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明朝初期,一直到明朝中后期,对于武将的防范和限制可以说是非常严格。

但总体来说,还是文武互相牵制,所谓位军者不得计饷,计饷者不得位军;节制者不得操兵,操兵者不得节制。

也就是把财权、练兵权、指挥权剥离开来,分别由文官和武将掌握,形成谁也不具备对军队的绝对控制的局面。

但到了明朝末期,在内忧外患之际。大明的封建统治者垂死挣扎的姿势,与历史上的东汉、唐朝、元、清朝末期没有什么两样,那就是对武将的权力下放。

权力下放,就意味着武将有了军阀化的可能。不管是东江镇,还是辽镇,其实都出现了地方军阀的倾向。

兵兴以后,有言天子者曰:今日不重武臣,故武功不立。

东江镇僻处海外,天启帝不设文官监军,赐毛文龙尚方宝剑,可以说是给了东江镇成为军阀的合适土壤。

而郭大靖的所作所为,无疑加快了这个进程。但对他来说,并不后悔,甚至是有意为之。

在明末,如果独立性不强,不被袁崇焕弄死,也要被崇祯,或者是朝堂大老、东林君子们搞残。

也正是东江镇不断地向独立自主发展,也才有与历史已经完全不同的改变。

建虏才会被压制,颓势尽显,成千上万的剃头人和京畿百姓,才避免了作奴隶,被苛待,甚至是任意打杀的悲惨命运。

如果不出意外,改变命运的将是整个大明的子民,以及华夏神州。

但历史上,崇祯对武将的权力下放,却并没有取得应用的效果,得到武将的忠心报效。反而,很多得到不受节制的权力的武将,都成了流寇式的军阀。

要知道,割据式的军阀对百姓和地方的破坏还小一点,毕竟是在固定地方混的,还知道一些民生的重要性。

流寇式的军阀则不同,他们四处流窜,如同蝗虫一样走到哪吃到哪,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比流寇更加为人痛恨,又有贼过梳而军过如栉形容。

这些流寇式的军阀与东江镇这样的军阀不同,他们不是想着挽救国家、拯救黎民,而是拼了命的牟取私利。

至于平定民乱,抗击建奴,他们早就抛之脑后。军事上不见战绩,祸国殃民的事情却干得不少。

从这方面来讲,崇祯还是病急乱投医的毛病。把提升武将的地位和权力,当成了勘乱的良药。

当年对于袁崇焕的过度信任,导致的种种祸端,崇祯并没有吸取教训,在白广恩、左良玉、吴三桂等将领身上,又一次次重演。

识人之不明,在崇祯身上可谓是达到了极点。

如孙传庭、卢象升等忠臣勇将,不仅频遭打压,更被抓捕入狱,最后被朝廷、文官、太监的逼迫,壮烈殉国。

而崇祯专任大帅、不加节制的左良玉、白广恩、吴三桂之流,畏敌如虎、残民以逞,竟还有投敌卖国的千古汉奸。

幸好,崇祯做了一生中最正确的选择,那就是相信东江镇,相信郭大靖,尽管是被逼无奈、形势使然。

郭大靖在朝着军阀的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但他会成为具有家国情怀,挽狂澜于既倒,体恤百姓、惠及大明的好军阀。

在辽东,郭大靖送走了林庆业和崔孝一,重新调整了布署,并等到了建虏的反扑。

只是建虏推进到凤城后,象征性地攻击后,便又撤了回去。凤城的守军已经削减到千人,也没有死守到底的打算,但建虏也没有攻占的打算。

收到汇报的郭大靖起初有些愕然,但仔细思考之后,又有些明白了建虏的意思。

这不是什么真正的反击行动,只是多尔衮为了挽回些许颜面的虚张声势。

郭大靖猜测,建虏会在宣传中说追杀东江军直到凤城,敌人伤亡惨重之类的。不管你信不信,总会有人信的。

为何会有这样的操作,建虏估计也认识到自己兵力的不足。就是攻下凤城,甚至是再抢到更多的地盘,也没法驻兵守卫。

既然如此,又何必要付出死伤,占领根本不想要的地盘呢?

