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晃又是数日过去。

王文的脾气倔,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违逆天子的旨意。

所以,在御前奏对之后,老大人回到吏部,很快就重新召开了部议,商量出了一份新的升赏章程。

这一次,天官大人出手大方的很,按照天子所说,一应的勋爵荫封赏赐,都按照顶格来设置。

据说当时,给过来列席的沈尚书和兵部俞侍郎心疼的嘴角直抽,尤其是沈尚书,差点没掀桌子。

不过到了最后,事情还是圆满解决。

至于原因,据说是旁听的成敬公公看不下去,出面调停,说是回去禀明天子,一应的金银财帛赏赐,都从内库中划拨。

如此,才算是平息了这场小小风波……

不过,这都是小节,这次的升赏,原因是迎归太上皇有功,所以自然绕不过使团的三人。

朱鉴,李实和罗绮三人的去处,已经有天子诏旨定了下来,那么其他的人,就好说的很了。

该擢升的擢升,该赏赐的赏赐,该荫封的荫封,这些事情,吏部和兵部本是做惯熟了的。

翌日,奏疏在早朝上递了上去,朝臣们总算是没有闹起什么乱子,不过……

“皇爷,近些日子以来,朝中还是有不少大臣在私底下议论,为朱阁老鸣不平,觉得以他的功劳,本该能够更加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因为朝中没有空缺,所以,只能在内阁当一个普通阁臣。”

“更有甚者,还有几个和朱阁老同乡的御史,非议说,论功绩,能力,资历,朱阁老都比俞阁老更适合次辅之位,言语当中,透出的意思,就是皇爷您为了打压朱阁老,所以,才赶在太上皇回京之前,急急提拔了俞阁老,补上次辅之位。”

乾清宫中,舒良一身普通的宦官素袍,手里拿着一份份信封,躬身对着朱祁钰禀报着。

至于消息的来源,自然是遍布整个京城的东厂。

所以,还是那句话,对于内宦来说,圣心最是重要。

如今,舒良虽然身在宫中伺候,但是东厂的诸多事情,基本上还是他来管着。

当然,作为东厂实际上的厂公,因为舒良不能经常出宫,东厂的很多事情都不得不搁置下来。

这个在天子登基后频频在朝堂上出现的机构,也因此暂时归于沉寂,淡出了朝臣的视野。

不过,这些大臣们不知道的是,舒良虽然身居宫中,但是,他却并没有闲着,而是将东厂由明转暗,趁着朝臣们的精力没有放在东厂上的时候,广布人手,重新布置了许多隐秘的消息渠道。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舒良被撤去东厂提督之职,其实也是好事。

对于舒良自己来说,反而是更忙了。

既然担着坤宁宫总管太监的衔,很多事情他自然是逃不掉的,何况,就凭皇后娘娘和天子的情分和肚子里的皇嗣,给舒良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不尽心。

一边要管着坤宁宫的大事小情,一边又要建设东厂的消息渠道,里里外外的,舒良在坤宁宫和乾清宫这几个地方,来来回回的跑,可算是累得够呛。

但是,这种疲惫,却反而让舒良越发的有心劲儿,因为他知道,对于宦官来说,只有越被信重的人,才会越忙。

所以,对于这些忙碌,他甘之如饴……

朱祁钰一边批着奏疏,一边听着舒良的禀报,闻言,手中的朱笔倒是搁了下来,道。

“这话说的也不算错,以朱鉴的功劳,单单入阁,的确委屈他了。”

就像王文压不下朝议所以只能暂避一样,功劳大小,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待遇,朝臣那里是有一杆秤的。

他们之所以不满,其实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为的是有朝一日自己为朝廷立了功,也能得到相应的升赏。

对于朱鉴来说,虽然朱祁钰给了他一系列的升赏,又是加封太子太师,又是加户部尚书衔,又是准食双俸,又是加荫子嗣的。

但是,落到实处的权力上,他就是一个普通的阁臣。

他两入瓦剌,在迎回太上皇的事情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最终获得的实权,却和资历,功劳都比不上他的李实一样,都只是入阁参赞机务,朝中自然会有不满的声音。

