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
“晚餐清炖羊排,红萝卜焖羊杂!”
说话的厨子手起刀落,劈砍宰杀处理干净的山羊,另一名厨师在切滚刀萝卜。
会做面食的士兵,从车上搬来前发好的老面做煎饼。
红萝卜比较耐储存,从庄园带出六十多斤放在车上三天,目前还没有变质腐坏。
“哈哈,好!多下点料,大伙都管饱!”
“喏,小的遵命!”厨子应声砍下一根根带骨羊肋。
原本风餐露宿的千里之行,但凡跟随侯爷出过远门的人皆已知晓,途中伙食远胜寻常商贾大户。
猪油三大瓦罐,芝麻辣椒酱三个玻璃瓶,干辣椒粉至少三斤。
虾蟹调味粉,胡椒粉,花椒以及只有皇室能享用的特贡香料,也是应有尽有。
三口双耳大铁锅,五个平底煎锅。
一口铁锅能焖煮二十五斤大米,满满一大锅米饭足够四十几个成年人吃饱。
再加上煎饼,六十多人一锅米饭正好。
“侯爷!”
“侯爷……”
二十几名工匠凑在一起畅谈,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可能第一次踏足西域边境。
炼铁厂十三位已有高炉炼铁经验的师傅,六名工部将作监派来修建归义阁的工匠。
还有四名掌握奶粉提纯、厂房设计及相关设备组装的工匠。
苏尘拱手回应,“各位师傅,这几天辛苦了哈!”
其中一名在皇宫与苏尘共同观看平板的匠人,拱手笑道:“侯爷言重了!我等这几日食宿更胜以往,倒像是跟随太子殿下与侯爷游山玩水一般!”
“是极,是极!”众人齐声拱手大笑,“哈哈哈!”
“哈哈,那就好!这次我带了一些辣椒、花生和西瓜种子过来,到时各位师傅可以尝试播种自给自足!”
西域此时已有西瓜,只是形状和苏尘系统给的有些不一样。
西域的西瓜称为寒瓜,长得像个头稍小的冬瓜。
“我等遵命!”
张望和炼铁厂的工匠估计要在西域停留很久,其他人完成各自任务便可返回长安。
“各位继续聊,我去那边走走!”
“侯爷请!”
苏尘摆了摆手巡视车队,王朝马汉跟在他身后。
薛仁贵、李恪正指挥士兵搭帐篷摆放餐桌,长乐公主自做主张从甘州带了三套矮脚餐桌。
就在车队前方约两百里左右,玉门境内高昌长史麴雍,率领的五百人使团也在埋锅造饭。
高昌使团一行,天亮赶路天黑就安营露宿。
历时三十九天,五百人还没出走大唐河西境地。
麴雍和几位副使正讨论返程时的见闻,先是对几次遇见往返西域与长安的越野车百思不得其解。
其次,沿途遇到两拨数万人参与的庞大修路工程。
修路本不足为怪,怪就怪在施工人员中不但有大唐的百姓,还有突厥牧民和骑兵。
薛延陀俘虏面相着装,与东突厥基本无异,麴雍以为负责看守的执失思力与薛延陀俘虏都是突厥人。
后来又遇到规模,远胜寻常使团人数限制的薛延陀一行。
薛延陀使团当中骑兵人数不到三百,其他都是负责驱赶牲口的牧民,看上去像骑兵而已。
几番讨论终究想不明白,大唐近来发生了何事。
麴雍心中的疑问,急待知情人解答。
……
“大舅哥,你和房相要不要喝点酒?晚上我来开车!”
听到别人称呼房玄龄为‘房相’,苏尘有时也跟着叫。
不过,房玄龄认为苏尘喊他‘房伯伯’更顺耳,称他为‘房相’多少有点打趣的意味。
就像他自己称呼苏尘‘苏小子’改为‘镇国侯’。
苏尘不喜喝酒,所以此次西巡没有吩咐王朝马汉备酒。
离开甘州时,张宝相硬是献上一坛御液酒。
一个宽大的帐篷内摆了三张矮桌,还是李承乾、李恪、薛仁贵他们六人列席。
三张案台中间撑起一盏太阳能路灯,帐篷空间略显局促。
李承乾面带微笑有些犹豫,连续驾驶五个多小时,经苏尘一提醒他很想喝杯酒提提神。
房玄龄见此心领神会,作揖一礼,“臣,乐意奉陪!”