况且,如果是想重创辽东的东江军人马,此时的季节不对,会有不少的困难。东江军又有水师相助,打不过还能撤退回皮岛。

郭大靖得出分析判断后,基本上安下心来,开始撤退在镇江地区的前协和右协,以及飞骑营的将士。

伤员早已运回皮岛休养救治,留下来的都是能战之军。如果建虏敢于深入,很可能会再次遭到沉重打击。

从这方面来说,建虏的虚张声势,倒是没有扩大死伤,也算是明智之举。

而郭大靖估算得也相当准确,建虏损失很大,在短时间内无法抽调出足够的人马。

凭借辽东的东江军的兵力,应该能够抗衡,并在防守反击中,再次获得胜利。

诸事已了,郭大靖又对特战营的将领们叮嘱了一番,方才乘船出发,返回辽南基地。

刘奇士打着哈欠,好象没睡醒的样子,走上甲板,来到郭大靖旁边,望着大海说道:这么快,没睡多一会儿,这就到海上了。

郭大靖笑了笑,说道:早上登船,这都过了中午,还说没一会儿?

刘奇士嘿嘿笑了两声,说道:虽然已经适应了很多,可一坐船,被晃着还想睡觉。

那以后大哥就尽量留在辽南,这种跨海征战的事情,就交给其他飞骑部队。郭大靖很体谅地说道:主战场还是在辽南,也少不了打仗。

刘奇士耸了耸肩膀,说道:作大哥的,得好好保护你不是。你在辽南指挥,某自然也不会来辽东。

郭大靖甚是感激,是发自内心的。难得甲板上人少,两人可以称兄道弟,暂时不去管官职的高低。

大哥还没找到称意的女人?郭大靖关心地问道:长得不丑,性格温婉,也就可以啦!至于感情,成亲以后慢慢培养就是。

刘奇士哈哈一笑,说道:你呀,不用操心这个。某说过,平辽之后再说亲事,岂能言而无信?

啥时候说过?郭大靖有些疑惑,转头看着刘奇士。

刘奇士眨巴着眼睛,并不心虚地说道:在秦皇岛,你想必是忘了。

郭大靖挠了挠头,觉得也不必深究真假。既然刘奇士没有那个心思,勉强也不行。

三年平辽,啧啧。刘奇士岔开了话题,咂着舌说道:你可比袁蛮子更有雄心壮志。这话要传到朝廷那里,会不会让皇帝有什么想法?

郭大靖拍了拍船舷,澹澹地笑道:有什么想法,以为某是在大言不惭,学袁崇焕邀宠幸进?

只怕皇帝当了真,下旨要你克期完成。刘奇士说道:什么事情,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有了期限,难免影响思维行动,容易犯错。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大哥所言有理。但皇帝有要求,某也有条件。若是满足不了,又怎么能苛求期限?

