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儿,你这画的也实在太好了,这幅画为师甚是喜欢,”文斋先生看过了一遍之后,高兴地说道是。
“学生也没有什么好赠送的,只要老师喜欢就好了,”因着文斋先生不喜欢那些金银之物,所以贾环也的确不好送着那些。
“我在江南的时候,还听说那幅《洛神赋图》的落款也是“墨韵”二字,今日见着这幅也是如此。
宫里的那幅《洛神赋图》想来应该也是你的画作了?”文斋先生问道。
“是,那一幅画的确也是学生所画,因着那年那幅画被梁王殿下看中,所以徒儿就赠送与了梁王殿下。
后来梁王殿下赠与了太上皇,如今太上皇仙逝,那幅画便被当今圣上收藏了,”贾环一五一十地说道。
“哦,原来如此,倒是可惜为师没能亲眼看看你所画的那幅《洛神赋图》,”文斋先生叹息道。
听到这般,贾环也同样有些感慨,就是如今他自己也再不可能看到那幅画的。
心中叹息了一回,贾环也跟着文斋先生问道:“老师,你这几年为何不上京城这边过来呢?”
“这个说来话长,前些年,因着你师娘的身子不大好,所以我就和她一直在江南这边静养着……”文斋先生道。
“原来如此,如今师娘的身子可还有些什么不适?我让人去寻些名医过来为师娘看视一番,”贾环也问道。
“如今她倒是好了,你也切勿担忧的,”文斋先生忙解释道。
“好了倒是最好的,老师,您和师娘不妨就跟着我去江宁府那边住着吧。
那儿有我家的祖宅,院子也多,倒是也可以让着徒儿为您二老尽尽些孝心,”贾环提议道。
“你的心意,为师心领了,倒是也不必去了,你师娘和我在这儿也住着习惯了,也不大喜欢去别处住着。
而且你如今也升任了江南布政使,每日也自是有事儿忙的,我呀就不必去你那儿再给着你添加麻烦了。”
“老师,这不麻烦的,徒儿虽然处理日常事务要忙着些儿,不过下衙的时间里依旧可以伺候老师的。
就是徒儿的媳妇人等也能陪着师娘聊天解乏,人多了,倒是也热闹些,也能让师娘高兴高兴呢,”贾环继续劝说道。
“倒是不必了,你师娘向来也最是喜欢清静的,而且在这儿住习惯了,她也不大想往着别处去住着。
你这般心意,为师也替着你师娘领了,倒是真真不必去了,你能来看看为师,为师也已经很高兴了。”
见着文斋先生依旧回绝着,贾环这边也不好再过多劝说,遂也和文斋聊起了其他的话题。
“近日听说在查验江南地方的常平仓和税银的事儿?”文斋先生问道。
“是,学生近来就是在做着此番事情的,”贾环回道。
贾环弄出来的事情倒是也挺大的,整个江南的官场也都知道了,他想着文斋先生这儿自然也是知道的。
“你做得很好,近些年来,江南这边的官场也有些不大像样了,到处都是些欺上瞒下的,所以才能让刘筠溢敢如此作为……”
其实文斋先生在江南这边也一直都有关注着江南的政事情况,一般这儿有着什么事情,他基本上也都知道。
文斋先生当年就是来替着梁王在江南这边暗查赵王的地方势力,以前若是有了事情之后,他也会马上汇报给梁王。
如今赵王倒台了,他到底是不用监视着赵王的势力了,不过如今若是有着什么大事情,他也依旧会通报给梁王的。
其实就是江南这边出现了前任布政使刘筠溢贪污这一事,也是从文斋先生这边送着信件往着帝都那边给梁王的。
然后梁王这边才安排着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方锶民直接弹劾了前任江南布政使刘筠溢,所为的也是整顿着江南这边的乱象。
就是贾环自己来这儿任职,也是文斋先生推荐给了梁王,然后梁王才举荐给了正兴帝。
贾环从头到尾也被文斋先生谋划好了,不过他自己倒是不知道他是因着文斋先生的举荐才来的江南。
当然文斋先生此番也是为了历练贾环,更为了让他往后的仕途上能够再积攒更多的经验。
本来文斋先生还想着等贾环到这儿来后,再提点一番贾环的,不过贾环如今所做的事情倒是符合文斋先生的预期。
所以他也不打算再提点贾环了,只任由着他自己这边发挥吧。
至于陆铭义,因为文斋先生知道他的性子到底太耿直了些,并不适合做地方官,所以就没有推荐他过来历练。
而是推荐他直接入了内阁,成了内阁侍读(正五品),负责着一些内阁里边的日常文书工作。
内阁侍读虽然品级不高,不过这可是直接参与了中枢的工作,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求不来的。
而且内阁侍读负责的是协助大学士收发和校对奏章等事情,接触到的信息自是非常多的。
影响力也不小,当然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不小的,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大学士呢。
贾环这边是勋贵,几乎不可能入阁成为大学士了,不过他要是想成为军机大臣参政也完全可以的。
如今陆铭义和章维诚就是在林清澜手下做事,他们如今也算是完全被纳入到了梁王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梁王虽然知道自己以后就是毋庸置疑的顺位继承人了,不过这些中枢机构里边他到底也得提拔着自己的人上去。
不然等着他执掌了大印的时候,就怕使唤不动这些底下的人员了,到时候就是他想着要施行什么政策也是行不通的。
而且还会处处受制于那些老臣们,他就更难以有所作为了,所以他如今也才做着这一番准备。
梁王这般做,正兴帝自然也是知道的,对于此,正兴帝这边也持着默认的态度。
好在梁王所推荐上来的人也都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正兴帝见此也挺是支持。
如今只要梁王这边没有那种忤逆的念头出来,正兴帝一般也会任由着他的。
其实梁王这边不仅仅让自己的人出来做事,就是他自己近来也在朝堂上兢兢业业地学着正兴帝做事呢。
作为储君,梁王也知道他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还要积累着执政的经验,所以才这般认认真真地对待。
对于文斋先生和梁王的这一层关系,文斋先生暂时是不打算告知贾环的,
不过贾环的确不负他的期望,在江南这边做的也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