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崇祯皇帝有点吃惊,他没想到自己这个皇帝稍微一招手,就招来了那么多打太平拳的友邦人士。
袁可立长期负责大明皇家海军,对海洋事务可谓是了如指掌。如今的大明朝在整个中国海的影响力和威望都达到了巅峰。
郑芝龙等十八芝成员身份各异,有的是官军,有的是海盗,还有的是海商,他们在南海上可谓是黑白通吃。所有经过南中国海的船只,都必须悬挂大明的令旗,并每年缴纳税金,否则就无法通行。尤其是南居益当上 闽浙总督之后,这些海外商人一个个乖顺得很。
“陛下,您可能有所不知。那些一直在南中国海经商的各国商船,一听到我们大明国皇帝要讨伐邪恶的北方鞑靼人,都积极想参与进来。
他们并不清楚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区别,一律将其称为鞑靼人。
这些友邦商船实际上并不能代表他们各自国家的官府,毕竟他们距离我们大明还有万里之遥。然而,这些西洋国家都在南中国海设立了各种东印度公司,这些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行使国家的权力。”
“这些友邦商人对我大明皇帝陛下的友谊可是求之若渴!就算陛下没有颁布诏令,允许这些私掠船队去围攻金国海岸,他们也会像饿狼扑食一般,主动找上门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啊!”袁爱卿满脸自信地说道。
“哦?是这样吗?袁爱卿。哈哈哈哈。”崇祯皇帝听后,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那朕岂不是就不用承担这些友军的粮饷了?”皇帝陛下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连忙追问道。
“完全不需要,陛下。不仅如此,这些私掠船在金国海岸搜刮到的战果,还要给大明缴纳一半呢!”袁爱卿回答道。
“好!很好!”皇帝陛下满意地点点头,“把这些都记下来,统统走皇家银行的账。朕可不能一直做亏本买卖,得想办法回回血才行。”
“遵命,陛下。”袁爱卿赶忙应道。
“还有,告诉那些私掠船队,建奴的首级一定要处理好。朕给他们定个价,一百个银元一个!如果他们不要银元,也可以用货物来冲抵,或者直接换取大明的爵位。”崇祯皇帝补充道。
这场辽南战场的动员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成功,它不仅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为明朝军队的士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会议结束后,崇祯皇帝亲自率领着王公大臣和禁卫军边镇各将领,一同前往旅顺城外的各镇军营。他们的到来让整个军营都沸腾了起来,士兵们纷纷列队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
崇祯皇帝亲切地慰问了每一位将士,并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慰问品。这些慰问品不仅包括食物、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还有一些珍贵的赏赐,让将士们感受到了皇帝的关怀和重视。
紧接着,皇帝亲自为将士们发放了这个月的军饷。这一军饷的数额相当可观,让士兵们喜出望外。与以往不同的是,明朝以前的旧习——开拔银子,在这次发放中被取消了。这一举措虽然引起了一些争议,不过问题不大。
在发放完军饷后,皇帝又为前锋营的一千名士兵准备了一碗碗壮行酒。这些士兵们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接过皇帝递来的壮行烟,纷纷表示愿为陛下效死力。他们的呼喊声响彻整个军营。
最后,崇祯皇帝接见了一群特殊的访客——金发碧眼的友邦人士。
这些人来自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他们与大明的关系各不相同,有的友好,有的则相对紧张。
然而,如今的大明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将西边世界的人都笼统地称为佛郎机人了。随着对外部世界的了解逐渐加深,大明开始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看待这些友邦人士。
这些商人如饿狼一般,嗅到了财富的气息,他们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拥而至。当他们看到东方最大帝国的皇帝——崇祯皇帝时,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渴望。这个男人,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皇帝,更是一个可以带来无尽财富的机会。
他们甚至无需太监的引导,便纷纷跪倒在崇祯皇帝面前,如捣蒜般磕头,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祈求着皇帝的恩赐。其中,有那么一两个情绪特别激动的人,更是像狗一样匍匐着爬过来,试图亲吻崇祯皇帝的靴子,以表达他们对皇帝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时光荏苒,大明已经开海好几年了,人们对泰西诸国的风土人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国家,就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一样,信奉着强盗逻辑,弱肉强食,充满了竞争和掠夺。
在崇祯皇帝的现场背书下,以荷兰为首的各国东印度公司私掠船代表们,却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他们不仅领到了一块大明赏金令牌,还敲定了与大明皇家银行、大明皇家公司的首级交付事宜,以及后续的辽东市场开发意向书。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让这些商人们欣喜若狂。
崇祯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但他并没有被传统的皇汉思想所束缚。他深知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单凭一己之力是难以成就大业的。因此,他秉持着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的原则,只要是能够借助的势力,无论是汉人还是其他人,他都愿意将其纳入自己的阵营,视为自己的实力。
大明崇祯五年六月初六,这一天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辽东镇的袁崇焕,这位备受瞩目的文人将领,率领着祖大寿、赵率教和何可纲所部,共计一万余名精锐的马步兵,携带着三百余辆车营火炮,以及十万名民夫,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杀奔广宁。
这支大军的先锋营,正是袁崇焕最为倚重的祖大寿所部三千人。他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战斗力。当山海关总兵祖大寿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他的兄弟子侄们来到柳河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感慨。
柳河边的广宁城,曾经是一座关外繁华的城市,但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废墟。残垣断壁、破败不堪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曾经遭受的苦难和战火的摧残。祖大寿凝视着这片废墟,心中不禁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