可是,说到底,也只是私下的议论,不会像之前王文担心的一样,在早朝上掀起朝局的议论。

因为毕竟,到了三品以上的官职升迁,并不是仅仅看功劳,资历和能力的,更重要的,还要看运气。

朱鉴的运气,就明显有些不怎么样。

六部七卿没有空位,只有内阁勉强还能匹配的上他,所以,也只能暂时去内阁呆着了。

至于,那些大臣揣测朱祁钰是不是为了防止朱鉴升任次辅,所以提拔的俞士悦,这就要见仁见智了。

这种唯心猜测的流言,朝廷上多了去了,反正,朱祁钰提拔俞士悦是在朱鉴还没有回京的时候,所以,那帮大臣们有再大的胆子,也最多只敢私下议论,没有人敢真的用这个来质疑他。

不过……

朱祁钰摇了摇头,脸上闪过一丝笑意,似乎想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一样,忍不住道。

“些许流言算不得什么大事,只不过,仕朝先生这些日子,怕是不太好过……”

说完了这句话,朱祁钰的眉头却又忍不住皱了起来。

朱鉴的这件事情,他总觉得不那么简单,这种感觉,没有随着将使团一行人的升赏彻底确定下来而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眼下,又有了这种流言。

虽然说,在这种敏感的人事问题上,朝廷历来不缺流言,这种说法,也不过是私下里的议论和众多流言当中的一个而已。

但是,朱祁钰总觉得,这件事情还会有后续的发展。

如果说,真的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的话,那么,和太上皇,或者说和英国公府一系的人马脱不了干系,是肯定的。

不过,他们的目的何在呢?

要知道,这种私下的议论,之所以没有发酵起来,原因就在于,朝廷的实际状况摆在那里,确实没有空位可给朱鉴顶上。

这只能算他运气不好,怨不得别人。

总不可能,让别人给他让出一个位置吧?

太上皇,朱鉴,内阁,俞士悦……

难不成,他们这是打算,挟舆论之势,让俞士悦给朱鉴让位?

朱祁钰拧着眉头,一时觉得自己的思虑有些不畅,隐约间,他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俞次辅最近的日子,的确过的不大舒心。

要知道,内阁和其他的衙门不同,像是六部,都察院这些衙门,都有明确的上下级别之分,正堂官就是正堂官,佐贰官就是佐贰官。

但是,由于内阁的特殊性质,实行的是群辅制度,也即所有内阁辅臣的品级,执掌都完全相同,只是在事务分配上,有不同的侧重和倾斜。

这也是首辅地位稍高的原因所在,他执掌着分票权,每个阁臣负责哪个方面的事务,实际上是由首辅来决定的。

但是,次辅的地位就比较尴尬。

名义上比其他的阁臣要稍高一点,但是实际上,大家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拥有同样的票拟权,可以说除了名头之外,实权是一点都没有增加。

如果说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就是在阁议和朝廷上的话语权要更重一些,毕竟,从排名上说,次辅在内阁属于第二顺位。

但是,这种所谓的话语权,实际上受多方面的影响,不仅要靠次辅这个名头,更多的还要靠自身在朝中的影响力,以及资历,功绩等多方面的加成。

所以,在朱鉴和李实二人入阁之后,俞阁老的糟心日子就来了。

李实就算了,他年纪轻,在朝中又是出了名的刚直,说白了,爱得罪人,进了内阁,倒是收敛了几分,颇有一股子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势头。

但是这个朱鉴,就让俞阁老一肚子火了。

他也不是聋子瞎子,朝堂上头最近的传言,当然也听过一些风声。

说朱鉴功劳大也就算了,但是无缘无故的扯上他干啥?

搞得好像是他抢了朱鉴的次辅一样,他明明的堂堂正正的,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得到了天子的赏识,和朱鉴有一文钱关系吗?

