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大明在边防策略上,由战转守,并不是一天两天的改变了。

或者说,这是每个王朝所必经的阶段。

初初立国之时,或许国力凋敝,但是,内政往往清明,开国之君无论是威望,能力还是谋略,都必定是一等一的。

所以在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之后,往往在边境战事上,都要强硬且主动。

虽然说,也有两宋这种特殊情况,但是以汉唐为代表的大一统朝代,基本皆是如此。

至数十年乃至百年后,王朝弊政初现,吏治,民生,税收,种种问题接踵而至,势必要将越来越多的精力,花费在内政当中。

与之相对的,在边防策略上,由主动进攻到构筑防线,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大明历洪武,永乐两朝,数度北征,国力损耗严重,至仁宣之事,不得不休养生息,专注内政,由乱转治,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无暇顾及太过冗长的边防线,而不得不屡屡内迁。

所以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便是这个道理。

虽然这么说有些不敬,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上皇此次亲征,也算是彻底让大明的边防策略完成了转变。

土木之役后,从国力上而言,数十年内,已经难以再开启大规模的战役,与此同时,朝堂群臣也认识到,大明在面对草原部族时,已经不具备绝对的优势。

加上军屯之弊,吏治腐坏,官军缺编,藩王膨胀,地方动乱以及各种天灾人祸的出现,使得朝堂之上,已经有了共识,那就是在边防之事上,还是以守为主。

于谦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之前他提议的九边重镇策略,虽然遭到了很多朝臣的反对,到最后也未能成行。

但是,群臣反对的原因,只是觉得靡耗过大,不应在此时大兴土木,并非反对于谦的整体思路。

相反的,九边重镇的设想,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是得到了诸多大臣的认可的。

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尚且是如此,便可看出朝廷文武在边防策略上的态度了。

当然,除此之外,土木之役还给了朝堂群臣一个绝佳的借口,这也是朱祁钰虽然‘想’动兵,但是,却迟迟没有在朝堂上直接开口表态的原因。

话未挑明,一切都还有余地,但是,如果挑明了,指定有一大堆大臣把土木之役的殷鉴搬出来,再成就一批谏臣清名。

这一回更是如此,朱祁钰还没开口,就被陈循给堵了个干净。

表面上这番话是说,消息不知真假,需要查明详情之后再做定夺,但是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想要静观其变。

也先之死,对于大明来说,固然是好事,但是,也要分什么时候,如果说是在当初土木之役时,也先暴猝,那么自然是雪中送炭。

可是如今战事已平,也先已败,瓦剌元气大伤,又有鞑靼为敌,这个时候,也先的死,当然会给瓦剌一个沉重的打击,但是,对于大明来说,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之喜而已。

所以说,在冷静下来之后,老大人们很快意识到,相比于关心瓦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要抑制住天子可能蠢蠢欲动的心。

要知道,先前鞑靼内乱,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向宣府施压,已经让天子有要打一场的苗头,如今听说瓦剌同样发生了变乱,也先身死,指不定会有什么想法冒出来。

因此,在陈循说完之后,紧接着,内阁这段时间以来,一直低调的朱阁老也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陈尚书所言有理,瓦剌内乱,对我大明来说,自是好事,虏贼相互争斗不休,自相损耗,边境方能安宁,如今彼辈相互征伐,我大明只需静观其变便是。”

“当务之急,还是要妥善解决宣府之事,现如今,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态度已有转变,将脱脱不花之死,归咎于阿噶多尔济和察哈尔部,如此一来,讨要说法的理由,便不复存在。”

“金尚书奏疏当中曾经提及,杨杰主动请缨,言道三日之内,可以劝两部退兵,如若杨杰真能办成此事,则宣府之危可解,边境亦可重归安宁。”

“故此,臣以为为今之计,当竭力支持宣府谈判,早日解决边境之事,方是正理。”

在边境战事上,朱阁老一向是持反对意见的,这个主张,应该说是契合了朝堂上绝大多数的看法,当然,背后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这番话,说的还是有道理的,至少,得到了在场不少大臣的赞同。

不过,这话中隐隐埋了一个小坑,以至于,朱鉴说完之后,其他大臣看他的目光,也带上了一丝古怪。

当然,看出来归看出来,却没有人有要将其指出来的想法。

但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听了朱鉴的这番话,一旁基本很少在朝堂上说话的靖安伯范广却道。

“陛下,臣以为还是不可放松警惕,杨同知初到宣府,虽首战告捷,可虏贼狡诈,易有反复,本无有十成把握之事,金尚书奏疏所言,也并非立下军令状,而是竭力一试,是否能让两部退兵,还是要看两部到底是何想法。”

“以臣拙见,这两部此次陈兵宣府城外,故弄玄虚良久,所为者,恐怕便是呈递到陛下手中的这封信。”

严格意义上来说,范广算是一个标准的武将,他和早年受封,在京中浸淫多年的老牌勋贵世家不同,范广有半辈子,都在战场上度过,对于他来说,战场冲杀,要比朝堂之事擅长的多。

所以一直以来,范广在朝堂上都十分低调,哪怕他受到天子的倚重,提督京营,又在任礼死后,接掌中军都督府,堪称武臣当中如今权势最重之人,但是,他依然在朝中的存在感不强。

朝堂上的诸多政事,哪怕是涉及到军务的,他也鲜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他突然开口,倒是让众人有些意外。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也就明白过来了。

