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看着王文离去的身影,王翱的眉头不由紧皱了起来,与之相对的,则是俞士悦若有所思的脸色。

仔细的咀嚼了一番王文刚刚的话,俞士悦的神色复杂,不由转向了自己刚刚出来的这座大殿,透过殿门,他似乎又看到了皇帝陛下年轻的身影,但是打心底里,他却不由升起一阵浓浓的畏惧之意。

帝王心术,可怕至此!

还是那句话,由结果来倒推过程,要容易的多,此刻脱出局中,俞士悦再看刚刚那场奏对,倒是清晰了许多。

此前他一直在猜测,甚至几乎是笃定,王文要撤换两个兵部侍郎的提议,是出于天子,原因便是,于谦如今得罪了天子,且实话实说,他在兵部的权势过重,到了不得不拆解的程度。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如果天子帝心真的已定,那么,还找他们过来做什么?

有天子默许,王文这个吏部尚书谏奏,便是直发旨意,又能如何,难道说,内阁敢不奉诏吗?

更不要提,内阁有王翱,他摆明了,就是在觊觎兵部,这种情况之下,他俞士悦一个次辅,同不同意此事,有什么关系,何必非要找他过来呢?

说句不好听的实话,大明自太祖皇帝撤中书省,罢丞相之制,权分六部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皇帝在朝廷的绝对地位,没有丞相的情况下,除非是在执行上需要重度依靠官僚体系的国政之策外,只要皇帝下定决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

像是于谦这般地位的人,一道旨意便可锁拿下狱,更不要提撤换两个兵部侍郎,虽然不能说是和喝水一样简单,但是属实没有什么必要,考虑他一个内阁次辅的想法。

既是如此,为何还要召他过来呢?

两个可能。

要么是圣心未定,仍然在犹豫之中,需要内阁来辅助决定,要么就是有其他的目的。

前者不能说是没有可能,但是若真是如此,那不至于只召他们两个前来,如今内阁虽然人少,可也不是只有他们两个,张阁老虽然存在感低,但是不至于被天子遗忘到这种程度。

何况,内阁又不是唯一能被咨询的机构,除了内阁之外,翰林院如今的那位仪铭大人,可是郕王府旧臣,这般事情,询问他的意见,也是完全正常的。

但是都没有,天子只召了他们两个人,当时在御前,俞士悦无暇细想,可如今冷静下来,结合王文在御前和刚刚的举动,他大致也明白了一些。

不出意外的话,兵部如何处置,天子心中早有定论,召他们前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试探!

帝心如渊,不可妄测,这句话放在近来的朝局当中,可谓恰如其分。

这段时间以来,天子在朝堂上的很多固有印象,被接连打破,以至于,没有人能够真正摸得清楚天子的心思。

在此之前,众臣都觉得,天子听言纳谏,有贤君之相,于是,后来有科道改革,言官之权被大大约束……

众臣又觉得,天子爱惜羽毛,重视名声,可结果,宋文毅侵田,舒良冒犯朝臣,他老人家却又无动于衷……

就连于谦……众臣都觉得这个最受天子宠信,地位稳固的不能再稳固的于少保,也被圈禁下狱,惶惶无终。

更不要提,近段时间以来,天子对东宫的暧昧态度,还有对藩王的过分优待回护……

桩桩件件,都让所有人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皇帝,因此,更是无人敢揣测君心。

对于别人来说是如此,对于俞士悦来说,亦是如此。

但是身在内阁,如果不能对天子的性情有所了解,又如何能够立的稳呢?

天子近来的诸多举动,刷新了太多认知,以至于许多时候,俞士悦也分不清,天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情。

正因如此,今日奏对之时,他才会如此犹豫踌躇。

但也正是在刚刚御前,巨大的压力下,他反而想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最初之时,他对天子的印象是什么。

年轻,但不莽撞,行事稳重的像是稳坐皇位数十年的君主。

聪明,且不拘泥于礼法,面对朝事国事,往往有巧思妙计,虽然看着不可思议,却次次都能圆满解决。

内敛,但从不失率真性情,群臣在外朝,能够看到的,往往是天子克制的一面,但是俞士悦久在内阁,曾经见过天子为国政推行顺利而欣喜不已,也曾见过他被于谦气的脸色发红,甚至于,平素奏对之时,偶尔被天子打趣的情形,他都历历在目。

俞士悦当了这么多年官,别的不说,观人的本事还是有些的,虽然如此有些不敬,但是,俞士悦还是得说,在他的心中,一直能够确定一点。

那就是,天子是鲜有的能够克制己心的君上,这种克制,并非过往所谓仁君的那种单纯依照礼法而行,而是越于其上,因有大志愿,而烛照前路的克制。

天子所为的一切,都是出于保社稷,护万民,稳固大明江山的目的,这是道的层次,是天子的道。

其实,在俞士悦看来,这也正是天子和所有人都不同的地方,世上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不过所求不同而已,有人求权势,有人求享乐,有人求仕宦,有人求清誉。

这一点,就连于谦也不例外,某种意义上,于谦有保国安民之志不错,但是,他这么做,亦是希望能够青史留名而已。

可是,天子不一样,俞士悦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总觉得,天子为国,是纯粹的为国,并不掺杂其他任何的私心。

换句话说,这朝堂之上无论何人,包括于谦在内,为国为民是不错,但是,那都是他们达成自己志愿的途径和手段,最终或获名利,或获心安,或获万世之名,总有想要的。

可天子好像没什么想要的,或者说,他老人家想要的,就是国家兴隆,百姓安稳。

这个感觉很奇怪,正因于此,俞士悦从来都没有将这个想法告诉过任何人,而近来发生的诸事,似乎也一直在冲击他的这个想法,皇庄之事,算是与民争利,舒良的所作所为,亦非正道,甚至于,对于皇嫡子和东宫的种种态度,也绝不正常。

