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又持续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双方的战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向平清盛方向倾斜。毕竟,城里的大多数是四五十岁的中老年人,而城外则是精锐部队,数量还在快速增加,城里的士兵资源已近枯竭。
又过了一个月,城里已无可用之人,因为但凡能上城墙守护的人基本上都被征召上城楼去了。随着战争的发展,大量士兵战死在城楼之上,城里难以再获得兵源。
而城外的士兵却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战斗力开始向平清盛倾斜,源义朝他们已难以抵挡。
焦急之下,源义朝将自己的几个儿子和藤原信赖召集在一起,商议后续对策。
大家都知道接下来的仗不好打,甚至很可能用不了多久,平安京就会被攻破。
藤原信赖问源义朝:“我们该怎么办?是准备撤离还是继续坚守?”
源义朝的长子源义平说道:“还怎么坚守?我们已经没有兵源了,之前花钱征召的大部分都已消耗殆尽,城里哪里还有兵可招?就算现在有钱也招不到人了。”
藤原信赖茫然无措,问道:“那怎么办?突围吗?”
源义朝坚定地回答:“只能突围。”
源义朝的二儿子源义展却提出质疑:“我们能突围到哪去?外面大雪封路,道路全被堵死。无论逃往何处,都无法避开雪覆盖的原野,留下的脚印会轻易暴露行踪,敌人很快就能找到我们。”
他的三儿子源赖朝低声提议:“要不我们试着和谈,或许还有转机。”
源义平立刻在他头上敲了一下,斥责道:“你是想让我们投降吗?战至如今,优势在握时平清盛都不愿低头,如今我们身处劣势,还怎么谈?
他们只会逼我们跪地投降,将我们流放到海外荒岛,任我们自生自灭。这就是谈判的结果,你愿意这样吗?”
源赖朝揉着被敲疼的脑袋,嘟囔道:“那不这样又能怎样?逃不掉,打不过。”
大哥源义平似乎被激怒,握住刀柄欲拔刀,却被源义朝一把按住,怒斥:“你要干什么?对你弟弟动刀吗?”
“父亲,你听听他说的什么话,他竟让我们投降!”
源义朝却显得若有所思,半晌才缓缓说道:“这未尝不是一种手段。”
源义平愣住,难以置信地望着父亲,说道:“您说什么?真的要投降吗?那我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投降。”
老二一直沉默,见大哥急切,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父亲并非此意,你没听清吗?他说这或许是个好的手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谈判争取脱困的机会,对吧父亲?”
源义朝叹了口气,点头道:“正是如此,通过谈判拖延时间,待冰雪融化,我们便有机会突围。”
几个儿子对父亲向来言听计从,既然父亲定下此策,自然无人反对。
藤原信赖心乱如麻,未曾料到造反竟至如此境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眼见他们父子商议,他未插言,但源义朝的话也让他动心。的确,如今守城无望,唯有突围一途。
然而城外积雪深厚,远离平安京之处更是大雪封山,难以通行。即便艰难前行,也会留下踪迹,最终被敌军追上。
若能待积雪融化后再行逃脱,成功率自然大增,但平清盛会给他们这么多时间吗?
源义朝似也想到此节,说道:“若简单谈判,平清盛很快便会识破我们的意图,不会拖延,只会加紧进攻,最终破城。他既然能狂攻平安京两三个月,便不会在乎我们手中的天皇父子,要挟也无济于事。”
“如今关键在于找到一位能与平清盛谈判的人,此人需能让平清盛耐心与我们周旋。我心中已有人选,只要他答应,此事应能成。”
众人目光齐聚,齐声问道:“是谁?”
他们迫切想知道答案,因为这关乎他们能否活着离开平安京。
源义朝说道:“幸子伯爵,她身为大宋的伯爵,同时也是我们大和的一员,一直在这两方之间保持中立态度。尽管此前我们曾将她拘捕,但也已作出充分的赔偿,并承受了应有的惩罚,想来她不至于再执着于过去的纷争。”
提及“受到应有惩罚”时,藤原信赖不由得面露愧色,毕竟此事由他而起,他也因此受罚,失去了一只手臂,更有二十余名护卫丧命。然而,他明白源义朝只是就事论事,并无嘲讽之意,故而未发一言。
当前亟待商议的是,由谁出面谈判以拖延时间,促使平清盛同意坐下来协商。源义朝提议由幸子伯爵担当此任,藤原信赖依旧沉默,因为他自知曾冒犯幸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接手此事。
出乎意料的是,源义朝对藤原信赖说道:“就由你去与幸子伯爵商议,看能否助我们一臂之力?她提出任何条件,只要我们力所能及,皆无异议。”
藤原信赖回应道:“我并非不愿承担此事,只是担心适得其反。众所周知,我曾得罪幸子伯爵,她对我必有成见,我若出面,她多半不会应允,反而可能影响事态发展。”
源义朝却摆手道:“不然,正是这种情形下,才更需要你出面,方能彰显我们的诚意。当然,你必须态度谦恭,使伯爵彻底释怀。只要达成此目标,她多半会同意相助。
一旦她出面,平清盛定已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你与她之间的恩怨,心中自有计较。
在这种情况下,她仍愿担任调解人,足以证明我们的诚意。且她作为大宋的伯爵,在大和地位尊崇,她若出面,平清盛也不敢不给面子。
因此,只要她介入,谈判必能成功。至于具体条件,需视谈判结果而定,但无论如何,对我们均有利,至少比他人出面更为有利,毕竟她是受我们委托。这也意味着平清盛不得不顾及她的颜面,慎重考虑谈判条件,不敢过分苛求,以免谈判破裂,有损伯爵威望。”
藤原信赖沉思片刻,终点头应允,他认为源义朝所言有理,大不了再诚恳求一次,即便不成,也无大碍,自己也算尽力而为。
于是,藤原信赖点头说道:“我去求她。”