比如供应战马的数量,移民的人口,粮草物资等等。郭大靖补充道:要让马儿快跑,就要给马加料。皇帝肯定懂这个道理,不会无理要求。

刘奇士轻轻颌首,说道:既然你已经想得周全,某也就放心了。

他当然不知道,三年平辽是郭大靖故意通过方正化,透露给崇祯的。他相信这个筹码,足以使崇祯答应他的条件。

最主要的是能顺利吞并辽镇,三年平辽就基本上没有问题,甚至有可能大大提前。

吞并辽镇后,哪怕那三万左右的关宁军不堪大用,都打发去种地。三万上下的战马,也足以使东江军的战力大幅度提升。

况且,郭大靖已经带着东江镇向军阀的道路上坚定迈进,就绝不允许有另外的军阀存在。不只是辽东,其他地方,只要在大明国内,就统统不行。

海上近百艘大船噼波斩浪,载着得胜之师,昂然前行,众星捧月般围护着张挂郭字帅旗的旗舰。

郭大靖了望着,心中豪气顿生。

只凭如此的水师力量,东江镇已处于不败之地。平辽灭虏现在只是一个小目标,纵横四海,引领大明走向世界巅峰,才是他的终极理想。

……………

饱受建虏苛虐,可谓是死里逃生的剃头辽人,在郭大靖之前七八天,便分批抵达了辽南,被安置到复州和盖州。

辽南四州,东江军已经占据三州半,只有海城河以北的半个海州,还被建虏占据。

半个海州不算,金、复、盖三州中,金州人口最多,开发程度最高。即便如此,与后世相比,金州的森林覆盖率还是很高,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哪怕没有占据新地盘,只靠继续开发金、复、盖三州,每年的耕地数量也能保持百分之十左右的增长。

正是有这样的数据支撑,官府才有信心招揽移民,并有较为准确的估算,东江镇现在的地盘承载四五十万也没问题。

何况,为了保险起见,沿海地带还未安置百姓,从金州一直到镇江,绵延六百余里。不用太过深入陆地,二三十里就又能增加多少土地,安置多少人口?

其实,凭建虏现在的收缩态势,已经被逼退到内陆两百多里,再想打到海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官府已经派人在沿海地带进行勘测规划,等到移民数量更多,需要在辽南以外安置的时候,就能很快迁徙过来。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对于安置已毕,享受到难得的安宁舒心的杨氏母子,似乎这些日子以来,每天都是这么令人舒惬。

杨氏的身体又好了一些,她倒是没毛病,只是吃不饱穿不暖,以至身体虚弱。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能吃饱穿暖,恢复得不错。

杨小河吃过早饭,便拿着绳子和斧子,去旁边的山里打柴。眼瞅着天气越来越凉,得为冬天多储存些柴禾了。

杨氏为有这样懂事的儿子而欣慰,自己也没闲着,拿出针线,缝补着冬衣。

通过种植土豆、黑麦、玉米等作物,还有朝廷调拔的粮食,以及从江南或海外购进的,东江镇不仅能让军民吃饱,还有大量的仓库存储。

只是在穿衣上,基本上要从外购进,棉布和棉花是最大的采购项目。虽然也在搞毛纺,还有毛皮,但刚刚起步,数量又少,远不能满足军民的需要。

这就需要官府想办法,花尽量少的钱,还能让军民渡过寒冷的冬天。

在山东、京畿,东江镇就派了不少人,搞收购旧衣的行当,当时叫估衣铺。

除此以外,战场上杀死的建虏,也能够得到不少的缴获。洗干净,缝缝补补,就又是百姓能够御寒的衣物。

当时对于穷苦的百姓来说,可不讲究什么晦气不晦气,只要能穿暖,不被冻死冻伤。

杨氏母子便分到了一些棉花,几条零碎的毛皮,以及几件洗干净的旧衣,还有些小破损,只能是自己缝补了。

即便如此,杨氏也感觉是到了天堂。家中有粮食,睡觉有热炕,不用再担惊受怕,更是令人最感到安全轻松的。

把几块零碎毛皮拼成了一件袄子,杨氏又利用旧衣和棉花,准备再做件棉袄。这样的话,母子二人就都有过冬的衣服了。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了喊声,能听说是在叫她,杨氏赶忙把针线活儿放下,快步出了屋子。

院中站着一个中年妇女,看到杨氏出来,笑着说道:杨家妹子,军队上派下来些活计,你要是想干,便去村公所领。

好的,谢谢赵嫂子。杨氏赶忙道谢,又问得详细一些,是针线活儿嘛,俺能做的吧?

赵氏连连点头,说道:是给军队上做棉衣,妇道人家都能做的。

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道:跟你说过吧,不是白做的,会给钱,或者是粮食。

哪怕是白做,杨氏也会抢着干。来到异地,最怕的是人家觉得自己没用,白吃官府发放的粮食。

为您提供大神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四百三十七章 军阀之路免费阅读.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