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茹也是不想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心里盘算着这趟远行能带来的种种好处。
要知道在这年代,大多数的人根本就是连离开四九城的机会都是没有的,平日里去村子里边的机会倒是挺多的。
毕竟那只是短途,抬脚就能走。
可去别的城市就不同了,得提前好几天排队买票,还得琢磨到那边干什么营生才能赚回本钱,万一遇上点事儿,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其实说到底,就是人们在本来的这个生活的地方都常常食不果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何必再跑到陌生地方去给自己找罪受呢?
大多数人对于那些未来的不定因素,比如车票涨价、工作没着落或是生病了没处投靠,都是心里发怵,没法轻松应对。
既然如此,还不如一直在一个地方待着就行了,安安稳稳地守着那点熟悉的地界。
起码在自己熟悉的街头巷尾待着,不至于给自己带来太多麻烦,或者遇上些根本没法解决的难题,比如迷路了或是被坑骗了。
那么对于那些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可以到外面闯一闯的人而言的话,绝对是死死抓住,不会放过的。
一旦要是放过了之后,那也许就是一辈子都没机会再去了,毕竟这年头机会就像天上掉馅饼,稍纵即逝。
虽然对于陈雪茹而言的话,他感觉哪怕就是这一次去不成,那么下一次依然可以等到类似的机会,但陈雪茹自然是不想错过的,他暗暗下定决心,这次非得走一趟不可。
“呵呵,你们放心吧,”易不凡笑着打断大家的担忧,“用不了几年时间,不管去哪里都不会那么难了。”
“咱们的火车和飞机的速度都是会提升的,以前从四九城到上海得花上两天,以后兴许半天就能到。”
“兴许很快就可以实现,当天香江和四九城飞了呢,早上出发,傍晚就能站在维多利亚港看夜景。”
“而且,信息时代来临之后,哪怕就是相隔天南地北的,也一样可以随时打电话视频的,想见面了,一按按钮就能瞧见对方的脸。”
易不凡心里明白,在这个年代,人们在承载思念的时候,只能依靠那些泛黄的照片,还有一些慢吞吞的信件来往,一封家书得等上个把月才能收到回音。
这些也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现在还不是真正的信息时代来临,连电话都稀罕得很,更别说别的了。
不过在现在海外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技术研究,比如老外都在搞什么计算机通信。
易不凡也只需要在自己的情绪商城里面兑换相应的技术,一兑换就能拿到图纸和元件,然后再把这方面的基础设施,比如电话线和信号塔,全部都安排好就行。
只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做得到的,也是需要得到上面支持的,毕竟涉及国家大事。
毕竟在现在的四九城这边,政策还没放开,还没有给予这些商人足够的自由,搞不好就会被当成异类。
一旦要是做了某些出格的事情之后的话,就有可能会被盯上了,轻则罚款,重则关起来。
倒不如找个合适的途径,跟上边一起合作,比如通过官方渠道申请试点项目。
“你说的视频是什么东西呀?电话我倒是知道。”
徐慧真在听了之后也是很疑惑的,她皱着眉头,一脸不解地追问,毕竟这件事情似乎也是第1次听他说,脑子里完全想象不出那视频是个啥玩意儿,难不成是把人影子装进盒子里?
\"很简单呀,就是在你面前立着一面镜子。”
易不凡伸出手比划着,“或者说,更确切地说,它应该是一个会发光的屏幕,镶嵌在一个精巧的匣子里。”
“嗯?屏幕?”
陈雪茹微微侧头,露出疑惑的神情。
“对,就是一块方方正正的、能显示画面的东西,就像…就像电影银幕缩小了放在你手边。”
易不凡努力寻找着对方能理解的比喻,“在这个神奇的屏幕上,你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对方的容貌,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一丝一毫都清晰可见,就像那人真的站在镜子对面和你说话一样。”
“而且最奇妙的是,这画面全都是实时传播的,几乎没有延迟。”他强调着,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笃信,“也就是说,你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他此时此刻正在干什么——他是在书房里踱步,还是在花园里喝茶?甚至,在跟你兴致勃勃聊天的时候,他手里是不是还拿着个苹果在啃?你都能同步看见,分毫不差。”
易不凡顿了顿,预见到了可能的疑虑:“当然,也许在最初发明出来的时候,使用这种通话方式的费用会比较高昂,不是一般人能负担的。”
“但在技术慢慢发展、普及的过程当中,成本必然会降下来,变得像今天的普通电话一样寻常。”
“这项技术本身,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发成熟稳定。”
“到了那个时候啊,”他语气轻松地展望,“随时随地想通话就通话,根本不需要担心有多少费用。”
“哪怕就是雪茹你以后远渡重洋到了香江,我们依然可以每天见面聊天,隔着千山万水举杯共饮——在视频里约个酒,碰个杯,感觉就像坐在同一张桌子上,那也是一样可以的!”
他想象着那画面,不由得笑了。
易不凡心里也很清楚,现在把这些未来景象说出来,对眼前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大多数是难以接受甚至匪夷所思的。
毕竟他们根本接触不到,甚至无法在脑海中勾勒出具体的模样。
但是,就当是提前打个样,埋下一颗种子吧。
毕竟,有了他易不凡这个“先知”的存在,这样的技术注定会提前几十年就降临人间。
到时候随便拿出一样来,对现有的世界都将是难以想象的降维打击。
“听着……你这说的,可真是玄乎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