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作为封建国家的君主,其实并不能强求你文武双全、智力超群,建立什么丰功伟绩,但至少能让子民吃上饭。

可这些都奢望不上,你也不能带着国家和民族奔向灭亡,让国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吧!

吊诡的是,崇祯就是这么一位自以为英明,能够中兴大明的帝王。他的所作所为,他的性格缺陷,把大明推进了灭亡的深渊却不自知。

华夏的幸运,却在于郭大靖的穿越附身。他竭尽所能,终于挽救了东江军,挽救了毛文龙,也挽救了华夏沦于腥膻的悲剧。

但崇祯却不这样想,眼瞅着平辽便要大功告成,他在皇宫内兴奋激动,把这天大的功劳,都归在了自己的英明神武。

这是封建社会的传统思想,有明君,才有贤臣名将,国家的兴衰,都与皇帝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攻破辽阳,斩首豪格,歼敌数万……”崇祯此时喝着香茶,再次看过方正化的奏疏,依然是掩不住的欢畅笑容。

方正化的奏疏写得详细,可不象外面的风传和猜测。辽阳能够一举攻破,那就是郭大靖的功劳,毛文龙不过是去白拣一样。

“郭大靖倒是知恩图报,也识得进退。”崇祯赞赏道:“若是他的功劳太大,还真是一件令朝廷难作的事情。”

王承恩在旁躬身道:“万岁英明,郭大靖让功,确实很明智。”

毛文龙的功劳再大,年龄在那摆着,平辽之后便可以安心养老了。不管是退休回乡,还是在京师恩养,朝廷是不太可能继续让他有晋升的机会了。

相反,郭大靖则还有发展的空间。毕竟,年龄摆在那儿,东江镇摆在那儿,朝廷也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领导者。

在崇祯看来,郭大靖让出功劳,省得将来有封无可封的烦恼,是在为朝廷着想,也是在报答毛文龙的栽培之恩。

“今年能够平辽,朕心甚慰。对有功将士,封赏不能吝啬。”崇祯觉得这解决了自己最大的心病,尽管民乱还是令他头痛,但还不至于危及到大明的根基。

王承恩恭维道:“万岁赏罚分明,三军将士用命效忠,外敌内乱的平定,指日可待。”

对崇祯的了解,让王承恩知道,他对国内明军是深为不满的。连拿着锄头造反的饥民都剿灭不了,真是无能。

但崇祯不会深入思考,国内明军的战力为何孱弱,乱民造反为何屡灭屡起,彼起此伏。

或者他也知道其中的原因所在,但他无力解决,只能自欺欺人,只能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下面的文官武将身上。

甚至,他会责怪那些为了口饭吃而造反的饥民,为什么不能顾全大局。征辽饷,那是为了平辽灭虏,使国家安定,战乱不致蔓延到国内。

但老百姓的最低要求呢,他们只是想活着而已。而让他们能活下去很难吗,一天几两粮食,能吃上粥,也不致饿死啊!

封赏啊?!崇祯吹完大话,又头痛起来,轻揉太阳穴,喃喃地说道:“从目前的统计看,东江军斩首已过四万。平定全辽,首级怕是要超过十万了吧?”

赏功银,每颗人头五十两;现在就欠了两百多万,按十万算的话,岂不是要五百多万两?

王承恩暗自咧嘴,知道按照这个数目,的确是一笔不菲的钱财。可要细算的话,东江军能够平定辽东,甚至是提前完成,朝廷还是赚了。

只不过是一下子投入,相比于每年的零揪,确实显得数额巨大,让人肉痛。

王承恩知道皇爷的难处,可这赏功银却是不能赖账的。那可是实打实的功劳,不同于纸面上的吹嘘和谎报。

每颗人头,都是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夺来的。

这不同于占城夺地,可以灵活地赏赐加封。这也不同于饷银,你拖欠克扣,也可以慢慢地补。

特别是平辽这般的大事,胜利之时必然要大肆庆祝,犒赏三军。连赏功银都拿不出,朝廷是想让其他军镇认为是过河拆桥,是言而无信?

