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领票买粮,是麻烦了一点,但对于东江镇日后的发展,却是有益的,希望大家多多体谅。”

“每月有一次大集,乡亲们有卖的有买的,都可以去赶集, 用军票交易,也比银子方便。”

“如果今年能丰收,大家手中应该都有余粮,军票就可以省下来,添置些其它家什,或是买肉买鱼,让家里人吃的好些。”

老百姓们显然是不太敢说话, 也或许是觉得郭大靖说得有理,都连连点头称是。

“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意见或建议,你们可以向村长反映。很快,部队上要向各村派驻军事教官,对百姓进行军事训练,也会给予适当的补偿和奖励。你们也可以向军事教官反映情况,同样会被上面收到,给予解决。”

下情上达,必须保证渠道畅通,且有一个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让村长全部把持。

而全民皆兵,也是广鹿岛已经实施过的政策。现在地盘大了,自然要把摊子铺大,派驻军事教官,就是新的举措之一。

同样,工坊打造的弩弓、刀枪也会逐步发放到百姓手中, 达到家家有武器, 适龄青壮拿起武器就能从军上阵。

“郭将军,草民有个事儿——”

“只管说,不用管对错,郭某的为人,你们还不知道嘛?”郭大靖立刻鼓励,笑着看着这个嗫嚅的百姓。

这个百姓挠了挠头,小心又有些羞赧地说道:“这个军票能不能预支一个月或两个月的?当月发放的军票,几乎都买了粮食,剩不下。有些家什,没法添置,有些不太方便。”

郭大靖眨巴着眼睛,思索了一下,脑海里突然个名词“贷款”。

预支一个月估计不行,你下个月还不吃粮啦?而且,预支不好听,若说成是贷款,至少三五个月,到了秋收,就好办了。

老百姓要预支军票,肯定不是为了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他们或是购买工具,或是买材料,最大的可能就是进行一些副业生产。

小额支农贷款,这个可以有。

郭大靖心中计议已定,露出了笑容,这让那个说完有些忐忑的百姓稍微心安。

“预支就算了,还是借贷比较方便。”郭大靖笑着说道:“借期一年,不收利息。还贷时可以用军票或银两,也可以用实物。你们觉得,这样是不是比预支好?”

预支的军票期限短,又是老百姓获取粮食的主要途径,压力太大。而无息借贷就不同了,一年的还款期,也还是比较宽松的。

“将军说的这个办法好。”老百姓稍加思索,便脱口而出,脸现喜色地称赞道:“只要今年收成不差,一年肯定能还上,家中老小也不愁没饭吃。”

年长的百姓连连点头,说道:“也不借多,三五两银子就差不多。官家不是说了,到明年五月份才停发军票嘛。秋收后,有了粮食吃,省下的军票就够还贷的。”

郭大靖笑着说道:“小额贷款嘛,也确实不宜太多。十两顶天,应该足够了。”

正如老百姓所算计的那样,只要今年收成不是太差,借上几两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而郭大靖想的则是拉动消费,促进商品生产和货币的流通。并利用小额贷款扶持百姓,让他们开展各种农副业,生活得能更好。

有了军票就是好啊,以前很多需要钱才能办的事情,现在都能迎刃而解。

当然,控制还是非常必要的,就保持现在和粮食的兑换比,就不担心什么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说白了,不能走大明宝钞的失败之路。完全不懂经济规律的混蛋们,可是把大明的信用给败光了。

郭大靖和百姓们又聊了一会儿,才起身上马,与乡亲们挥手告别,向着大连继续赶路。

内部稳则外战强,内兴则外盛,这个道理郭大靖比谁都清楚。

最好的例子就是大明,亡于内乱,而不是外敌。

而东江军要想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辽民百姓的支持。他们生产,他们制造,他们参军,也只有让他们生活得好,才能持续地给东江军提供动力。

回到大连,郭大靖便马上写了书信,派人快马送去旅顺,请陈继盛调整政策,并如实汇报了与方正化见面的情况。

随后,郭大靖便投入到工坊的军工生产中,在迅速熟悉了生产制造的流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开始了革新,以提高生产效率。

………………..

