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舒良带来的消息很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还是张軏等人暗中联络杨善,在朝中活动,想要迎回太上皇的消息。

“奴婢根据那人的证供,他们联络了不少朝臣,但是明确表示,会尽力营救太上皇的共有四位,分别是鸿胪寺卿杨善,右副都御使罗通,大理寺少卿薛瑄,太常寺少卿许彬。”

“这四人当中,杨善和英国公府交厚,许彬和定西侯府交厚,据查,二人还收了两府的银两,以做联络其他大臣之用。”

听了舒良的话,朱祁钰皱紧了眉头,感到有些棘手。

杨善和许彬,是锦衣卫早就查到的人,卢忠早就命人将他们严加监视起来,这些日子,他们的确见了不少人。

但是能够确定被他们拉拢的朝臣不多,而且品阶都不高。

真正让朱祁钰感到头疼的,是罗通和薛瑄。

罗通之前是兵部郎中,土木一役的军报到京之后,他被提拔为右副都御使,协同镇守居庸关。

瓦剌一战当中,虽然也先没有打到居庸关,但是从头到尾,居庸关收拢了大量四处关隘的百姓,因此保证了坚壁清野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边境人心惶惶,边将不战而退的时候,是罗通当机立断,将逃逸的边将通通下狱,暂时稳定了居庸关一带的军心。

这些虽然不能算是战功,但是也是功绩,不能抹杀。

也就是说,他是这次瓦剌之战当中,应当叙功的人,而且,他是于谦举荐的人。

至于薛瑄,他虽然官职不高,而且在此战当中,也没立什么功劳。

但是,他在士林当中的评价很高!

之所以如此,主要有两个原因。

薛瑄的官职不高,但他本身,是朝中几个少见的,专注于儒学的大宗师,他所开创的“河东之学”,被称为大明的两条文脉之一。

而另一条文脉,就是王阳明的“心学”。

在王阳明还未出世的几十年中,薛瑄可堪称是大明文坛执牛耳者,在整个文人当中威望很高。

虽然如今,他的整个体系还未形成,但是在士林当中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

薛瑄入仕之后,在都察院呆过一段时间,当监察御史,后来就被调到了大理寺。

让他真正在士林当中打响名气的,是他主审了王振的侄儿王山奸污锦衣卫军官之妾的案子。

当时,正是王振权势最盛之时,但是薛瑄顶着王振的压力,在朝中为此案翻案。

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先是被下诏狱,其后又被削职为民,在士林当中,赢得了一片赞誉。

被罢官之后,薛瑄四处讲学,聚拢了不少的门人,理学宗师的名头也渐渐传开。

之后土木军报传来,薛瑄作为被王振迫害的官员之一,理所当然的被官复原职。

所以说,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最让人头疼的。

薛瑄和王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同一类人。

对于王文来说,他坚定的认为,土木一役的过错,全都源于太上皇,所以太上皇一旦回来,对社稷江山有大危害。

但是对于薛瑄来说,他却认为,礼法乃国之根基,君王乃社稷之本。

作为一个理学大宗师,礼**序,是他誓死扞卫的东西,所以他坚定的认为,必须要迎回太上皇。

这种人,其实最难对付。

他信念坚定,清廉律己,不畏权势,也无心仕途,无论是威逼利诱,对于他来说,都没有用处。

私德无暇,公务无错,但是他却不在自己的这一边。

这种“忠臣”,对于现在的朱祁钰来说,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眼见天子为难的样子,舒良想了想,大着胆子问道。

“皇爷,既然探明了他们的身份,那么不如让东厂或者锦衣卫,将他们先捕了来,到了诏狱里头,自然一切好说。”

朱祁钰没说话,只是瞪了舒良一眼,吓得舒良连忙跪倒在地,道。

“皇爷恕罪,奴婢也是为皇爷着想,一时迷了心窍,请皇爷恕罪。”

“起来吧。”

朱祁钰摆了摆手,淡淡的道。

“下不为例,东厂朕交给你了,但是你也要懂分寸,无故擅抓朝廷大臣,亏你想得出来,朕前脚下诏抓人,后脚六部七卿就会联袂进攻,真要是闹将起来,朕都保不住你!”