你朱鉴功劳大,那你有本事搞首辅,搞七卿去啊,还不是看着他这个次辅刚刚上位,立足未稳,所以想趁火打劫?

要是单单是流言也就算了,俞阁老沉浮宦海这么多年,尤其是见过某个老朋友的火箭速度,心态还是很平稳的。

但是,他居然发现,京城当中流传的,朱鉴瞄着次辅的位置这件事情,可能不是流言,而是事实!

这就让俞次辅很不高兴了。

虽然说朱鉴才刚进内阁没几天,但是,这种苗头已经很明显了。

这些日子,几乎每次阁议,朱鉴都直接了当的驳斥俞士悦的看法,丝毫都不顾及双方的关系和次辅的体面。

有那么一两次,甚至搞得俞士悦都下不来台。

尤其是,这个朱鉴身负大功,朝野上下,如今对他都赞誉有加,天子为了酬功,特意给予了他太子太师和户部尚书的加衔。

这样一来,虽然朱鉴只是文渊阁大学士,但是从加衔上来说,他已经和俞士悦这个次辅平齐了。

这段日子,两方冲突不断,一直以来都像个小透明的江渊,也隐约有像朱鉴靠拢的趋势。

闷在公房里面处理了几份奏疏,俞士悦越想越来气,最后索性便丢下笔,走出房门,看着外头的皑皑白雪,心情才总算舒畅了几分。

这个时候,中书舍人小心的走过来,拱手道。

“阁老,首辅大人让诸位去开阁议。”

越不想什么来什么,俞士悦黑着一张脸,闷声问道。

“可说了是什么事?”

“据说,是关于太上皇南宫护卫统领的人选。”

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慎重商议的事情,于是,俞士悦点了点头,没多犹豫,便迈步往阁议的公房当中走去。

路上,他也开始回忆起这段时间和这件事情有关的各种奏疏,以便在阁议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看法。

不多时,俞士悦到了公房当中,除了王翺,其他的人都已经到了。

见他进来,江渊和张敏,李实等人,都站起来微微欠身,但是唯独朱鉴,只坐在远处,笑着点了点头,那架势,仿佛他才是上位者一样。

俞士悦的脸色又沉了两分,对着江渊等人回了个礼,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片刻之后,王翺进来,众人起身,阁议正式开始。

“今日阁议,乃是为太上皇南宫护卫统领人选一事,此事朝中讨论已久,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给出的人选,分别是丰国公之孙,都督佥事李玺,京卫指挥使杭昱,及京营副将孙勇。”

“除此之外,宁远侯任礼举荐了神武右卫指挥使孟俊,御史林聪举荐了锦衣卫带俸指挥同知吴良,神武左卫指挥佥事于广。”

“具体该如何票拟,诸位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南宫统领的这件事情,在朝廷上曾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因为这件事情,群臣认为宫中太后过度干预政务,所以坚持让太子提前出阁,后来纷纷扰扰的,就搁置了下来。

但是如今,太上皇回京,这件事情自然也就重新被提上了日程。

发言的顺序,是按照内阁的排序来的,所以,头一个是李实,不过,这段时间,李实在内阁当中,基本都是和稀泥,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这次也是一样。

“太上皇南宫护卫一事,事关重大,老夫以为,此事当慎之又慎,不可轻下论断,对于这几个候选之人,老夫仅看过履历,觉得皆十分合适,如果说要选一人的话,京卫指挥使杭昱官职和武勇应当都合适,诸位可以斟酌。”

明眼人都知道,杭昱肯定是通不过的,这个人是宫里杭贵妃的外戚,就算是任命了他,太上皇那边也决然不会同意的。

所以,这就是个陪衬,李实把他挑出来,实际上就是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果不其然,他话音刚落,朱鉴就皱起了眉头,断然道。

“杭昱不过因外戚之身,而得陛下提拔重用,如何可堪大任?断然不可!”

“老夫以为,神武右卫指挥使孟俊,家学渊源,有勇有谋,当初还曾经在太上皇身边充任勋卫,由他来负责南宫护卫,最是合适不过!”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