“万岁,奴婢以为,这赏功银或许可以缓发,只要毛文龙和郭大靖体谅朝廷的难处。”王承恩试探着说道:“在辽东,他们不是一直用辽钞吗?”

崇祯眨巴眨巴眼睛,若有所悟,缓缓说道:“王伴的意思,是让他们先替朝廷垫上?”

王承恩笑着说道:“只要他们忠心报效,岂能不为君父分忧?”

崇祯脸上现出几分尴尬之色,这话说得好听,可他信誓旦旦地说不吝封赏,可连赏功银都拿不出,到底还是言而无信。

“万岁可让方正化去与毛文龙和郭大靖来商洽,辽东重建,想必他们也少不了朝廷的支持和援助。赏功银分期发放,也能接受吧?”

崇祯想了想,微微颌首,算是接受了这个建议。通过方正化来说此事,免了他这个皇帝的尴尬。

再者,王承恩说得也有道理。辽东重建,不仅需要钱财,还需要人力,以及其它的资源。到时候,朝廷多给予方便也就是了。

“东江镇能用辽钞,我大明却再难用宝钞了。”崇祯心中叹息,很是无奈。

本来,如果政府信用仍在,发行纸钞也不失为缓解财政危机的一个手段。

但现在的大明朝廷,既无足够的金银准备金,也没有足够的土地和粮食,来保证纸钞的币值稳定。

再加上宝钞已经败尽了明廷的信誉,从上到下,大明的社会阶层哪还对纸钞有信心?

东江镇所发行的辽钞,因为只在辽东一地使用,又与粮食的价格挂钩,几年来已经取得了军民们的信任。

何况,还有辽东广袤肥沃的土地押底,就是再多发行一些,也不会对币值造成影响。

其实,崇祯不是没研究过东江镇的治理和经营模式,但大明现在的状况,却难以实施。

宗藩、勋贵、官僚、士绅,已经占据了大明大部分的耕地,却享受着不纳赋税的待遇。

朝廷的赋税和加征的辽饷,全都压在升斗小民的头上。再加上灾害频仍,农民颗粒无收,可依然不免赋税,只能逃荒弃地。

要兴利除弊,就要向那些既得利益集团下手。可崇祯根本没有那个魄力,只能是一边穷得尿血,一边继续压榨无权无势的农民。

难道他不知道乱民造反是吃不上饭,难道他不知道只要钱粮充裕、赈济得力,蜂起的民乱就会不平自息?

他什么都知道,可却什么都改变不了,只能是自欺欺人,把责任都推给下面的官员,推给不顾大局、不能忍耐等死的百姓。

“既然在赏功银上要拖欠,在官爵等的封赏上就不能太小气了。”崇祯沉吟着,琢磨着给毛文龙和郭大靖再加个什么虚衔合适。

穷得也只剩下圣旨,剩下不需要花费多少钱财的名头虚衔了。可就算是爵位,崇祯还不舍得呢!

…………………

辽阳。

上万民兵忙碌了两天,终于把这座战争后的城池收拾得象个样子,开始了修建房屋的工作。

街道上的碎砖乱石都打扫干净,损毁不太严重的房屋也修葺得能住人,但离重复这座辽东重镇的旧貌,却还差得远呢!

“继盛,辽阳作为政务中心已经确定,你日后就要在这里长期办公居住了。”毛文龙和陈继盛的陪同下,在辽东都司府内随意地走着。

陈继盛带领一批政务官员赶到辽阳,便要开始紧张的工作。

大量的军民在明年春耕前便要迁徙而来,耕地的勘察分配,房屋的修建,各村镇的设立,都要在此之前完成。

“大帅,您要坐镇沉阳?”陈继盛开口询问道:“虽然有河运支撑,沉阳离辽南基地还是远了些,迁徙的百姓在明年是不会多的。”

不管是本地的产出,还是从外面的采购,辽南现在都是整个辽东的物资基地。新占领的地区,至少需要一年的生产耕种,才能够自给自足。

为了缓解运输压力和减少损耗,在第一年,越往北,安置的百姓越少。等到第二年,再逐渐增加。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百姓少点就少点吧,还是以军屯为主,并尽量把军属安置在沉阳。从地理位置上看,沉阳必然是军事中心,本帅岂能不坐镇沉阳?”