老实说,舒良的建议,朱祁钰从一开始就考虑过。

但是很可惜,别说是杨善他们还没什么行动,就算是有了,锦衣卫和东厂也不能出动。

不为别的,在现在这个时候,迎回太上皇,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确。

虽然东厂探查到的只有这几个人,但是朝中持这种想法的,却必定大有人在。

这其中,只怕不乏七卿之辈。

至少,于谦是这样的。

现在的朝中,除了王文是坚定的反太上皇一派,其他的人,或多或少,都在想着要迎回太上皇。

毕竟,就算是太上皇,那也是一国君王。

太上皇在虏营一日,就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大明所经受的耻辱是何等深重。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善等人所做的,才是顺应朝中的大势。

贸然轻举妄动,只会让这些力量迅速结合起来。

一个鸿胪寺卿不算什么,但是薛瑄这种文宗大家,罗通这种大战功臣,又岂是能够轻动的?

再说了,现在大战刚刚结束没有多久,朝廷还没顾得上这档子事儿。

这么一闹腾,真正翻到台面上来,那才真的是不管不行。

想了想,朱祁钰吩咐道。

“东厂就做东厂的本分事,你回去和卢忠交涉一下,先把这些人给盯死了,他们联络和什么人,谈了些什么,都尽量打探下来,但是不许轻举妄动,明白吗?”

为今之计,也只能先把人盯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先把他们的筹划打探清楚,才好确定下一步要怎么办。

见天子的神色稍稍好了一些,舒良才放下心来,赶忙领命,然后退出了大殿。

待舒良离开之后,成敬往前走了一步,伸手将桌案上已经凉了的茶水换上新的,道。

“皇爷,舒良也是为您着想,您不必动怒,他做事情,还是有分寸的。”

朱祁钰轻轻点了点头,道。

“将东厂交给他,朕自然是放心的,但是舒良这些日子,想要立功的心思,有点过于盛了,少了几分最开始的冷静,需得敲打敲打他,不能太过急躁。”

说着,朱祁钰抬手,从身旁的奏疏中抽出几本,放到成敬的面前,道。

“你瞧瞧,这些,都是弹劾他的。”

“他在东厂的一番作为,固然是狠辣果决,但是朝臣这边,也警惕着呢,这个东厂厂公,可不好做!”

朝廷的大多数奏疏,都要先送通政司,然后送内阁,再送到宫中。

成敬虽然现在坐镇司礼监,可也不是所有的奏疏,都会经过他的手。

接过天子递过来的奏疏,成敬翻看了一番,不由得失笑,道。

“皇爷,这都是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也亏得这些老大人能翻得出来。”

这些奏疏,大约摸有七八本,里头有两本弹劾舒良在东厂行事蛮横,有损皇家威仪的,还算是名正言顺。

但是剩下的奏疏,却是弹劾舒良以前在惜薪司的过错,说什么克扣宫中薪炭,以权谋私。

都不知道是什么年月的事情了,还拿来弹劾。

朱祁钰也是一笑,道。

“东厂说到底,不在朝廷之中,里头的人也不是朝廷命官,舒良对他们手段再狠辣,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朝廷弹劾,终究还是有些忌讳的,东厂和锦衣卫的内务,还不是他们能干预的。”

“所以要弹劾,也就自然只能去寻他以前的错处。”

说着,朱祁钰正色起来,道。

“这也是朕要跟你说的,舒良如今骤然被提拔,在东厂行事又如此张扬,这暗中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已经盯上了他。”

“加上,他如今又立功心切,难免会被人抓住错处,你对他有恩,寻个机会,尽快提点他一番,莫要真的闹出什么事端。”

有前世的经验,朱祁钰知道,舒良本是个谨慎的人。

但是如今,可能是骤居高位,有些失分寸,若是他不能很快调整过来。

那么少不得,朱祁钰要让他回后宫当中,冷静一段时日。

不然的话,以他现在的状态,闹出事端,怕是朱祁钰也未必保得住他。

成敬心头有些感动。

他终于明白,天子为何要跟他说这么多的话。

宫里头的宦官,虽然看着风光,但是实际上,不过是天子家奴而已。

天子用得着的时候,风光无限,但是天子用不着的时候,打发守陵都是恩赏。

东厂提督,说白了就是替天子干脏活的。

大多数时候,活干完了,朝臣也得罪够了,被丢出去平息众怒,是常有的事。

但是天子跟他解释的如此仔细,显然是不希望,舒良真的成为朝臣的众矢之的。

这份心意,让成敬心中很是感念。

重重的点了点头,成敬道。

“皇爷放心,内臣今日回去,就去找舒良,定将皇爷的一番爱护,都叫他知晓。”

朱祁钰放下心来,将此事暂且搁下,拿起手边的茶盏,抿了口茶润了润嗓子。

随后,伸手翻了翻成敬刚送过来的奏疏,开口问道。

“内阁今日送来的奏本里头,可有什么紧要的事?”

