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晚雪也不想这么折腾,但实在是没办法呀。平台系统都看不惯那些小鬼的残忍,真有了功德,就联系到她了。
给她开了不少权限,比如说给种植粮食和草药的土地加速生长,又送了她一个流水线的机器,只要放置好足够的草药,就可以分门别类的制作完成,粮食也可以制成有营养的风干或压缩食品。只要是支持我军的的武器,不是影响小世界发展的通通可以低价拿走。
而这么多的好处,只需要她每天走够5000步就可以。
这么大的馅儿饼砸下来,哪怕是她这个想咸鱼的也经不住诱惑。
不就是走走路嘛,她行!她可以!
有了宁晚雪的暗中帮忙,小鬼们溃不成军,提前了一年撤离,人数更是稀稀拉拉的。宁晚雪哪怕没有参加,但心里还是特别痛快。
接下来的内乱更是快速解决,因为有了她的参与,小翅膀一下扇快了。居然提前了两年解放。
宁晚雪开始了乖乖女的生活。
为了照顾她上学,宁老太坚持要去最好的地方上学。
于是,宁老头宁老太带着小闺女和孙子孙女们来到了四九城。在正阳门买下了一个两进四合院。
除了老两口儿,全家人都不敢置信,他们家有这么有钱吗?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问老两口儿。
后把目光落在了自家小妹身上,想让她去套套话,更是许她买好多好多的好吃的。
宁晚雪双臂一抱,扬起小下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儿,傲娇的一转身走开了。
几个大哥也很无奈,直奔自家孩子的房间,看看有没有落网的信息,万一自家孩子运气好,听到了呢。
结果这帮孩子嘴巴十分严实,毕竟都被小姑姑警告过。一句话也不肯说,尤其是自家父母不是说过吗?即便是不听他们的话,也要听小姑姑的话。
开学的时候,一大家子走在马路上,那叫一个震撼。如果不是背着书包,可能都会被当做聚众闹事,请去喝茶。
哪怕是因为她的原因改变了一部分时间,但有些事依旧没有改变。10人以上聚集到一块儿,没有具体的理由,就当做聚众闹事。
别人的感受是怎样?他们不知道,但眼前的老师却乐开了花。
尤其是听说他们是一大家子,更是感慨不已,热情的做登记。如今如此有觉悟又支持他们工作的人真的很少,更何况还有一小半儿女娃娃。
在宁老头提出要求给他们安排不同班级,校长也只是轻触了一下眉头,然后找人安排一些卷子按实力说话。
没想到有这么多好苗子,年龄最小的宁晚雪上的都是三年级。
宁晚雪就是那个小傲娇,其实直接让她考高中都没问题,她只不过是想按部就班的上学,如果不是一二年级的小鼻涕孩儿太脏,她都想从一年级开始。
内心暗示自己都已经做了那么多了,是时候闲鱼躺了。要不是十年后可以脱离世界还给原主,她才不会有这么一招,在家待着不好吗?
想想就觉得憋气,这个世界处处是坑,哪怕是平台系统都被坑了。真正应了那句话常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
呜呜呜............
命也太苦了,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偏偏因为个子小坐在最前排,天天吃粉笔灰。感觉自己白嫩的小脸儿都灰头土脸。
可住在城里也有开心的时候,就比如说每天晚上都可以回家泡个热水澡。家里更是天天有蛋有肉,吸溜吸溜。
老两口待不住,不仅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拔了,种上了小青菜,养了几只小鸡。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鸡蛋。
宁晚雪只是稍稍的提了一嘴,喝牛奶可以长个儿。
老头老太正式订了牛奶让大家一起喝,只不过这时候的牛奶没什么加工,没几个人能享受到这个福气。
最后老太一拍板,订豆浆也是一样。没想到这豆浆居然比牛奶还贵。
宁晚雪也是无语,反正不耽误大家补身体就好。
他们刚适应城里的节奏,老家的人不知道谁鼓动的,一个个都张罗来城里做工。至于刚分的田地,就成了老大难。
毕竟斗地主的时候大家都看的心惊胆战,现在谁敢顶风作案?
最后一商量,大家各凭本事找工作,没找到工作的可以帮忙在家里照看一番。找到工作的也帮忙留意,咱兄弟几个都在城里扎根了,再把土地退给村里。
宁晚雪......
她还想着借助家里的声望,回头带大家好好种地,弄个小作坊呢。没想到计划比变化还要快。
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她也不必多操心了。
乖乖巧巧的坐在教室听着老师讲课,可是老师是四川的,带着她说话都有些跑调,这调调怎就越听越喜欢呢?
学生带着好奇,没有一丝恶意的嬉笑模仿。平时课间聊天儿的时候,也会故意拿腔拿调。
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乖乖,不得了了。”
刚期末考试结束,大家开心的跑出学校,一个没注意,不知道谁的鞋跑掉了,结果宁晚雪的同桌小胖,来了一句:“我的孩子丢了,谁帮我找找。”
同学之间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但路过的大人不知道啊,还觉得这些思想有问题,一点儿同情心都没有。
赶紧帮小胖同学找弟弟妹妹,完全不知道“孩子”两字的意思,也没注意到小胖同学说帮他找“孩子”有啥不对。
有热心的人已经快速的去帮忙找警察,孩子丢了可是大事啊!
而小胖几个同学那嬉闹,没注意旁边的大人有多着急,就连宁晚雪是好长时间才反应过来,净想坏事儿了,这下可闹大了。
赶紧帮忙解释是怎么一回事,恰在这时报警的人跟着警察一起回来了。
小同学们排排站,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紧张不已,宁晚雪也不例外。警察和路人知道是乌龙,但也很气,放学了不早早的回家,竟在这儿给他们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