陈继盛沉吟了一下,说道:“辽东虽然平定,可重建工作甚是繁重。不知道朝廷能给多少支持,会不会撒手不管了?”

毛文龙笑了笑,说道:“还是先不要管朝廷那边,咱们立足于自力更生,有多大的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吧!”

对于朝廷,毛文龙并没有太多的奢望,只要不瞎干涉,让东江镇按照现有的政策办法来治理,就已经相当满足了。

“西北的民乱已经蔓延,没有数年之功,难以平定。”毛文龙摇着头,说道:“反贼虽屡遭打击,损失很大,但他们也越学越聪明了。如今,反贼各部来往穿插于豫楚川陕之间,官军穷于追剿,战线过长,很是被动啊!”

陈继盛苦笑了一下,说道:“事权不一,官军相互观望,朝廷又没有足够的钱粮赈济,乱民平而复叛,恶性循环,难以从根源上改变。”

“朝堂上有些官员还想等平辽之后,调东江军入关平叛呢!”毛文龙现出几分讥诮的笑容,说道:“本帅和大靖谈过此事,都认为暂时不可。”

陈继盛说道:“如果建虏残余尚有威胁,我军在辽东的防线拉长,确实不宜调动太多人马。”

毛文龙摇了摇头,说道:“倒不全是因为建虏,还有插部,大靖的意思,平辽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先把北方的敌人打垮。”

“两三年嘛?”陈继盛思索了半晌,说道:“是不是有些仓促了?”

毛文龙笑了笑,说道:“只是计划,还是要看辽东重建恢复的具体情况。只要兵精粮足,就不用担心别的。”

陈继盛也不再多说,和毛文龙进入厅堂,坐下来喝茶歇息,继续闲聊。

“五年并不长,朝廷那边,不知道会不会给东江镇更多的时间,让军民们多享几年福。”陈继盛慨叹道:“十几年的战乱,辽人受了太多的苦。”

毛文龙喝着茶水,说道:“到时候再做工作,理由嘛,还是能够找到的。”

对此,毛文龙并不是如何担心,他相信郭大靖会有办法阻止朝廷插手。何况,把辽东经营得铁桶一般,朝廷就算想插手,到时候也插不进来。

正说着,亲兵匆匆赶来报告,呈上了郭大靖的书信。

毛文龙急忙打开观瞧,随后把书信又递给了陈继盛,微笑着说道:“建虏已经全面撤退,本帅看,沉阳指日可下,且不会有激烈的战斗。”

陈继盛看过书信,也露出畅快的笑容,说道:“建虏倒还知机,若是继续死战,怕是匹马也难逃出辽东。”

毛文龙深以为然,说道:“算下来,建虏顶多还有三万人马,已经难以与我军抗衡。想守偌大的地盘,更是捉襟见肘,处处受制。此时撤退,还算是明智。”

“可惜不能歼灭建虏,日后或有寇边之患。”陈继盛有些惋惜,说道:“不过,这样也好,可以此借口来防朝廷调兵入关。”

毛文龙微微颌首,却没有纠正陈继盛的设想。

在他和郭大靖的谈论和计划中,收复辽东后,对北面的用兵绝不会停,哪怕是辽东重建恢复,也不会中断。

说白了,在辽东的战略已经不是原先的边境防御,更不是象以前那样修筑什么辽东长城的被动防守。

进攻,进攻,进攻!东江军还是要保持主动的作战态势,把战场不断地向北推移。

既是逼迫建虏残余不断北窜,并消耗其力量,恶化其生存环境;又能为辽东打出足够的缓冲地带,使辽东军民不再有边患之苦。

“看来,本帅又不得清闲,很快要启程去沉阳啦!”毛文龙象是在抱怨,但脸上却是畅快的神情。

陈继盛说道:“大帅也不必着急,等大靖再传来消息,再北上不迟。”

毛文龙虽然高兴,可心里还是有了猜测:估计沉阳城会被破坏得很严重,建虏可不会把城池完好地留下来。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