这一世,除了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之外,朱祁钰也习惯着,不再那么“勤政”。

底下送上来的奏本,经过内阁的“票拟”之后,他都会让成敬再过一遍,按照事情的紧急重要程度,相互排个序。

优先挑拣着重要的事情,先来处理。

按说,这件事情,本该内阁来做。

但是内阁如今只有陈循,高谷两人,忙票拟都忙不过来,也就先让成敬来做了。

成敬上前,从一堆奏事当中,挑了几份,先放到朱祁钰的面前,道。

“除了日常的事务之外,今天的奏疏里头,倒是有几件事情,需要皇爷先过目。”

成敬边说,朱祁钰边拿起奏疏浏览起来。

“一是关于瓦剌一战当中,文臣的封赏升迁问题,吏部已经拟了一份名单,但是这里头,有两个人的品阶太高,需要皇爷您亲自来定。”

“这几个人,分别是指挥紫荆一战的王文,以及随同游说脱脱不花的王翱。”

朱祁钰点头,问道。

“吏部给他们拟定的封赏,是什么?”

成敬答道。

“吏部议,王文老大人临危受命,游说脱脱不花退军,其后奉命提督紫荆军务,不受也先诡计所扰,力保紫荆,指挥击退也先大军,此战当属首功。”

“故升品一级,授从一品光禄大夫,授文勋为从一品柱国,追授其父及祖父为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其妻授二品诰命夫人,准荫一子为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加恩一子入国子监。”

古人说封妻荫子,便是由此而来。

王文在此战当中,算得上是历尽艰辛,如此大战结束,作为正面击退了也先的提督大臣,再加上他游说谈判的功劳,吏部给出了几乎顶配的封赏。

追授先人,封妻诰命,恩荫二子,这已经算是文臣能够拿到的最高封赏了。

再往上,就得是军功爵位了,但是这种爵位,已经说了,非正面领军不得封。

朱祁钰点了点头,问道:“王翱呢?”

成敬答道:“王翱老大人,镇守辽东多年,随同王文老大人游说脱脱不花,说服其顺利撤军,亦有大功。”

“故吏部议,授文勋正二品正治上卿,其妻授三品淑人诰命,准荫一子为五品千户。”

相对而言,王翱的封赏就少的多,但是也同样令人羡慕。

要知道,这份封赏里面,最有含金量的,就是荫授的锦衣卫指挥使和千户。

这两个,虽然都是虚职,但是却是世袭的武官职位,算是正式武官的预备役,如果朝廷需要,随时有可能转为实授。

这次大战当中,因为土木一役损失惨重,就有不少的虚授千户,直接转为了实授。

相较之下,其他的封赏,倒是不值得一提了。

当然,这些封赏,只不过是中规中矩罢了。

吏部专门有稽勋司负责此事,是出不了错的。

他们之所以把这两个人单拎出来,说需要皇帝亲自决断,是因为最重要的封赏,是吏部没办法确定的。

那就是,升迁!

对于官员来说,封妻荫子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官场仕途。

王翱和王文两个人,立下大功,升迁是一定的。

但是他们二人,都已经是距离七卿只差一步,要往哪个职位上升迁,可就不是吏部能够决定的了的事情了。

朱祁钰本来是想,让王文此战之后入内阁,凭着游说脱脱不花的功劳,应该是足够的。

但是如今,王文的表现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

有了“不受也先诡计所扰,毅然下令进攻”和“布置指挥正面击退也先主力”这两个大功傍身。

朱祁钰就不得不变一变最开始的想法了。

沉吟片刻,朱祁钰道。

“传旨内阁,王文于此战有功,加授少师,王翱镇守辽东多年,理应论功,加授太子太师,晋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