这些迹象,似乎都在告诉俞士悦,天子也有所求,也有私心……

可是,就在刚刚御前奏对之时,他的这个想法动摇了。

如果说,天子真的有所求,那么今日之事,该当是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看看,他和王翱两个人,在面对这样明显是有损朝堂社稷之事时,是选择曲意顺从,迎合帝心,还是坚持原则,秉公谏奏。

而他和王翱当中,又尤其以他,面临的考验最为严峻。

不为别的,因为天子测试他们的这桩事,和于谦有关,而俞士悦和于谦的关系,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王翱面对的考验,是在面对更进一步和获得皇帝的信任宠信的机会面前,是否能够保住本心。

之所以说简单,是因为到了他们这等地步的人,克制性情并不算困难,当然,这也因人而异,譬如说某位首辅,就没有克制住……

俞士悦所面临的考验,之所以说更加严峻,是因为王翱的考验是机会,而他的考验则是危难。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没有替于谦说情,说白了,就是在避嫌,因为他们的关系好,所以这个时候,他更不能在天子面前说于谦任何的好话。

否则,轻则被天子质疑公私不分,被旧情所困,有失公正,重则会被当成结党,触动天子的逆鳞。

今日之事,说白了,就是看他,在‘帝心已定’的前提下,敢不敢冒着被天子误会的风险,仍旧持正公允,从有利于朝廷的立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风险。

要知道,敢于违逆皇帝的人不是没有,现下便有一个,正在诏狱呆着呢。

回想起刚刚御前天子的态度,摆明了就是在给他施压,那种情况之下,俞士悦其实极其难做。

退是明哲保身,屈从圣意,看似妥当,可却母庸置疑会和王翱一样,无法通过这次考验,可若是进,坚持己见,不肯低头,那么又极容易变成另一个于谦。

此次于谦之事,虽然说俞士悦一直疑心,天子有其他的布置,但是,他也同样看的清楚,天子并非毫无不满。

若是他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或许眼前无事,可必会为以后埋下祸患。

所以实际上,他面临的几乎是死局。

一念至此,俞士悦不由一阵后怕,这次的奏对,看似波澜不惊,可实际上,恐怕是他这一生当中,最凶险的一次了。

那么,死局又该如何破呢?

过往时候,俞士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今天,站在这殿外回想刚刚的奏对,他心里忽然有了答桉。

其实就是刚刚的那句话,帝心如渊,不可妄测,既然不可妄测,那索性便不要揣摩帝心便是。

这次奏对是一次考验,但是,御前奏对,尤其是在刚刚天子刻意施压的状况下,他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考虑这么多,去想天子希望他怎么答,又为何要这么问,等考虑周全,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他当时所言,其实就是秉持一个原则,持正!

他不去想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只是秉持自己内心的原则,说自己该说的话,尽自己该尽的职责,哪怕……会因此触怒皇帝。

可以说,换了任何一个其他的皇帝在位,他今日的这番话,都会将自己推到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可是,如今皇位上的毕竟不是别人,是当今陛下。

俞士悦的感觉没有错,无论近来天子的举动如何不同,可初心始终未改,秉公心而行事出言,纵然有过,亦不加罪。

当然,这很容易就变成于谦,但是,这一条对于俞士悦来说,反而并不难,因为他不是于谦,没有这个于石灰那么刚硬的性格,所以,他能够在柔事天子和坚持原则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从而顺利破局。

只是,这些说来容易,可便如今日奏对,踏错一步,便可能是万丈深渊,当然,与之相对的是,经此一事,俞士悦也终于能看的清楚,自己之后的道路该如何走。

不过……

“次辅大人今日好口才,往日我竟未发现,次辅大人有如此伶俐的口舌。”

一旁王翱的声音,打断了俞士悦的思绪。

转头一看,这位首辅大人,盯着他的目光明显有些不善。

不过,俞士悦倒是澹定的很,今日殿前,他们二人已经算是撕破了脸,虽然说,没有什么真正的冲突,可想要回到之前那种看似和睦的关系,确是不可能了。

当然,这对俞士悦来说,倒也没什么关系,身在朝堂上,没有不得罪人的。

内阁的首辅次辅,本来就不应该太过和睦,他现在身兼内阁次辅和东宫詹事两个官职,真的要斗起来,压根也不怕王翱。

平素低调,可不代表他好欺负。

微笑着拱了拱手,俞士悦不咸不澹的回道。

“那看来是俞某素日里,和首辅大人交往太少了,不过,首辅大人今日的所作所为,倒也和俞某印象当中的大不相同。”

“当然,这倒也无妨,你我同在朝中为官,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有的是时间,能够相互了解。”

说罢,俞士悦倒是也没有心情过多寒暄,微微躬身算是礼节,随后转身便走。

今日一事,他所获良多,但是,却也没什么心情跟王翱多说,这个老家伙,摆明了今天是不怀好意。

趁着天子想要拆解兵部势力的心思,想要染指兵部,而且,还故意过来坑他一回。

要不是这个老东西提前来对他提起项文曜和李实的去处,俞士悦也不至于在御前的时候,那么难以判断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做。

俞次辅不啐他一口,都算是克制心情了,更何况,这次奏对,虽然对于俞士悦来说,有颇大的好处,但是,想明白一切之后,也同样让他意识到了一丝危险,虽然于他无碍,可……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