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翌日清晨,李简第一个到工部点卯。
数九寒天,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朝臣们、官员们不得不早早起身到各自的衙门点卯。
“尚书大人,您可算是来了,下官有一事相求。”
闵尚书看着突然这般作态的齐王,眼珠子都快瞪圆了。
他怀疑是自己今个儿起的太早,还没清醒看错了。
于是,闵尚书用力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齐王依旧弓着身。
闵尚书赶紧上前,扶起齐王,一边扶,一边道:“这,齐王殿下您这是?有什么话,好好说,微臣可受不得您如此大的礼啊。”
“闵大人,微臣知晓您心向百姓,京城中有数万百姓遭了冰灾无家可归,我真是愁坏了啊。
各种法子都想了,梁尚书实在是太抠门了,只给拨了三万两银子。
三万两银子不少,但却远远不够用来赈灾啊。
您看看有没有什么活计能让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们能有活干,我打算让受灾的百姓们以工代赈。”
闵尚书托着下巴,沉思着开口,“以工代赈?法子倒是不错。只是,眼下天寒地冻,许多活计都没办法做啊。”
“大人,您一定有法子,还请大人一定要帮帮京中无家可归的百姓啊。
百姓们有事做,才能重建家园,日子慢慢会恢复如常。”
闵尚书摆了摆手,送客道:“你先别说,容本官好好想想。”
李简见闵尚书对此事上了心,不再纠缠,乖乖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再次拿起了昨日让侯春福拿来的京城周边的舆图,思索着能给那些百姓们寻一个什么活干。
必须得有正当理由,且由朝廷出面,如此一来,百姓们方能有一条出路。
闵尚书没有闲着,他拿起了桌上的公文,翻找起来。
翻了一会儿,闵尚书嘴角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有了,有法子了。”
“去,把齐王殿下唤来。”
随从不敢耽搁,立马应道:“是,大人。”
“闵大人,您想到法子了?”
闵尚书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公文递给李简,“是,还真有一个活能满足齐王殿下您需要。”
李简接过公文,仔细看了一遍,嘴角忍不住上扬。
“修一条从京城到玉泉峰的驰道?下官记得有从京城到玉泉峰的驰道啊。”
闵尚书拱了拱手,道:“殿下记得不错,确实有驰道,但是,这条驰道年久失修,需要重新修缮一番。
且,陛下有意将玉泉峰上的泉水引入紫禁城内。
我们可以借此,让无家可归的百姓将驰道重新修缮一番。”
李简立马道:“闵大人果然心系百姓,下官佩服。”
闵尚书笑得像一只小狐狸,“殿下莫要拍下官的马屁了,此事还得请殿下同陛下说上一说。”
李简下意识瑟缩一下,“闵大人,我这两日被父皇叫进宫狠狠训了两顿,您就行行好,饶了我吧。”
闵尚书想了想,脸上的神情越发严肃,“嗯,行了,修驰道一事,本官亲自与陛下陈情。”
李简趁热打铁,“大人,百姓们什么时候能去修缮驰道?”
“明日,最迟明日,我一会儿就进宫向皇上禀报此事。”
李简朝着闵尚书深深一揖,“下官替百姓们谢过大人之恩。”
闵尚书摆了摆手,整理了一下衣袍,进宫面圣去了。
十个避难所正在如火如荼地建造中,李简带着人敲锣打鼓,召集无家可归的百姓们。
“皇上有旨,命本王建造临时避难所供因冰灾损坏房屋致使无家可归的百姓们入住。
临时避难所正在如火如荼的建造中,诸位若想更早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请即刻到这边来排队,本王需要安排你们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王爷,您要我们做什么啊?我们冻得浑身发抖,浑身上下使不上一点儿力气。”
一下子有近十万的百姓没了住所,财物都被埋在了废墟里,想要把财物找回,需要花时间。
运气不好的,家里的亲人被困在了屋里没跑出去,死在了雪天里的不在少数。
百姓们处于一种极度害怕、恐慌的状态里,粮食涨价、布匹涨价。
只要是他们需要的东西,通通都涨了价,这让本就不富裕的人家越发活不下去。
仅仅靠着三皇子一日两顿的稀粥,压根填不饱肚子,只是吊着一口气罢了。
“你们的难处本王都清楚,正因如此,才要团结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么冷的天,若是没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又何谈未来呢?”
李简扫视了一圈,发现许多百姓眼里依旧没有光彩,显然没有被自己说的话打动。
“冷静,必须冷静,再想想法子。”李简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强逼着自己冷静下来。
李简回想起张泽曾和他说过的话,“百姓们的需求是很简单的,只需要让他们能有一口热乎饭,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无论你想让他们去做什么,他们都会去做,因为他们想活着。”
李简突然福至心灵,他方才的话太过宽泛,眼下这些百姓脸上满是麻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先活下来。
“本王可以承诺,凡是干活的人,一律可以领一个馒头,一碗热粥。”
此言一出,李简立马就注意到不少百姓的眼中有了光彩。
“王爷,您说的是真的?只要去干活就能有馒头和热粥?”
李简毫不迟疑,高声回道:“自然,君子一诺重如千金,本王一向是一个说到做的的人。”
立马有不少百姓直接拜服在地,高声道:“草民但凭王爷差遣。”
“想要干活的,都到这边排队。”
“本王先说好,凡是干活的,能够优先获得一个临时的避难地。”
不足一息,空无一人的官吏面前,排了长到看不到头的队伍。
李简见此立即又派了几个官吏到此登记,将登记的百姓分别派往不同的地方干活。
香云寺、敬安寺、避难所、驰道……这几处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十万人,足足花了一日半的工夫,才将所有人都安置妥当。
“父皇,您不能厚此薄彼啊,儿臣实在是没法子了啊。
十万张嘴巴,一日两顿,儿臣手头的银钱都花得差不多了,但是还有很大的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