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楚王朝那气势恢宏的金銮殿中,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龙椅之上,大楚帝身着一袭明黄色的龙袍,袍上绣着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神色凝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位身着素衣的侍卫,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走进殿内。他单膝跪地,声音低沉且带着一丝悲痛,向大楚帝禀报道:“陛下,护国大将军在边境一战中,不幸英勇牺牲,敌军已被击退,但将军……”话未说完,侍卫已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大楚帝听闻此讯,身子猛地一震,原本威严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沉痛之色。他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如翻江倒海般的悲痛。片刻后,大楚帝缓缓睁开双眼,眼中满是决绝与哀伤,他微微抬起头,声音虽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厚葬。”
这简短的两个字,在空旷的金銮殿内久久回荡。大楚帝深知,护国大将军一生为大楚王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是大楚的擎天之柱。如今将军战死沙场,他的离去,不仅是大楚军队的重大损失,更是整个王朝的伤痛。
大楚帝接着说道:“以国礼葬之,为将军修建最宏伟的陵墓,谥号‘忠武’,世代供奉。其家人,皆厚加抚恤,不得有丝毫怠慢。”大楚帝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重锤,敲打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文武百官纷纷跪地,齐声应道:“陛下圣明!”声音响彻整个金銮殿,仿佛在向逝去的护国大将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在向世人宣告,大楚王朝不会忘记每一位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
大楚帝缓缓起身,走下龙椅,他的步伐略显沉重,往日的雄姿英发此刻被无尽的哀伤所掩盖。走到殿中央,他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大臣,眼中既有对护国大将军离世的悲痛,又有对王朝未来的忧虑。
“将军一生,为我大楚抵御外敌,保我百姓安宁,他的功绩,朕铭记于心,大楚的每一个子民都应铭记于心。”大楚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此次厚葬将军,不仅是对他个人的敬重,更是向天下昭示我大楚对待功臣的态度。”
说罢,大楚帝转身,望向殿外那片辽阔的疆土,仿佛看到了护国大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传朕旨意,全国上下,为将军默哀三日,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让天下人都知道,将军的牺牲,重于泰山。”
一位老臣上前,抱拳说道:“陛下,将军已逝,边境局势虽暂时稳定,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当务之急,是选出一位能接替将军之位的贤才,稳定军心,巩固边防。”
大楚帝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会尽快从军中挑选出有勇有谋之人,接任护国大将军之职。只是……”大楚帝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这继任之人,既要能震慑外敌,又要深得军心,实非易事。”
此时,另一位年轻的大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末将愿举荐一人。骠骑将军王猛,跟随将军多年,作战勇猛,谋略过人,且在军中威望颇高,末将认为他可担此重任。”
大楚帝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王猛此人,朕也有所了解,他确实是个人才。只是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斟酌一二。”言罢,大楚帝长叹一声,再次望向远方,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护国大将军的在天之灵能保佑大楚王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对于厚葬将军以及后续的安排,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整个大楚王朝,都沉浸在对这位英雄的追思与敬意之中。
在一片黄沙漫天的古战场上,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声响。残垣断壁间,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血腥之气,那是昔日惨烈厮杀留下的痕迹。
顶羽,这位身经百战的铁血将领,虽已身负重伤,却依旧挺立不倒。他身着的铁甲满是斑驳的血污与刀剑砍斫的痕迹,可即便如此,那铁甲在风中依旧发出铮铮之声,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荣耀。
顶羽的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执念,那是对胜利的渴望,对守护家国的坚定信念。他紧握着手中那柄同样伤痕累累的长刀,刀身微微颤抖,却透着一股不屈的气势。
他抬头望向不远处那片诡异的雾区,雾气翻滚涌动,仿佛隐藏着无尽的危险与未知。可顶羽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发出一声震彻天地的怒吼:“铁甲依然在!”这吼声中,饱含着他的不屈与决绝,带着一往无前的豪迈。
随着这声怒吼,顶羽身上的执念如实质般的光芒,朝着雾区直直冲去。那光芒宛如一道璀璨的流星,瞬间划破了弥漫的雾气。光芒所到之处,雾气如遇天敌般迅速消散,可紧接着,雾气又疯狂地涌动回来,试图重新将那片区域遮蔽。
顶羽却毫不畏惧,他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雾区迈进,每一步都在沙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铁甲依然在!”他再次高呼,声音中带着视死如归的气魄。仿佛他身上的铁甲,不仅仅是一副冰冷的战甲,更是他心中那份永不磨灭的守护执念的象征。
在这漫天风沙与诡异雾气交织的战场上,顶羽以他那孤独而又坚毅的身影,带着对家国的深深眷恋和执念,毅然决然地冲入雾区,哪怕前方等待他的是无尽的危险,他也毫不退缩,只因为,他坚信“铁甲依然在”,守护的信念永远不会倒下。
在一处清幽静谧的山谷之中,四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无尽的往事。季无修的墓便坐落于此,墓碑古朴厚重,静静地矗立在这片宁静之地。
姜成启怀着无比沉痛与崇敬的心情,缓缓来到墓前。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神色黯然,眼神中满是悲戚与怀念。此刻,他的心中五味杂陈,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季无修相处的点点滴滴。
姜成启在墓前缓缓蹲下身子,双手轻轻拂去墓碑前的落叶,动作轻柔而虔诚,仿佛生怕惊扰了墓中的故人。随后,他双膝跪地,挺直脊背,表情凝重而庄严。
只见他双手合十,缓缓举过头顶,深深地低下头,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这一磕,饱含着他对季无修的感激之情。季无修曾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伸出援手,传授他宝贵的修行法门,引导他走上正途,这份恩情,姜成启没齿难忘。
接着,他再次重重地磕下第二个响头。这一次,满是对季无修的敬佩。季无修一生光明磊落,心怀天下,以绝世之能守护苍生,其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情怀,令姜成启由衷敬仰。
最后,姜成启用尽全身力气,磕下第三个响头。此时,他的额头已微微泛红,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这一磕,是对挚友离去的悲痛不舍。曾经与季无修一同谈经论道、并肩作战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如今故人已逝,怎不让他肝肠寸断。
磕完三个响头后,姜成启久久不愿起身,只是静静地跪在墓前,任由泪水流淌,仿佛要用这种方式,与长眠于此的季无修做最后的倾诉。山谷中的风声似乎也变得愈发低沉,像是在为这份深厚的情谊和无尽的哀思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