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故事分享会” 的筹备工作很快提上了日程。李主任特意把活动定在周末下午,还在社区活动中心挂了彩色灯笼,摆上了老居民们当年用过的旧物件 —— 王爷爷的京剧脸谱、李奶奶的菜篮子、张爷爷的工厂工作证,连时间修复好的老照片相框,都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时间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不仅把圆盘的 “场景模拟” 模式反复调试,还在日志里列了详细的 “防乌龙清单”:1. 活动前将小猫安置在猫笼(放在后台,避免接触圆盘);2. 场景模拟范围锁定在舞台投影区,禁止实体化;3. 随身携带备用圆盘(防止主圆盘突发故障);4. 萧处楠负责现场 “参数监督”,避免误触按钮。
萧处楠看着他写得密密麻麻的清单,忍不住笑了:“你这清单比时空管理局的考核流程还细致,这次肯定不会出问题了。” 时间却一脸严肃:“上次场景实体化已经够惊险了,这次要保证老人们能安心讲故事,不能再出岔子。”
活动当天,社区活动中心坐满了人,前排是讲故事的老居民,后排是来听故事的邻居,还有不少小朋友坐在地毯上,手里拿着零食,眼睛亮晶晶地等着开场。时间把小猫放进提前准备好的猫笼,放在后台角落,还特意给它留了一小碗猫粮和玩具,才拿着圆盘走到舞台旁的操控区。
李主任先上台致辞,随后宣布分享会开始。第一个上台的是王爷爷,他手里拿着当年的京剧脸谱,走到舞台中央,缓缓开口:“当年社区第一届中秋晚会,我就是戴着这个脸谱唱的《定军山》,那时候台下的掌声,比今天还热闹呢……”
时间赶紧启动圆盘的 “场景模拟”,舞台背景的投影幕上,慢慢浮现出当年的场景:木板搭的简易舞台,挂着红灯笼,台下的居民们举着蜡烛(考虑到安全,时间特意把灯笼换成了蜡烛光影),王爷爷戴着脸谱站在舞台中央,虽然画面是黑白的,却充满了年代感。
“对!就是这个样子!” 王爷爷指着投影幕,激动地说,“当时我唱到‘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台下的小朋友们还跟着拍手呢!” 时间立刻调整场景,在画面里加了几个拍手的小身影,惹得台下的小朋友们也跟着拍起手来,现场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
接下来是李奶奶讲故事,她拿着旧菜篮子,回忆起社区菜市场刚建成时的场景:“那时候菜市场就在现在的健身广场,早上五点就有人摆摊,卖菜的阿姨都会多给我一把小葱,卖肉的师傅也会把肥一点的肉切下来给我,邻里之间可亲切了……”
投影幕上,渐渐出现了热闹的菜市场场景: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蔬菜,卖菜的阿姨笑着递小葱,卖肉的师傅正在切肉,李奶奶提着菜篮子在摊位间穿梭,画面温暖又鲜活。台下有居民小声说:“我还记得那个卖菜的阿姨,后来搬到别的小区了,没想到今天还能‘见’到她。”
轮到张爷爷讲社区工厂的故事时,时间特意把场景调成了彩色 —— 张爷爷说当年工厂的机器是蓝色的,工作服是灰色的,连墙上的标语都是红色的。投影幕上,蓝色的机器在运转,穿着灰色工作服的工人在忙碌,红色的标语 “安全生产” 格外醒目,张爷爷看着画面,眼眶微微发红:“那时候我们一起上班、一起吃饭,下班了还会一起下棋,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