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展区” 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按 1:10 比例制作的 “破浪号” 实训船模型,旁边的展板上贴满了学生实习的照片:
有的在海鲜加工厂分拣海鲜,有的在远洋货轮上记录航海数据,还有的在渔具厂参与产品研发。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一年,全县共有 2100 余名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实习,其中 538 名学生凭借出色表现,提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这些孩子上手快、肯吃苦,我们厂已经预定了明年的毕业生!” 破浪海鲜加工厂的厂长张大海特意赶来,指着照片里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说,“这是航海学院的李明,去年在我们厂实习,帮着改进了海鲜分拣流程,效率提高了 30%,现在已经是车间小组长了!”
“反诈教育展区” 则充满了互动性。
模拟诈骗电话体验区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参观者戴上耳机,就能接听由 AI 模拟的诈骗电话,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展区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反诈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共接待参观者 12 万人次,开展 “反诈进校园、进社区” 活动 68 场,全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率同比下降 62%,涉案金额下降 75%。
“以前我妈总信那些‘免费领鸡蛋’的骗局,现在她不仅自己不上当,还帮着邻居识别诈骗信息!” 一名初中生举着刚领到的反诈宣传手册,骄傲地说。
展示会期间,多场教育论坛和研讨会同步举行。
在 “乡村教育发展论坛” 上,教育专家们对青云县的实践赞不绝口:
“青云县用‘免费教育 + 公益基金’的模式,破解了乡村教育‘缺钱、缺人、缺资源’的难题,尤其是校企合作,实现了教育与产业的无缝衔接,值得在全国推广!”
论坛现场,林风坐在嘉宾席上,认真倾听着各方建议。
轮到他发言时,他手里没有拿演讲稿,而是举起了一部老旧的手机:
“这是去年我在陈家村家访时,一个辍学女孩的手机,里面存着她偷偷写的日记,说‘想上学,想知道大海外面是什么样’。现在,那个女孩已经是乘风初中的学生,还加入了学校的航海兴趣小组。” 林风的声音有些哽咽,“青云县的教育,不是冷冰冰的数据,是每个孩子眼里重新点亮的光。”
随后,林风公布了青云县教育的 “三年规划”:
第一步,扩大免费教育覆盖范围,明年起将职业教育纳入免费体系,让更多孩子能学一技之长;
第二步,深化校企合作,计划与省内外 50 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设 10 个实训基地;
第三步,打造 “教育 + 文旅” 新模式,利用东渔村的海洋资源,开发航海研学、赶海体验等课程,让教育走出课堂;
第四步,启动 “乡村教师培养计划”,每年选派 100 名教师赴省城深造,引进 50 名优秀教师,留住本土人才。
规划公布后,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县教育局局长赵卫国激动地说:“林风同志的规划,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青云县教育的未来,更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教育局会全力配合,把规划落到实处!”
展示会的最后一天,东渔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
乘风小学的学生们表演了情景剧《我的上学路》,讲述了从辍学在家到重返校园的故事;乘风高中的学生们则用航海模型和安保器械,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演出结束时,所有演员走上舞台,齐声喊道:“谢谢林风哥哥,谢谢所有为我们铺路的人!”
林风站在台下,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他知道,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现在取得的成果只是起点。
未来,他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在青云县的教育沃土上深耕细作,让更多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东渔村的海浪,载着希望驶向更远的地方。
初夏的清晨,东渔村的实训码头格外热闹。
乘风航海学院的 “破浪号” 实训船缓缓驶离码头,船头悬挂的校旗在海风中招展,船上载着 50 名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即将开启为期半个月的 “近海实训远航”。这是学院成立以来的首次海上实训,也是对学生们一年来学习成果的实战检验。
“同学们,这次远航,我们要沿着青云县近海航线,途经三个渔港、两个岛屿,完成船舶驾驶、海洋导航、货物装卸、应急处置等 12 项实训任务。”
船长周建军站在甲板上,向学生们讲解着行程安排。周建军是有着 30 年航海经验的老船长,这次特意被请来担任实训指导老师。他指着远处的海平面,继续说道:
“大海不会永远平静,你们要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学生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实训服,脸上既兴奋又紧张。
李明站在船头,手里紧紧攥着航海日志,这是他第一次登上真正的远洋船舶。
“以前在模拟器上练习过无数次,但真正看到大海,还是觉得不一样。” 他对身边的同学王浩说,“你看那海浪,比模拟器上的真实多了!” 王浩笑着点头,手里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航标。
实训的前几天,一切都很顺利。
学生们在周建军的指导下,轮流进行船舶驾驶操作。
在驾驶室里,李明坐在驾驶台前,双手紧握舵轮,眼睛紧盯着前方的海面。
“注意修正航向,现在有偏流,每小时调整 2 度。” 周建军在一旁指导,“看导航仪,现在的航速是 12 节,距离下一个渔港还有 30 海里。” 李明按照指导,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舵轮,心里既紧张又自豪。
除了船舶驾驶,学生们还进行了货物装卸实训。
在第一个停靠的渔港,“破浪号” 需要装载一批海鲜货物,运往下一港口。
学生们分成小组,在码头工人的指导下,学习使用起重机和传送带,将一箱箱海鲜装上船。“注意货物的摆放,重的在下,轻的在上,还要固定好,防止航行中移位。”
负责指导的工人师傅说。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负责指挥,有的负责挂钩,有的负责固定,分工明确,配合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