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米国的夜晚还是元宵节,友谊联合会由于就在校内,相对比较安全,华夏学生聚集在一起都是一片欢腾,中餐老板许凯哥为学生们准备了丰富的大餐。
在这种日子里,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都已经算是非常的惬意。
毕竟这里是米国,这个点出去外面是非常乱的,尤其是女孩子,根本不敢出门,要是在国内,外面早已三五成群热闹非凡。
柳书瑶与唐雅芝扫视了一圈大堂,两人都在寻找和珅的影子。
“书瑶,和珅今天好像没有来,都这个点了,他应该不会来了吧?”
“我也不知道,听小颖说他住的地方就在这不远处,若是没有其他事,应该会来的吧,毕竟今天是元宵节。”
唐雅芝闻言叹息,“那你这么一说他肯定不会来了,他的家里还住着一位病号呢,算了,咱们还是自己过节吧,哎,我怎么发现小颖好像也不在,今天一天好像都没有看到她人。”
柳书瑶听到这话,内心瞬间失落,江夏与和珅朝暮相处,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关系就会再上一个台阶,自己虽然没有见过那个江夏,但能如此大胆去救和珅的人怕是勇气十足。
能与和珅成为朋友的人,家庭条件应该也差不了,他交朋友有自己的准则,能近他身的人少之又少,从此方面看那个江夏应该很优秀,自己怕是已经没戏了。
柳书瑶心里这么想着,嘴巴上却道,“崔大哥不是她对象吗?这个时候肯定是和他在一起吧!”
唐雅芝看向柳书瑶,小声道,“书瑶,现在你与和珅搞成这样,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觉得你说的对,若是我再执着于这些,只会把和珅推得更远,这不是我想要看到的结果,现在先做个朋友也挺好,至少不会生疏,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我现在就想把我和杨家那个杨超群的事情解决掉,不然我也没有脸去面对和珅。”
“那个杨超群好像回国了,你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让你爸妈把这婚事退了呀。”
柳书瑶摇了摇头,面色很是气馁,“这事我爸妈说了不算,说也没有用,那个人回国了更好,我在这边还能安静点,至少眼不见心不烦。”
至于那个杨超群为什么回国,她也听程小颖讲过一些,但她并不认为这是和珅由于吃醋所干出来的事,一定是那两个米国学生讨好和珅私自做的,根据自己对他的了解,和珅根本就不会跟杨超群这样的人计较。
两个人正在说话,不远处桌子上的一个男生死盯着这边。
旁边的一位学生顺着朋友的目光好奇看去,“阿昊,你在看什么呢?”
“你有没有发现那边桌旁正对着我的那两个女孩很漂亮?尤其那个,长得太美了。”
那阿昊说着一指不远处的柳书瑶,吓得旁边的男生一把将其手拉了下来。
“你特么不要命了,知不知道杨超群是怎么走的,他被逼的在学校待不下去匆匆回国,就是因为那个女孩,就是因为他对那个女孩说她是他的未婚妻,结果被打的鼻青脸肿,这事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当时有好多人都在场,你是不想在这片混了是不是?”
那阿昊闻言吓了一个激灵,转头悄声道,“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你天天在外面实习,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事,你给我记住了,若是还想在这学校待着,那个女孩你千万不要动心思懂不懂,还有旁边的那个女孩,想都不要去想。”
“谁干的?”
“还能是谁?卢卡斯和迈瑞,这两个人你还不知道跟着谁的吗?”
“我靠,不是吧?”
“怎么不是?现在学校的男生见着她俩都绕着走,不单单是咱们华夏学生,米国学生都不敢呲牙,你觉得事情严重不严重!”
“兄弟,谢谢,我刚差点都想上去问名字了,听你这么一说还是算了,还是小命要紧。”
“天涯何处无芳草,你可要把眼睛擦亮了。”
此时旧金山唐人街已经是一片张灯结彩,很有节日的氛围,与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花灯的映照下,唐人街之外和里面就像是两个世界。
夜晚的路上行驶着三辆轿车,江夏看着窗外很是疑惑。
“和珅,这边晚上怎么没有人?他们都不出来的吗?”
和珅看向窗外,“这边晚上很乱,抢劫的人很多,犯罪率居高不下,在这边晚上是没有人敢出门的,尤其是比较偏僻一些的地方。”
江夏望着远处的高楼大厦,“那么先进的一个国家,怎么会这样呢?不应该是很文明的吗?”
和珅笑了,“不是说国家发达就文明,这种事并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和一个国家的制度有很大关系,再富裕的城市,这种事也在所难免,国内前些年不也是一样嘛,只不过经过上次严打之后才有所收敛。”
“那我岂不是让你很为难?”
和珅转头看向江夏,虽然黑夜里看不清面容,“你是在这个国家第一次过元宵节,去看看灯会而已,这个要求不过分,我也没有什么好为难的。”
江夏笑了,“那就让我任性两次吧,以后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唐人街全都是华夏人吗?”
和珅点头,“绝大多数都是,但也是在米国人的管理之下,那边可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和平,晚上一样乱的很,但华夏人有一个好处,集中在一处的时候在外还算团结,马上就到了,带你领略一下国外的元宵节什么样。”
随着车辆进入唐人街,街巷被传统红灯笼与霓虹灯交织照亮,远处传来极为热闹的舞狮锣鼓声。
Grant Ave和washington St交汇处,临时搭建的舞台上锣鼓喧天,舞狮队踩着鼓点腾挪跳跃,狮头在灯光下金光闪闪,时而与观众互动,引得阵阵喝彩。
街道两侧的中式建筑飞檐下挂满手绘灯笼,绘有龙凤、花鸟或吉祥诗句,暖黄色的光晕映照着繁体华夏文招牌——茶楼、中药铺、粤式餐馆的霓虹灯光影摇曳,“汤圆”“春卷”等应节美食的招牌格外醒目。
街道上人潮涌动,还掺杂着一些外国人,孩童举着纸灯笼奔跑,老人们在茶楼外闲聊,空气中弥漫着元宵的甜香与爆竹的火药味。
舞龙队伍从街角穿行而过,数十米长的布龙在夜色中翻滚,龙珠引领处掌声雷动。临街商铺纷纷摆出应节装饰,有的门前放置“招财进宝”的盆景,有的悬挂着“元宵节快乐”的红色横幅,与远处教堂的尖顶形成独特的文化交融图景。
这一夜景把江夏看呆了,没想到这里会这么热闹,甚至连帝都都比不了。
和珅给她头上戴了一个很大的帽子,拉着她下车,崔成与程小颖从后面跟了上来。
她在这边虽然上学了三年,但也是第一次来这里,没有人陪同,她也是绝对不敢独自来此的。
灯笼沿着石板路延伸,光影在青砖墙面上投下斑驳纹路,偶有传统戏曲的唱段从某处飘来,混合着英文的寒暄声,勾勒出东西方文化共融的热闹而温馨的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