现如今,天子最重用的武臣,除了范广,就是昌平侯杨洪了,刚刚朱鉴的话看似没什么问题,但是,却给杨杰挖了个坑。

要知道,金濂的奏疏当中,对杨杰所说的话并无一字删改,杨杰原话是,争取三日之内,令城外大军退兵。

可是,到了朱鉴的嘴里,就变成了主动请缨,要在三日之内让两部大军撤退。

这说法一变,性质就有些不一样了。

如果说,杨杰成功了,那么自然是一切都好,但是,如果他失了手,没有成功劝退两部大军,那么,这小小的说法上的转变,便容易让杨杰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草原上发生的诸多变故,虽然时至今日,朝廷都并不承认,是杨杰在背后鼓动,但是,流言早就已经传开了。

朝中上下,对于杨杰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些人觉得杨杰年纪轻轻,有如此胆略,前途无量。

但是,也有人觉得,杨杰行事鲁莽,不够稳重,他在草原上闹得倒是痛快,可是惹出的祸端,还是要朝廷来给他收拾手尾。

此次他能够安然无恙归来,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可不能保证次次都是如此。

倘若杨杰真的死在了草原,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个麻烦事。

现如今,杨杰又被派去协助谈判,在场的这些大臣们,个个都是心思机敏之辈。

虽然只是从奏疏上看,并未亲临现场,但是,也足以让他们推断出,杨杰这一系列的行为,其实隐隐在和金濂争夺谈判的主导权。

金濂当然也看出了这一点,只不过,因为杨杰办事确实得力,所以,他最后做出了让步,愿意暂时放权给杨杰,但是,如实禀报上来,却是难免的。

事实上,这也是刚刚许多大臣,听出了朱鉴话中挖的坑,但是,却并没有任何表示的原因所在。

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些过分张扬了!

范广或许并不擅长朝局斗争,但是,作为武将,他自然知晓军令状这回事,杨洪如今不在京中,所以,他自然要站出来,将此事说清楚。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波折,在场的大臣虽然有些意外,但是,也并没有太多在意,很快就将精力放在了正事上。

因为这个时候,天子也开口问道。

“范卿此言何意?”

这话显然是在问关于这封信的事,范广沉吟片刻,便拱手答道。

“陛下明鉴,此番鞑靼内乱,先有阿噶多尔济当中袭杀脱脱不花,未成后,脱脱不花逃亡郭尔罗斯部,被沙不丹所杀。”

“随后,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打着为脱脱不花报仇的旗号,袭杀阿噶多尔济,名为护主,实则是为把持汗庭,扶植新的傀儡,因为此事,两部也隐隐敌对。”

“正因于此,鞑靼内部情况变得错综复杂,察哈尔部归阿噶多尔济管辖,因其叛主行为,受诸多部落敌视,尤其以阿速部为甚,几乎成为死敌。”

“鄂尔多斯部想要维持平衡,同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皆亲善,想要渔翁得利,科尔沁部受郭尔罗斯部牵连,立场尴尬。”

“各部之间几乎都在相互敌对,战事一触即发,虽然不知为何,最后各自克制,但是,就实际状况而言,想要解决如今各部之间的复杂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

“选出一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大汗!”

朱祁钰脸色沉静,轻轻接口道。

越是在乱局当中,秩序就越重要,以如今鞑靼的乱局,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尽量争取更多的力量,以此来击溃反对者。

所谓大义名分,实质上,便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正统,就是在立场各异的情况下,掌握了大义名分,就能最大限度的争取游离在中间地带的力量,或者最不济的,也能大量的减少反对者。

因此,对于目前鞑靼的乱局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定汗位的归属。

这个归属,必定不会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只要有了归属,也就能够将所有部落的立场都确定下来,进而解决乱局,这种手段,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虽然大明一直都以虏贼等称呼叫草原上的部族,但是终归,对方也是曾经定鼎中原的,不可能还和几百年前一样,什么都不懂。

捏了捏手里的那封信,朱祁钰脸上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道。

“看来,这位脱古思猛可,真正想要的,是大明对他的认可啊……”

“陛下英明,正是如此!”

范广继续拱手道。

“如今草原纷争,各立汗位,喀喇沁部拥立脱古思猛可,翁里郭特部拥立马可古儿吉思,察哈尔部拥立楚克台吉,再加上也先猛可逃亡瓦剌,如果瓦剌未生变乱,那么,也先必将以太师之名拥立也先猛可。”

“这些人或有名分,或有强大部落支持,再加上此次变乱当中,各部牵涉其中的复杂关系,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想要短时间内分出汗位的归属,非常困难。”

“但是,如果有了大明的支持,脱古思猛可便可迅速收拢人心,夺得汗位,毕竟,陛下恩开互市,这两年以来,鞑靼各部,通过五大部落获得了许多物资,一些小的部落,甚至已经逐渐形成依赖,如若大明有所表态,必定会让脱古思猛可在争夺汗位当中,增加一个最有力的筹码。”

窗户纸一旦捅破,很多事情就能够串联起来了。

这番话一说,在场的大臣也纷纷都反应了过来。

怪不得脱古思猛可这封信写的这般客气,却原来,是有求于大明,仔细想了想他写这封信,是以脱脱不花汗所立太子的身份,而且话里话外,强调忠君节义。

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想要宣告,他才是汗位的正统继承人。

如今脱脱不花已死,他以这样的身份送信过来,大明如若做出回应,便算是承认了他汗位继承人的身份。

有了这个筹码,他可以争取的力量就有很多的,而且,正如范广所说,大明的态度,对于如今草原的许多部落来说,代表着实实在在的利益,代表着,他们能不能从大明手中,继续源源不断的获得互市的物资。

如此说来的话……

老大人们面面相觑,心中不约而同的得出了一个结论。

或许,这封信代表着……现在,是鞑靼求着大明?

(本章完)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