李承乾畅快笑道,“哈哈,好!”
“行,我去拿酒来!”苏尘起身走出帐篷为二人车上搬酒。
不一会儿,苏尘端着几只碗返回帐篷,王朝放下酒坛转身离开。
“两位手下要不要来一杯?”苏尘在李恪和薛仁贵座位前摆了两只碗。
御液酒度数不高,果酒提纯的白酒度数应该在28-32度之间。
若是蒸馏提纯粮食酒那就不一样了,少则也有45度往上。
李恪摆手婉拒,“不了,皇兄与魏国公尽兴就好!”
房玄龄贞观初年受封邢国公,贞观三年初晋封魏国公,并奉命与孔颖达等监修史书。
“侯爷,今晚仁贵驾车不宜饮酒!”
苏尘笑了笑,给他们二人倒了一碗,“以你们的酒量,一碗喝不醉!”
“出了帐篷没人知道你们犯规喝酒,我保证不举报你们!”
李恪伸手扶向碗边,接受苏尘的倒酒和谗言。
“多谢侯爷!”
当苏尘准备给薛仁贵倒酒时,后者立即起身,并从他手中接过酒坛先为李承乾和房玄龄倒酒。
“我不喝酒,你给她倒!”苏尘不动如山,出言阻止薛仁贵给他倒酒,并指向旁坐的长乐公主。
苏尘想让她喝点酒,免得等会闹腾又要拉着他玩牛牛。
“不喝!”长乐公主摆了摆手。
薛仁贵自然不敢勉强,给自己倒了大半碗。
“房相、三弟、仁贵,举杯同饮!”
“太子殿下请!”
“请!”
不一会儿菜上齐,李承乾四人一碗酒分五次慢饮,苏尘只管埋头干饭。
“嗯,红萝卜炖的羊杂汤不错!”
“羊排软烂脱骨,很好!”
帐篷外六十多人,早已用完餐收拾完毕,只等着苏尘六人散席。
八点多,苏尘和长乐公主吃饱喝足走出帐篷。
发现其他人已整装待发。
苏尘看了下手表合计一番,决定夜间行驶两个小时完成一百多公里行程。
如此一来,明天只剩下四百公里的路程,如果顺利便可以午饭之前抵达伊吾城。
十五分钟过后,车队继续踏上旅途。
“坐稳了,走起!”
苏尘感觉很久没开车了,把住方向盘的那一刻别有一番亲切感。
长乐公主坐副驾驶,李承乾躺在后座休息。
“木头,夜间行车为何不开远光灯?”
苏尘单手扶方向盘,另一只手握住档把,“开啥远光灯!荒郊野外的一个人影都没有,车速慢路况好完全用不着!”
“哦~!”长乐公主认为苏尘说的好像有点道理,默默点头。
路况确实好,即使遇到突发状况,卡车最多冲到路旁沙土中。
车队平稳行驶了两个小时二十几分钟,苏尘与长乐公主偶尔小声交流着。
后座的李承乾醒了过来。
李承乾看了下手表,差几分钟十一点,“妹夫,现已接近子时,要不今晚到此停车歇息如何?”
“好!”
“嗯?”
苏尘正要按下双闪提醒后面的卡车减速,忽然发现前方路旁出现很多火把。
好像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苏尘立即按下双闪警示灯,轻点刹车,并打开远光灯。
卡车远光灯一开,苏尘看清了远处的情况。
路旁安扎了望不到头的帐篷,大概每五、六顶帐篷转成圈。
帐篷前面突然站出一排手持兵器的士兵,观其着装不像大唐的士兵。
好在前方士兵只是手持兵器,却没有亮出兵器。
否则远征军士兵,就要火箭弹伺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