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弘文说的这个事情,王招娣没有拒绝,但他从另一个角度给李弘文分析了一通,表达的意思跟拒绝其实差不了太多。
在王招娣看来,在商言商,既然是商人市场,确实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可以让你溢价非常多去出售商品并且购买者是不在意的,你就应该以溢价的方式去出售你的商品,而不是为了心里的那点东西去低价出售。
更何况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家公司能够跟这个趋势抗衡的。
特别是当别人都高价出售的时候,你低价出售,那么大量的人会涌进来造成的一些后果,这个是没有办法去预料的。
另外就是其他商家对你的敌视。
所以王招娣的想法是不太想做这个事情。
“我们做生意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事情确实不是因为我们的原因造成的,但他确实会给很多人带来一些不太好的东西,我的想法是尽我们自己的能力旨在我们能够做到的那些城市去做,其他的地方我们管不着。
更主要的是我觉得这个事情做了之后对于我们公司的名声会有极大的提升,会给我们树立一个金字招牌,让我们在之后的时间里能够凭借这个获得更多。
所以我觉得可以为了这些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少挣一些钱,把这一份名望给赚回来。”
李弘文能够理解王朝招娣的想法,所以他把之前给徐启年他们说的这个说法又拿出来了。
这么一说,王招娣沉默了。
仔细的去思考了一通,她觉得李弘文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在这个时间点做这些事情,一定会被大量的消费者记住的,然后再借着这个事情,做一些营销让消费者对天弘集团天弘商场的印象固化,所能够带来的东西确实不是一点点利润能够给予的。
这或许就是自己跟师父之间的差距。
自己只看到了利润上的东西,但是师父看到了更远的。
“我明白了,师父你准备怎么做?”
想通这个王招娣没有再拒绝。
“在我们目前所开设天弘商场的城市里头租下大面积的厂房,然后从现在开始从港岛以及周边其他国家将一些可替代性的日用品收进来,储存到厂房里头,等这个政策真的实施的时候,再将这些东西抛向市场。
找一下精算师,让他们去计算一下我们这么做最终产生的成本,包括你说的邀请一些安保人员维持秩序,花费的费用都考虑进去,不要赔本,但利润可以适当的减少一些。
另外,就是让这些城市的所有公司都做好相关的预案。
预案中针对于这个事情真的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比如说联系警方,比如说增加安保,比如说限制人流,等等等等都要考虑到。
至于你说的被一些其他公司敌视的问题,这个我们不需要太多考虑,这些人只要不出什么上不得台面的招数我们都接着,要是他们敢出上不得台面的东西,那我有的是办法去整治他们。”
李弘文说的这些东西,王招娣都把它记录了下来。
在电话挂断之后,王招娣立马召集了集团大部分跟商场超市以及物流相关的管理人员过来开会。
“这是公司未来半年的重要决策,首先负责采购的,现在加大采购量,最好是能够以大量的订单降低我们的采购成本。
在内地负责物流的要协助做好相关的报关入关以及物流运输工作,将这些东西运到相应的城市。
负责各地商超的人员则需要协助做好这些东西的储存管理工作。
另外就是做预算这一块,要把我们所有的这些可能用到的成本都要算进去。
还有就是我们需要在4月份左右借用大量的安保人员去这些城市,这个工作也要提前协调好。”
天弘集团如今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商业集团,集团内部有很多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
因为李弘文一直跟王招娣说要放手要放权,让手底下的人能够独立自主的去完成一些事情,所以如今这些人很多都能够独当一面。
当王招娣把自己的这个决策命令传达下去之后,所有的部门都开始运转起来。
最先有所表现的就是采购部门,实际上如今内地的天弘商场还有天弘超市在采购这一块并不全部通过港岛的集团总部,有很大一部分,现在是内地那边对内地的一些工厂进行采购。
从港岛这边进口的商品,如今占据的份额在一点点缩小。
但是现在有了王招娣这个命令采购部门立马将采购范围扩大至整个东南亚。
如此大的订单对于周边国家所有的生产商来说都是一个诱人的大蛋糕。
虽然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天弘集团突然会抛出这么大的订单,但对方拿出来的合同是实打实的,所以没有哪个生产商想要错过这次机会。
东南亚大量的生产商都派人来到港岛跟天弘集团进行谈判,想要获得这些超大的订单。
而一旦想要拿到订单的人多了,那么自然就会产生竞争,产生竞争对于天弘集团来说就是一个好事,因为这些人的报价在不断的降低。
他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拿到更多的商品。
“海关方面报上来说,港岛的天鸿集团最近申报了大量的商品入关,这个事情我们需不需要询问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商品被采购之后都要通过海关进入内地,所以大量的报关文件就出现在了海关。
这么异常的情况,海关方面也是第一时间把事情向上进行了汇报。
对于天弘集团,他们知道天弘集团不单单是一家港岛公司,它还是被上面领导特别关注的,所以他们第一时间想要问问上面的意思。
“这个李弘文还真的如徐启年说的那样,第一时间就开始做起了这方面的准备。”
关于双轨制变单轨制李弘文的看法,早在元旦的第2天徐启年就报到了上面。
这个事情海关方面的领导也都有参与讨论,所以在看到下面海关报上来的这个消息之后,就不由感叹道。
这个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其实大多数人是能够看到的。
但是多数人认为这个是可以被控制住的,所以现在想要实施一刀切双轨制变单轨制的人还是占多数的。
海关方面的领导虽然说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有一点不同,但是他也没有什么能力去阻挡这个事情。
之前听徐启年转达李弘文的这个说法的时候,就对李弘文的作为比较欣赏。现在没多长时间,李弘文这边就真的有所动作,这让他真的挺佩服李弘文的。
正好对于李弘文的这个做法,前两天在会上讨论的时候有人议论过上面的意思是,支持私有企业或者是部分企业做这样的举动。
所以看到这个下面报上来的事情,他第一时间就签署了同意。
并且在回复上特别注明了针对于天弘集团,近期大量报关的事情要予以一路绿灯。
通过海关,天弘集团的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内地。
在拥有天弘商场的这些城市里,这一些货物都被放进了仓库当中,并且不断的有新的仓库被租下来,然后再被堆满各类的商品。
这些物资的保质期都是比较长的一些东西,有日用品,有包装食品,比如说罐头之类的,也有一些电器。
毕竟按照公司的规定,这些物资要到4月份之后才会被投入市场,先得保证这些东西在储存这段时间不会出问题才行。
除了这些要进口的商品,天弘集团旗下的生产服装还有其他东西的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开始了原材料的储存。
“我们至少要储存超过半年以上的原材料,这是死命令,如果能够储存到一年以上的原材料是最好的。”
这是王招娣在给各个公司下命令的时候,特别点明的。
这个事情李弘文当时忘了提了,但是王招娣在跟这些高管开完会之后就意识到,除了要做好4月份销售这些东西的事情以外,各个公司的原材料也要进行提前的储备。
毕竟按照李弘文的话,4月份有可能面临的是全面双轨制变成单轨制,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会面临价格上涨的问题。
那么原材料也一定是包含在内的。
李弘文的意思是这个事情至少要持续半年的时间,所以王招娣给各个公司的命令是最少半年,最好是一年的原材料储备。
只有这样,公司才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受到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影响。
而且她还考虑到了当原材料逐渐上涨,一定会有大量的人像他们这样进行囤积,那么就会导致市面上的原材料减少,如果不提前储存好,甚至可能会面临原材料断供的风险,这是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天弘集团的这些动作被很多公司都察觉到了,所有人都猜测天弘集团这么做到底是因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