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森却微微一笑,指节在全息控制台上轻点,调出双人合体机甲的灵能转换模块:\"资源问题,或许可以从两个方向解决。\"
他指向悬浮的奈斯星球机甲模型,\"其一,我们不必一开始就打造完整版星球机甲。\"
全息影像中的庞然大物顿时分解为无数模块,重新组合成一架体积仅为其十分之一的精简机体。
\"先建造简化型号,核心功能齐全但规模缩小,所需资源量级从'行星级'降至'卫星级'。\"
\"其二......\"韩森调出实验室角落正在运转的量子熔炉影像,炉内灵火翻腾,映照出他眼中的自信光芒。
\"通过科技与修真融合的方式,就地取材提炼资源。\"他想到外面远处荒芜山脉中随处可见的灰黑色石矿,\"这个世界拥有大量的石矿资源,虽然看似平凡,却蕴含着可提炼的金属元素。\"
伊莱斯的光学镜头瞬间放大,投射出石矿的分子结构图:\"这些石矿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与玄武岩,金属元素含量不足0.3%,就算能勉强提炼出金属,那也需要数千万年的地质沉淀......\"
\"呵呵,我说了是以科技与修真融合的方式。\"韩森打断道,脸上露出早有预料的微笑。
\"在修真中有一种炼制方式,能够极快地加速石矿的沉淀,炼制金属。\"他双手在空中虚划,调出一段古老的修真典籍投影,上面记载着\"聚灵炼器诀\"的心法要诀,\"修真者通过灵力催化,可在短时间内改变物质结构,加速元素提纯与金属结晶。\"
韩森将修真炼制法与量子熔炉技术结合,全息投影中立刻呈现出改良后的炼制过程。
量子熔炉释放出精准控制的灵能场,将石矿中的金属元素从硅酸盐晶格中剥离,同时灵火高温与灵力催化共同作用,使金属原子快速排列重组,形成高纯度的星辰合金基底。
\"通过灵力催化与科技设备结合,我们可以在数日内完成自然状态下需要数千万年才能实现的金属提纯过程。\"
韩森指向实验室内正在运转的小型熔炉,那里正闪烁着夺目的灵火光芒,\"这台量子熔炉已经融合了修真炼制原理,只要投入足够的石矿,就能批量生产出打造卫星机甲所需的特殊合金。\"
伊莱斯的光学镜头闪烁几下,信号灯转为思索的青色:\"理论上,若能批量建造这种改良型量子熔炉,并在石矿丰富的区域建立移动冶炼基地......\"
它迅速推演数据,\"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足够的金属资源,打造一艘卫星级机甲。\"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量子熔炉需要大量的能源,以及大量的炼丹修士。\"伊莱斯的光学镜头聚焦在韩森沉思的侧脸上,信号灯转为警示的黄色。
韩森的指尖在全息控制台上停滞,他当然明白这个问题的严峻性。
量子熔炉的灵能催化系统不仅需要持续稳定的高能供给,更需要精通\"聚灵炼器诀\"的修士操控灵火,引导金属元素重组。
放眼当前局势,能源在数次消耗后已所剩无几,而能够驾驭灵火、掌握修真炼制法门的修士更是凤毛麟角。
\"这确实是最大的问题。\"韩森的声音低沉下来,陷入了罕见的沉思。
他调出量子熔炉的能量消耗图表,只见那条攀升的曲线如同陡峭的山峰,标注着\"单次熔炼需消耗相当于三百名金刚五境修士全力输出一日的灵力总量\"。
而旁边的修士需求列表更令人揪心。\"大型熔炉群运作至少需要五十名精通火系灵术的炼丹师或炼器师\"。
\"韩兄弟,这机甲的合体太棒了!\"刚刚将自己意识从量子计算机中抽回的齐玉难掩兴奋,双眼灵光闪烁,\"我感觉几乎要触摸到那天象境的门槛了!\"
关玄空也由衷赞道:\"合体后的我们,对付一般的金刚九境修士应该不在话下。\"
韩森见他们如此激动,嘴角也不禁泛起一丝笑意,\"合体机甲的研究也算是有了不小的突破。\"
他抬手调出全息投影,机甲模型的能量回路在蓝光中闪烁,\"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它仍存在着致命缺陷——维持时间太过短暂。\"
投影数据流实时刷新:【当前合体状态持续时间:2.3小时】【能量耗尽预警倒计时:112分钟】【灵力回路过载风险:78%】
\"根据刚才的测试数据,\"韩森指向不断跳动的红色数字,\"合体状态最多维持两到三个小时,勉强相当于一场高强度战斗的时间。\"
他切换至能量消耗曲线图,陡峭的下降轨迹清晰可见,\"一旦超过这个时限,机甲核心就会过载,轻则强制解除合体,重则可能引发灵力反噬。\"
齐玉倒吸一口凉气:\"这么短?\"
伊莱斯的光学镜头聚焦在能量核心模型上:\"现有能源供给系统采用双回路设计,但灵力转化效率仅为理论值的62%。\"
它迅速推演,\"若想延长合体时间至五小时以上,需要将能源效率提升至85%,或者开发分级供能机制。\"
\"短期内,我们只能从优化灵力使用效率入手。\"韩森迅速做出判断,指尖在全息键盘上划出指令。
\"第一步,我将重新编写灵力分配算法,优先保障关键系统的能源供给;第二步,设计分级合体模式。基础合体维持四小时,全面武装模式则限制在两小时内。\"
齐玉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常规战斗使用基础合体,遇到强敌再开启全面武装?\"
\"正是。\"韩森点头,眸光深邃如渊。他心知当下最紧迫的,是让合体技术真正成熟稳定,成为战场上可靠的战斗力。
至于那足以撼动星河的星球机甲计划,纵使蓝图已初现端倪,仍需从长计议。
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屏幕上,数据流如星河般奔涌,映照出他沉思的侧脸。
韩森在心底默默权衡:基础合体技术尚存诸多瓶颈,能源供给不稳、灵力同步率有限、长时间作战能力不足……这些都是必须逐一攻克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