会的,你放心。这段日子,多谢你们的照顾。姑母她今日没来,你帮忙转交,将此物交给姑母。”
“都是自家亲戚,不必这么客气,这些就不必了!”知道赵家不是很宽裕顾行晋婉拒了。
赵钰崔将盒子一把塞给顾行晋,“此物一定要给姑母的,如今这样来去匆匆,只能由你转交了。”
随后就上了马车,和他道别道:“明谨,咱们表兄弟,以后有什么可以书信往来。”
“好,表哥,在此祝你一路顺风!”
顾行晋望着远去的马车,带着木盒子回到府中,就将赵钰崔托付的木盒子交给他娘。
“娘,这是表哥给你的。”
赵氏看了一眼那个盒子,直接打开了盒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只见盒中是一枚精致的玉佩,上面雕刻着吉祥的纹路。
“这孩子,真是有心了。”赵氏轻轻抚摸着玉佩,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和欣慰。
顾行晋看着那只玉镯,确实不错,不是太贵重,但也不便宜。
赵氏想到庶女和女婿的事,只能是让儿子出面帮忙。
“你姐夫的事,不如帮忙想想法子。”
“娘,他自己可有什么想法?”顾行晋反问道。
赵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能有什么想法。听你姐说不是在书房内不出,就是和狐朋狗友一块!”
“我当初劝过他,是他非要走捷径。”
赵氏叹了一口气,“看在你大姐的份上,出手帮他一次。”
面对赵氏的话,想到大姐和两个外甥,顾行晋还是松口答应帮他一次。
“初入朝堂的新人,职位肯定是不高。就是进士初入官场,多半是知县!”
“我派人过去问问,你姐夫和大姐他们是怎么想的。”赵氏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半个时辰后,派去询问的下人回来禀道:
“夫人,大人。大小姐和姑爷谋个一官半职就好,最好是地方能繁华一些。”
顾行晋对这种挑肥拣瘦的行为,不满多了几分。
“偏僻才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