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第二天,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第一手术区。
这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弥漫着一种近乎实质的凝重感。
巨大的环形观摩室内,早已座无虚席,后排和过道甚至挤满了站立的人群。
来自R国各大医院的顶尖专家、学科带头人几乎齐聚于此,甚至还有一些得到风声从欧美、东南亚赶来的学者。
所有人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聚焦在下方那个亮如白昼、纤尘不染的手术室内。
今天,是华夏代表团来R国之后的首秀。
第一台手术,由何永华主刀的“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幼儿心脏矫治术。
之前R国专家石井良介做的也是幼儿手术,患者和何永华这一次主刀的患儿年龄差不多。
患儿仅有两岁,体重不到十公斤,那颗稚嫩的心脏却承载着极其复杂的先天畸形。
手术难度本就极高,加之患儿体积小、体质弱,其风险相较于石井良介之前那台,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石井良介本人也端坐在观摩室内,面色复杂难明。
他既想亲眼看看华夏团队如何破解这个连他都感到棘手的难题,内心深处又隐隐期盼对方也会遭遇挫折,哪怕只是一点,也能让他挽回些许颜面,求得一丝心理平衡。
手术室内,何永华立于主刀位,他的团队成员各就各位,眼神专注。
陈阳则站在何永华的边上,明显担任的是技术指导。
“竟然不是陈博士主刀?”
一时间,观摩室的一些R国专家惊讶不已。
不少人都以为这次的手术会是陈阳主刀,却没想到主刀的竟然是何永华。
很显然,陈阳是打算告诉小日子,华夏并不仅仅只有他一位医生,其他人水平同样不差。
“开始。”何永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杂念,沉稳下令。
手术刀沿着预定的划线精准落下,建立体外循环……每一步都如同精密的机械运转,沉稳而有序。
何永华之前可是协和医院心胸外科的主任医师,其基本功之扎实,令人叹服。
然而,当患儿那颗小小的心脏完全暴露在视野中,其内部错综复杂、远超影像显示的畸形结构呈现在众人面前时,观摩室内还是不可避免响起了一片压抑着的低呼与抽气声。
冠状动脉走行异常扭曲,可供构建心内隧道的空间狭小得令人绝望。
石井良介的嘴角,微不可察地牵动了一下,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悄然浮现,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开始。
何永华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他小心翼翼地探查着,试图在荆棘中寻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
无影灯下,细密的汗珠开始在他的额角鬓边凝聚。
“何主任,”
就在这关键时分,陈阳的声音在边上响起:“不要被表面的复杂结构迷惑,注意观察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与圆锥支形成的那个狭小夹角区域,仔细分离,那里存在一个潜在的‘安全窗’。”
陈阳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何永华精神陡然一振,毫不犹豫地按照提示,将操作聚焦于那个细微的区域。
器械在指尖稳定地移动,果然!在那些盘根错节的血管与心肌的掩映之下,一个极其隐蔽但确实存在的、毫厘之间的间隙,被他小心翼翼地分离了出来!
“利用这个窗口,先行建立心外管道,减轻右心室的高负荷,再回头处理心内结构。”
陈阳的声音再次响起,精准而及时:“注意管道放置的角度,避免成角或扭曲,影响远期通畅率。”
何永华心领神会,手下动作瞬间变得流畅而笃定。
他果断放弃了原本强求一步到位构建心内隧道的冒险方案,转而采用陈阳建议的、更为稳妥且灵巧的“分步走”策略。
观摩室内,专家们的表情从凝重转为惊愕。
“他……他竟然注意到了那个位置?”
“这种极端变异解剖下的‘安全窗’,理论上存在,但实际手术中几乎无法利用!他是怎么仅凭术前影像就预判到的?”
“思路完全变了!但看起来……整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大大提高了!”
石井良介脸上那丝刚刚浮现的弧度彻底僵住,然后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骇然。
这个陈阳,他不仅自身技艺深不可测,更可怕的是,他能如此精准地洞察关键、指导团队成员,将他的战略意图完美贯彻到具体的手术操作中。
这种洞察力与指挥能力,比他自己完成一台高难手术,更让人感到心底发寒。
手术在陈阳时而响起、总是切中要害的精准点拨下,稳步推进。
心外管道成功搭建,心脏复跳有力,监测仪上显示的血氧饱和度曲线如同优美的乐章,迅速攀升并稳定在高位。
最关键的心内矫治部分,也因前期有效的减压,获得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变得顺利起来。
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术中超声再次确认血流动力学得到显着改善,手术获得圆满成功时,观摩室内先是陷入了短暂的、落针可闻的寂静,仿佛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事实。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石井良介率先起身鼓掌,然后掌声响彻整个观摩室。
这一次的掌声,是纯粹献给手术团队的精湛技艺,以及那位稳坐钓鱼台、运筹帷幄的年轻总指挥——陈阳!
何永华走出手术室,尽管身心疲惫,但眼神却亮得惊人,这一台手术,让他对复杂先心病的手术策略有了颠覆性的认识,视野豁然开朗。
石井良介站起身,步履略显沉重地走到陈阳面前,再次深深鞠躬,这一次,他的姿态放得更低。
“陈桑,我……心服口服,您和您的团队,让我看到了心胸外科的另一种可能,以及……更高的境界。”
陈阳淡然还礼,淡笑道:“石井医生过誉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石井良介笑着道:“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和陈主任交流。”
“有机会,我也希望能去华夏京都国际医疗中心参观。”
陈阳笑着道:“随时欢迎石井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