时间在整天忙碌的人们眼中,过得很快。也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觉得时间难熬。

小额无息贷款很快就在金州开始实行,有一技之长的人家立刻看到了增收的机会,也解决了他们没有启动资金,无法打造工具、购买原料的困难。

很快,农村里出现了不少铁匠铺、木匠房,以及编筐编篓、补锅锔碗等手艺人。

而对于这些非农职业,官上还没有缴税这么一说。也就是说,他们只有赚的,没有赔的,最多不过是白辛苦。

对此,官上也乐见其成,方便了军民的生活,只要不耽误布置下去的工作就行。

修整道路、建窑烧砖、兴修水利等工作,按照计划分到各村。按照出工情况,都给予适当的军票补贴。

这既是让老百姓增加收入,提高积极性,又能拉动消费,甚至还有扩大就业的影子。

发行军票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既能买粮,又能购买其它日用品,与银子无异,老百姓也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新货币。

只要信用建立起来,主要的粮食和食盐能得到保障供应,流通就没有阻碍。

尽管是内循环,但老百姓创造的价值远超过所支付的军票,东江镇内部的财富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起来。

当然,现在看得还不是很明显。毕竟,毛文龙和陈继盛等人,还惦记着一年后兑换银两的事情。

但在郭大靖看来,只要有节制地发行军票,只要军队能不断地胜利,只要老百姓能吃上饭,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而通过发行军票,朝廷给东江镇发的饷银省了下来,可以购买战马、火药、铁料等战略物资。

金州的各项建设正蒸蒸日上,郭大靖这边的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一座新建的工坊内,用坩埚炼钢制造出来的高碳钢钻头经过了测试,令人满意的报告呈到了郭大靖的面前。

制造火枪最为费时的就是钻管,史载:钻一根枪管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除了没有现代机械设备和强劲动力外,郭大靖发现连最基本的工具——钻头,都有问题。

虽然当时的钻头是用比较硬的钢,但也是比较硬而已,与后世钻头的特种钢完全不是一回事。

于是,郭大靖借助于空间,以及烧制玻璃的经验,经过反复实验,终于研究出了粘土坩埚炼钢。

虽然坩埚炼钢的产量很低,且出钢的品质也不好控制,合用的钢出炉率不高。但作为工具钢,本来需要的也不多,只要性能优异就行。

“大人,小的们用此钢钻,只用五天,便钻好了一支枪管。”花白胡子的工匠恭身汇报着,脸上被常年的炉火熏得黑红,但依然能看出露出的喜色。

从三十天到五天,效率提高了数倍不止。郭大靖觉得还应该有提高的潜力,但现在的突破,也足以令他感到振奋。

“辛苦了,赵师傅。”郭大靖笑着称赞,又拿出三十两的军票,“郭某言出必行,这是奖金,赵师傅拿去分了吧!”

“多谢郭大人。”赵师傅乐得咧开了嘴,上前接过军票,只觉得拿在手上,是那么的沉重。

三十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当兵打仗的,每月饷银才七钱,外加一斛米呢!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郭大靖知道自己催得紧,以赵师傅为首的几个工匠是加班加点地试验,光坩埚就用不同材料和配方做了上百个,才最后确定下来。

磨刀不误砍柴功。

有了高硬度的钻头,最难造的火枪枪管便能大大提高生产制造的速度,军队中火枪的装备速度也将大大提升。

郭大靖已经决心用轻型火枪配刺刀,把军队中的长枪全部淘汰。甚至于,如果火枪的数量足够,刀盾兵也不用了。

重火枪虽然缺乏近战肉搏能力,但和轻火枪兵进行混编,也能得到轻火枪兵的保护。

这样算下来,部队的火力将提升一倍不止。随之而来的,则是整体实力的大幅增强。

“给你们放两天假,回去和家里人聚聚,也歇一歇。”郭大靖很人性化地对赵师傅说道:“没日没夜地干了这么多日子,着实辛苦了。”

“大人更辛苦。”赵师傅躬身致谢,犹豫了一下,说道:“有件事情,小人还想厚着脸皮请大人给解决。”

“是有关田地的事情吧?”郭大靖淡淡笑着,说道:“郭某听说了一些,你再详细讲来。”

对于工匠们的实际困难,郭大靖愿意在不太过分的情况下予以帮助,以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在郭大靖的心目中,工匠们都属于技术人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潜力很大,日后还要多多倚仗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勤劳。

而且,郭大靖愿意倾听包括工匠在内的广大军民的意见和建议。

金州的建设采取了很多新模式,实施了很多新政策。这有别于以前军户制的粗放管理,肯定会带来很多的问题。

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调整,才是最好的办法。

就目前的金州来说,能够管理政务的官员太少了,很多都是矬子拔大个,勉强胜任,甚至是赶鸭子上架。

没办法,能够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的人太少,缺乏实际从政经验的人也太少,也只能边干边学。

正因为如此,在政策的执行中出现偏差也不可避免。

况且,人都是有私心的,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也是有的。

陈继盛在听到了很多反映后,也开始解决这些问题,并对郭大靖率先倡导实施的教育补习的办法大加赞许,着力推广。

这才是大半个金州,以后收复的失地更多,政务工作更繁杂。

在金州这个实验地培养政务人才,增加他们的经验,提高他们的能力,也是为将来作准备。

听完了赵师傅的讲述,郭大靖很爽快地答应过问,并帮助解决。

对于郭大靖来说,解决这件事情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却很困难。

这也是大明社会的一个缩影,百姓的声音要传到朝堂,要得到重视,得到解决,何其难也!

