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目光投向远处,仿佛能穿透这宁静的假象看到迫近的危机:“我们带着上一次逐火的记忆回到这里,时间的起点,是为了履行和白厄的约定。「铁墓」的降临近在眼前,而我们还有机会…改变这一切。”
昔涟的语气充斥着怀念:“哀丽秘榭,真安静呀……在「昔涟」的记忆里,她总是一个人待在湖边,轻晃着秋千,像是在等候谁。”
星忍不住追问:“能想起更多事吗?”
昔涟轻轻摇头,眼神带着些许迷茫:“似乎不行呢…听着很奇怪吧?明明是自己的事,语气却像个旁观者。可记忆就像一层厚厚的冰,模糊不清。人家唯一记得的,只有和你一起走过的时光。”
她很快振作起来,语气变得坚定,“下一次「再创世」后,翁法罗斯就会坠入「毁灭」的结局……但这种故事早就不流行啦。在一篇浪漫的史诗中,坏人的阴谋就该被主人公挫败,对吧?”
星立刻意识到关键:“需要更多天外盟友的支援。”
【砂金:其实现在流行的都是反派拯救世界了】
【星:可这次不是不同于以往的浪漫故事吗!】
【砂金;哈,说得对,不过这就是现实的有趣之处——永远无法提前确认故事的结局。】
【三月七:不过...这个昔涟确实像是迷迷,对于其他轮回的昔涟更像是旁观者啊...】
“是呀。如今我们已经知道,封闭天空不是艾格勒的本意……它的背后是「来古士」,妄图操纵一切的黑幕,真是不可饶恕。” 她的眉头微微蹙起,流露出担忧,“不过,人家总有些不安…来古士会走上台前,说出一切,说明他对现状还游刃有余。”
她分析着:“也许他还握着什么底牌。你想…连「吕枯耳戈斯」都是个假名,我们完全不知道那个坏蛋的来历。嗯…伙伴,是不是得借助一下你身上的宝贝啦?”
星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该用识刻锚联系螺丝咕姆了…”
昔涟眼睛一亮:“对。那位智械朋友说过:「必要时,它能成为内外沟通的桥梁」。” 她环顾这片被奇异时空包裹的村庄,“哀丽秘榭是被「岁月」包裹的小村庄。在这里,我们或许能和外界取得联系。总之,先试试看吧?至少得把你平安无事的好消息,带给天外的朋友们。”
她拉起星的手,动作自然又带着点急切:“首先,要找一个隐蔽的角落……” 她带着星走向村庄里的小屋。
“在「昔涟」的记忆里,她把这个房间当作秘密基地。没人发现她在这里偷偷练习欧洛尼斯祷言,或者试着和神明对话。”
【流萤:你也有秘密基地?(警觉.jpg)】
【青雀:偷偷学习..偷偷卷,好吧,看来昔涟还是一个卷王】
推开木门,小小的院子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很整洁。
昔涟的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使命感:“但今天不同,对吗?我们要联系的,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而是真实存在的,来自其他世界的人类。人家已经准备好见证奇迹啦。”
【花火:不是近在咫尺的神,而是遥不可及的人啊~】
【「吟风爵」维吉妮娅:请详细说说...遥不可及的人吗?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啊。】
【艾丝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没错,对于凡人来说,或许见本地神灵比见一位天才容易多了。】
【加拉赫:哈,作为令使,说是神好像也更容易被理解。】
星思索着:昔涟,她说话的语气真的好像迷迷……有太多困惑了,我也很在意丹恒和三月七的情况。希望识刻锚能正常运作,我需要解答……
她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启动了那来自天才俱乐部的造物。
……
一阵细微的电流声后,螺丝咕姆那冷静、带有金属质感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响起,伴随着数据流的干扰杂音:“「信号强度…14.8%…对话窗口…16分22秒…前提:无外部干扰……」”
两道略显模糊的投影出现在她们面前。
螺丝咕姆的影像率先稳定下来:“得知你平安无事,我们很欣慰,女士。”
星看到另一个投影,有些惊讶:“黑塔,你也在?”
黑塔本体抱着手臂,语气一如既往地直接:“我不仅在,还顺手救了你4次——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但现在不是高兴的时候,两个天才站在这里,代表你遇上大麻烦了。”
她没有任何寒暄,直奔主题:“听好了,小家伙。「毁灭」的目光看向了这里。我没有开玩笑,不是机器头,是纳努克。”
【星:伟大的黑塔女士救了我】
【三月七:诶?等下,星应该没见过这个形态的黑塔吧,怎么认出来的。】
【星:嗯...直觉。】
【丹恒:不过...这话倒也不错,两位天才出动来救人,这下事情显然严重了。】
螺丝咕姆接过话,语速加快,逻辑清晰:“时间紧迫,我会用你熟知的概念说明:名为翁法罗斯的世界,实为绝灭大君「铁墓」自我演算、成长的实验场....”
“预测:十四个系统时后,铁墓将完成自我加冕,启动对「智识」命途的毁灭计划。”
【星:多久??】
【艾丝妲:只剩下十四个系统时?!】
【「断锋爵」拉比努斯:14个系统时?如果换算成翁法罗斯内的时间是多久?】
【三月七:大概...一天的时间?】
【阿格莱雅:最多就是从门扉时到幕匿时...已经迫在眉睫了。】
星感到难以置信,不由得问道:“「铁墓」不是早就存在了吗?”
黑塔解释道:“从公司提供的情报来看,铁墓多半不是「星啸」或「焚风」那样由人类升格的大君,而是一道算法序列。只要有计算载体,它就无处不在。”
“潜伏在翁法罗斯的铁墓是「源代码」——这台权杖就是它的培养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