幸好,出身于各村镇的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反映问题的主力,以及监督的耳目。

当然,这样的模式无法被朝廷学习,朝廷只能依靠各层官员才能获知地方的情况。

赵师傅走后,郭大靖拿出本本,提笔在上面修改和增删着自己的工作计划。

燧发枪的改造还在紧张忙碌地进行,随着人力集中,以及工匠们熟练程度的增加,速度已经提高很多,让郭大靖感到满意。

而尽管制造出了工具钢,可以制造钻头、镗刀等工具,郭大靖也没把制造线膛枪放在首位。

在空间内,拉出带膛线的枪管,对郭大靖来说并不是难事。但线膛枪和所用的子弹要配套,才能发挥威力。

现在使用的铅弹,基本上都是火枪兵自己用模具和铅来自己制造。

而要另外生产线膛枪所用的米尼弹的话,就得再建个工坊,不仅需要很多的人手,在时间上,也难以保证在今年秋季制造出足量的子弹。

所以,郭大靖决定先以最易行的方式提高火枪射速,也就是采取定装纸壳弹。

把定量火药和弹丸装进纸制的弹筒内,使用时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些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

郭大靖做过实验,使用纸壳子弹和燧发枪,每分钟的射速能达到两至三发,甚至是更多。

这样的小改进,就能使火枪兵能在相同的时间内,打出超过以前差不多一倍的密集弹雨,给敌人造成更大的杀伤。

而要装备部队,就只需采购或造油纸,提供样弹,发放到士兵手中,让他们自己卷制装填。

这样布置安排,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使部队完成换装,把战力再提升一个台阶。

………………

三艘海船驶进了还在扩建的大连港,停泊在了刚刚建好的码头上。

林天生站在甲板上,笑着给小林浩一介绍着,“这里原叫青泥洼,现在称为大连,郭将军给起的名字。”

“不到一年,又是一番新的气象。”小林浩一感慨道:“从一座弹丸小岛,到陆上偌大基地,着实令人钦佩。”

林天生微笑颌首,伸手一指岸上不是很远的成片建筑,说道:“林家在那里建了商栈,小林先生也可向郭将军申请,租几间店铺,日后在此交易,甚是方便。”

小林浩一笑道:“鄙人正有此意。否则,也不会赶来拜见郭将军。”

林天生伸手相邀,与小林浩一下船,亮出郭大靖所给的通行令牌,守卫码头的军士躬身放行,派人去商栈区通知相关接洽人。

“郭将军公务繁忙,把生意都交给了二房夫人。”林天生和小林浩一等人前往林家所设的商栈,边走边说道:“藤野英,小林先生也不陌生。”

“藤野先生之女。”小林浩一笑着点头,说道:“鄙人与藤野先生交情甚笃,这样倒是更加方便。”

林天生回头看了一眼,见林婉儿和顾嫣儿等人上了马车,才放下心,回首继续与小林浩一闲谈。

此次前往对马岛对倭贸易,还是比较顺利。与小林浩一、大谷川交易成功,林天生还认识了其他的倭商和朝鲜商人。

小林浩一和大谷川不仅对林家采购的生丝等货物非常满意,对于郭大靖和藤野英捣鼓出来的新瓷器,也极为欣喜。

不仅是他们,不少倭商和朝商,也对造型新颖、充满装逼的艺术气息的瓷器,极感兴趣。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倭朝等国学习推崇;诗词歌赋,更为东亚国家的文化人所喜爱。

可惜,林天生带的瓷器较少,多为样品,且诗词皆不全。

小林浩一和大谷川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商机,为了垄断,他们决定前往大连,建立直接的商业联系。

如果能打通辽东的这条商路,对于小林浩一和大谷川来说,可是商贸发展的飞跃,并不是只卖瓷器和镜子那么简单。

为了讨好郭大靖,小林浩一和大谷川嫌自己带的货不够,还把其他倭商的硫磺、白铜买下两船,一并给郭大靖送来。

当然不是白送,郭大靖可是交代过林天生,硫磺、硝石、铜料是有多少买多少。十几万两银子砸出去,十几船也够了。

“为什么叫大连呢?”林婉儿掀开车帘,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景致,“总要有个由头儿吧,不能是瞎编。”

郑嫣儿笑道:“原来叫青泥洼,多土气。随便换个名字,也比它强。”

林婉儿耸了耸肩膀,说道:“以后咱们还是住在一起,林家的商栈很大,又靠着海边,方便出来游玩儿。”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